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腔

✍ dations ◷ 2025-11-02 13:26:39 #共振腔
共振腔是指特定波长的波在长度固定的腔体内共振。在共振腔内的共振现象拥有较好的振幅。因为腔体的两端是共振的节点,所以波共振时,腔体长度必须为半波长的整数倍。种类有环形共振腔、波动维电磁波的光学共振腔、微波共振腔……等等。光学共振腔是激光组成的三元素之一,可以依照反射面的存在与否分为开腔与闭腔两种。共振腔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让增益介质实现了布居数反转后,可以做为光放大器(Gain amplifier),透过共振腔可收集放大后之讯号,形成一震荡器(oscillator)。激光共振腔的种类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种为平行平面腔由两个平行平面反射镜组成,光学上称为法布里-博罗光共振腔(Fabry–Perot resonator),简称为F - P腔,多用于固态激光系统。第二种为双凹腔由两个凹面反射镜组成,其中一种个特殊而常用的形式是共焦腔(confocal),由两个曲率半径相同的凹面反射镜组成,且两镜间距离等于曲率半径,两镜面与焦点重合,共焦腔衍射损耗小,调整容易。第三种为平凹腔由一个平面反射镜和一个凹面反射镜组成,其中一种特殊而常用的形式是半共焦腔,相当于共焦腔的一半。而共振腔的稳定性条件是要获得激光系统的稳定输出,需使离轴光线能在腔内往返任意多次而不会跑出腔外,此为共振腔达到稳定性条件。常用g参数来描述激光共振腔的性质。共振腔的g参数定义为(以两面镜子构成的共振腔为例):g 1 = 1 − L r 1 {displaystyle g_{1}=1-{frac {L}{r_{1}}}} , g 2 = 1 − L r 2 {displaystyle g_{2}=1-{frac {L}{r_{2}}}} 。其中 L {displaystyle L} 为谐振腔长度,即两面镜子的光心间距; r 1 , r 2 {displaystyle {r_{1}},{r_{2}}} 分别为两面镜子的曲率半径。所以共振腔的稳定性条件为两者系数相乘要大于等于零且小于等于一。即:0 ≤ g 1 g 2 ≤ 1 {displaystyle {0}leq {g_{1}g_{2}}leq {1}} 。共振腔也可与二极管激光形成外腔式激光二极管(External-cavity diode laser, ECDL),有三大功能像是借由光回馈来改变激光的输出线宽特性并可选择光回馈量导致线宽变窄甚至可产生可调且稳定的外腔二极管激光。而外腔的形成方法可由光栅、光纤光栅、微球来形成。

相关

  • 萨福克郡萨福克郡(英语:Suffolk),,英国英格兰东部的郡,东临北海。以人口计算,伊普斯维奇是第1大镇(亦是郡治),洛斯托夫特是第2大镇,贝里圣埃德蒙兹是第3大镇。萨福克没有包含单一管理区,无论把它
  • 康托尔定理康托尔定理指的是在ZFC集合论中,声称任何集合A的幂集(所有子集的集合)的势严格大于A的势。康托尔定理对于有限集合是明显的,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它对于无限集合也成立。特别是,可数
  • SnS硫化亚锡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nS。它出现在罕见的硫锡矿中。硫化亚锡可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为灰色晶体。如果将硫化氢通入Sn2+(如氯化亚锡)溶液中,可以得到暗棕色沉淀,为水
  • 印度文学印度文学(英语:Indian literature)指1947年之前创作于印度次大陆和印度共和国建立之后的文学。印度共和国共有22种通用的官方语言。 古印度文学的时间划分目前仍存在争议。欧洲
  • 白匈奴嚈哒(Hephthalites)又作挹怛、挹阗,是晚古典时代西域的一支游牧民族,曾于中亚、南亚地区建立规模广大的嚈哒帝国。嚈哒人被东罗马帝国史学家称为“白匈奴”,其亦曾自号匈奴。嚈哒
  • 1965年 布达佩斯第四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65年8月20日至8月30日在布达佩斯举行,共有32个国家,1,729名运动员参加。最终主办国匈牙利以16金8银14铜的成绩,成为本届赛事的最大赢家。*  
  • 中古世纪中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和“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的灭亡,终于东罗马帝国(公元1453年)的灭亡,最
  • 胶束微胞(Micelle)是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浓度到达及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后,其分子或离子自动缔合成的胶体大小的聚集体质点微粒,这种胶体质点与离子之间处于平衡状态。单个表面活性
  • 二元论 (精神哲学)二元论(dualism)是一个多义词。本体论上的二元论,与一元论对应,二元论认为世界由两种不可缺少且相互独立的元素组成,而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唯一的。本体论的一元论者认为无论
  • 拍掌知音《拍掌知音》为清朝康熙时期,大约在(1700年)之前广州府连州(广东连县)人廖纶玑(清朝例监,正黄旗教习)所编撰的一部以泉州音为主的闽南语音韵图学书籍。拍掌知音全称为《拍掌知声切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