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化汞

✍ dations ◷ 2025-08-15 12:08:57 #碘化汞
碘化汞(化学式:HgI2)是橘红色的化合物。碘化汞极难溶于水(<100 ppm),和氯化汞不同。碘化汞是无机汞化合物中,挥发性最大的。有红色和黄色两种变体。几乎不溶于水,溶于甲醇(2.6)、乙醇(1.8)、氯仿、乙醚(0.5)、丙酮(3)、苯(0.2)、甘油、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括号内为溶解度,g/100g 有机溶剂,25 °C)。极毒,有强烈刺激性。储存时,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包装密封。避免接触溴化物、氯化物、氨、碱、氰化物、铜盐、铅盐、碘仿和过氧化氢。碘化汞在自然界中以极其罕见的碘汞矿(Coccinite)的形式存在。碘化汞是有热色性的固体。加热到126 °C以上时,碘化汞会从红色的α-型变体相变为浅黄色的β-型晶形,当冷却时,碘化汞的会慢慢的恢复为原来的颜色。碘化汞常用来做为热变色的实例。红色的α-型变体在室温下稳定,具有以 HgI4 四面体顶点相连接的层状结构,碘原子处于畸变的立方密堆积体中,汞原子占四面体空穴的四分之一。超过129摄氏度时,黄色的β-型变体是稳定的,它具有类似溴化汞的正交晶系结构。此外,迅速蒸发红色碘化汞的温热溶液可以得到另外一种橙色的晶体,但看来其类似于α-型。红色碘化汞由碘化钾溶液加入氯化汞溶液而得(见下式)。黄色碘化汞由将红色碘化汞溶于乙醇后再倾入冷水中而制得,在室温下不稳定,经过几小时就转变为红色碘化汞。碘化汞也可由单质汞和碘经化合反应而成:碘化汞常用来制备奈斯勒试剂,可用来鉴定试样中氨的成分。碘化汞也是半导体材料,用在室温下运作的伽马射线或X射线检测或显像设备。在医药上,碘化汞用来治疗梅毒。在兽医学中,在治疗骨刺、粘液囊肿大的软膏中含有碘化汞。常用的外伤消毒用药红药水不能与碘酒一起使用,是因为两者会起化学反应产生剧毒的碘化汞。

相关

  • 拉撒路综合症拉撒路综合征(Lazarus syndrome)是指在心肺复苏失败之后人体循环系统自发地恢复运作。自1982年以来,它已在医学文献中至少有了40-50次记载。又被称为拉撒路现象(Lazarus phenome
  • 水果生果是指可以生食的植物果实;主要熟食之植物果实则称蔬菜。生产生果的植物称为果树。生果含大量的水溶糖分,很多还含有挥发性芳香物质。植物果实中汁液多者,亦称水果;相反,少汁液
  • 心理疗法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
  • 南亚次大陆的印欧语印度-雅利安语支(英语:Indo-Aryan languages)是印度-伊朗语族的分支,属于印欧语系的一部分,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是雅利安人在前20世纪带到南亚的语言,现代统称
  • 糖原生成糖原生成(英语:Glycogenesis)是指生物体中糖原合成的过程,其中葡萄糖分子被添加到糖原链上以用于储存。在肝脏进行完科里循环后的休息时期,此过程被启动起来;胰岛素也可以启动这一
  • 迷幻音乐迷幻音乐 是一种音乐流派,有着丰富的流行音乐风格。上世纪60年代兴起了一种叫作迷幻文化的亚文化,人们沉迷于各类迷幻药物,如迷幻剂,迷幻蘑菇,麦司卡林和DMT等,以此引起幻觉,扭曲正
  • HClOsub3/sub氯酸,化学式为HClO3,是氯的含氧酸之一,其中氯的氧化态为+5。它具强酸性(pKa≈−1)及强氧化性,可用于制取多种氯酸盐。它可由氯酸钡与硫酸反应,并滤去硫酸钡沉淀得到:或用次氯酸加热
  • 约翰内斯·彼得·缪勒约翰内斯·彼得·缪勒(德语:Johannes Peter Müller,1801年7月14日-1858年4月28日),德国生理学家、海洋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生理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生理学之父。其提出过脊髓反射理
  • 台湾植物志《台湾植物志》共有二版,皆以英文撰写。第一版于1975年至1979年间陆续出版六卷,第二版则于1993年-2002年陆续出版,亦共六卷。内容为台湾维管束植物之记录,且是“对台湾维管束植
  • 852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逝世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