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状软骨

✍ dations ◷ 2025-08-13 01:44:29 #头颈

楔状软骨(cuneiform cartilages;cunei- 源于拉丁语:cunei(楔形);亦称为里斯伯格(英语:Heinrich August Wrisberg)软骨、楔形软骨;楔 (cuneiform)/xiē(ㄒㄧㄝˉ))在人类喉部中是两个小而细长的黄色弹性软骨片,位于杓状会厌襞的两侧。

楔状软骨是配对的软骨,坐于杓状软骨之上并与之一起移动。且位于小角软骨的前上方,并且这两对软骨(楔状软骨及小角软骨)的存在导致黏膜表面上的小凸起。楔状软骨由杓状会厌襞所覆盖,楔状软骨形成喉入口的侧面,而小角软骨形成后侧面,会厌软骨位于前面。

楔状软骨的功能是支持声带和会厌软骨的侧面。他们还为嵌入的褶皱襞带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坚实性。

本条目包含来自属于公共领域版本的《格雷氏解剖学》之内容,而其中有些资讯可能已经过时。

相关

  • 小儿科小儿科(或称儿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医疗患病的婴儿、儿童及青少年。最大的年龄通常至青春期。一个受到这方面知识专门训练的医生被称作儿科医生。
  • 谈迁谈迁(1594年11月23日-1658年1月14日),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明朝诸生,浙江杭州府海宁枣林(浙江海宁西南)人。《国榷》作者。万历二十一年(1594年)甲午十月
  • 日本四大公害病日本四大公害病(日语:公害病/こうがいびょう Kōgaibyō */?;“公害”即污染)指的是日本在高度经济发展期,由产业活动所排出的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被列举出的有因大气污染所
  • 铷原子5s12,8,18,8,1蒸气压第一:403 kJ·mol−1 第二:2632.1 kJ·mol−1 第三:3859.4 kJ·mol−1 (主条目:铷的同位素铷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Rb,原子序数为37。铷是种质软、呈银白色的金
  • 自噬体自噬体是在自噬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囊泡,它由细胞内的粗糙内质网或高尔基体膜包裹细胞内源性物质(如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损伤的细胞器及其他细胞结构或过量储存的营养物质等
  • 红溪惨案红溪惨案也称巴城大屠杀(荷兰语: Chinezenmoord, literally "Murder of the Chinese"; 印尼语: Geger Pacinan, meaning "Chinatown Tumult"),是指1740年10月,荷属东印度当局在
  • 骑车骑车,也作骑行,是指出于休闲活动、体能锻炼、体育运动等目的去使用自行车。除了常见的两轮自行车外,人们也会骑独轮车、三轮车、四轮车(英语:quadracycle)等。自行车在19世纪被发
  •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构象改变在分子生物学里,一个蛋白质可能为了执行新的功能而改变去形状;每一种可能的形状被称为构象,而在其之间的转变即称为构象改变(英语:Conformational change)。它通常会改变蛋白质的
  • 仰光爆炸事件仰光爆炸事件是指在1983年10月9日,在缅甸旧首都仰光的昂山将军墓地发生的一宗暗杀事件,目标为时任大韩民国总统全斗焕为首的访问团。在这次事件中,共炸死21名韩国政府人士和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