汉弗莱·劳埃德

✍ dations ◷ 2025-09-09 03:33:02 #1800年出生,1881年逝世,有维基文库来源的包含DNS文本的条目,都柏林人,都柏林三一学院校友,爱尔兰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光物理学家

汉弗莱·劳埃德,也译为汉弗莱·洛埃,(Humphrey Lloyd,1800年4月16日-1881年1月17日),爱尔兰物理学家,1867–1881年间任都柏林三一学院院长。劳埃德著名的研究工作是在实验上证实了威廉·哈密顿在理论上预言的光通过双轴晶体时会出现的锥形折射。他构思并实现劳埃德镜(英语:Lloyd's mirror)实验,显示了光的干涉现象。劳埃德是皇家学会会士,曾担任 英国科学协会和爱尔兰皇家学术院(英语:Royal Irish Academy)主席。

劳埃德生于1800年4月16日,是爱尔兰著名学者巴塞洛缪·劳埃德(英语:Bartholomew Lloyd)的长子,他的母亲埃莉诺·麦克劳林(Eleanor McLaughlin)是都柏林很有声望的一位市议员之女。劳埃德在一所私塾完成初等教育,1815年以入学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入读都柏林三一学院。1818年,劳埃德获得最高荣誉奖学金,1819年,劳埃德以第一名成绩获得学士学位,并获得科学金质奖章,他继续在本校求学,1827年获得硕士学位,1840年获得神学博士学位。1824年,劳埃德成为初级研究员,1843年成为高级研究员。

1831年,劳埃德接替他的父亲,任伊拉兹马斯·史密斯自然和实验哲学教授(Erasmus Smith's professor of natural and experimental philosophy)。1833年,在英国科学协会的会议上,他报告了自己关于双轴晶体内光的锥形折射实验,证实了哈密顿的理论预言。他还成功地建立了焰心的光的偏振的实验上定律。1834年和1837年,劳埃德发表了他的光的干涉实验,在他的实验装置中,从狭缝发出的光波,一部分掠射(即入射角接近90°)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到达屏上,另一部分直接射到屏上,这两部分光在屏上发生干涉。这一装置被命名为劳埃德镜(英语:Lloyd's mirror)。

劳埃德的父亲监工建造的三一学院地磁台完工后,由劳埃德负责。地磁台仪器由劳埃德设计和监制。劳埃德还是英国科学协会游说政府建造观测站促进地磁场研究的委员会的成员。他负责撰写观测台的使用指南和培训观测台官员。

1846至1851年,劳埃德任爱尔兰皇家学术院(英语:Royal Irish Academy)主席,1862年获得该机构颁发的坎宁安奖章。1862年,劳埃德任三一学院副院长,1867年任正院长。1857年,劳埃德任英国科学协会主席,在都柏林就职演讲中,他概述了天文学、地磁场和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劳埃德是爱尔兰教会宗教会议的重要成员,并担任祷告书修订委员会委员。1881年1月17日,劳埃德在三一学院院长办公室去世。

劳埃德是伦敦和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士,是欧洲和美国多个学术团体荣誉会员。1855年,牛津大学授予他D.C.L.学位。1874年,德意志皇帝授予他功勋勋章。1892年,他的半身塑像树立在三一学院图书馆。

1834年,应英国科学协会邀请,劳埃德做了《物理光学的进展与现状》()的报告。劳埃德的论文多发表在英国科学协会的报告和爱尔兰皇家学会的学报或论文集里。劳埃德其他著作有:

1840年7月,劳埃德与一牧师之女结婚,没有子女。

 本条目是从已进入公有领域的出版品所整合而来:Lloyd, Humphrey (1800–1881).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London: Smith, Elder & Co. 1885–1900. 

Template:Provosts of Trinity College, Dublin

相关

  • 静态动词静态动词(也称状态动词)与动态动词的区别在于前者用来描述一种持续的状态,而后者描述一个变化的过程。很多语言在语法上都对他们的使用方式进行了区分。同一个动词既可以是静态
  • 德布罗意波长在物理学里,物质波(即德布罗意波)系指物质具有波动性的现象。由于物质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路易·德布罗意于1923年在博士论文《量子理论研究》里提出,粒子波
  • 林南林南(1938年8月21日-),华人社会学家,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美国社会学学会前副会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林南在国际社会学界有重要影响,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资本、社会关系与社会结
  • 中视菁采台中视主频、中视新闻台、中视经典台中视菁采台,是中国电视公司(中视)的无线数字电视频道之一,前身为2012年7月21日开播的“中视HD台”,2016年2月15日改为现名。与其他因应2012伦敦
  • 格里戈里·马尔古利斯格里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马尔古利斯(俄语:Григо́р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аргу́лис,英语:Gregori Aleksandrovich Margulis,1946年2月24日-),俄裔美
  • 古恒古恒(法语:Maurice Courant,1865年10月12日-1935年8月18日),法国东方学家。古恒出生于法国巴黎,毕业于巴黎大学法学院及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主修中文、日文。1889年前往中国任法国
  • 巴希尔·扎哈罗夫巴希尔·扎哈罗夫(希腊语:Βασίλειος Ζαχάρωφ,土耳其语:Basil Zaharoff;1849年10月6日-1936年11月27日),本名巴西里奥斯·扎哈利亚斯(希腊语:Βασίλειος Ζα
  • 米兰·加基奇 (1986年出生足球运动员)米兰·加基奇(塞尔维亚语:Mилaн Гajић;1986年11月17日-)是一位塞尔维亚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中场。他现在效力于瑞士足球超级联赛球队伯尔尼年轻人体育俱乐部。他也
  • 五氢化铁五氢化铁(化学式:FeH5)是铁和氢的超氢化物,在高压下稳定。这很重要,因为它包含未键合到较小分子簇中的氢原子,并且可能是超导体。氢原子对不键合在一起形成分子。FeH5是通过在金刚
  • 张宏科张宏科(1957年9月-),山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学家。1988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博士学位;1993年,供职于北方交通大学,后留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