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共振腔
✍ dations ◷ 2025-09-03 23:11:57 #共振腔
共振腔是指特定波长的波在长度固定的腔体内共振。在共振腔内的共振现象拥有较好的振幅。因为腔体的两端是共振的节点,所以波共振时,腔体长度必须为半波长的整数倍。种类有环形共振腔、波动维电磁波的光学共振腔、微波共振腔……等等。光学共振腔是激光组成的三元素之一,可以依照反射面的存在与否分为开腔与闭腔两种。共振腔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让增益介质实现了布居数反转后,可以做为光放大器(Gain amplifier),透过共振腔可收集放大后之讯号,形成一震荡器(oscillator)。激光共振腔的种类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种为平行平面腔由两个平行平面反射镜组成,光学上称为法布里-博罗光共振腔(Fabry–Perot resonator),简称为F - P腔,多用于固态激光系统。第二种为双凹腔由两个凹面反射镜组成,其中一种个特殊而常用的形式是共焦腔(confocal),由两个曲率半径相同的凹面反射镜组成,且两镜间距离等于曲率半径,两镜面与焦点重合,共焦腔衍射损耗小,调整容易。第三种为平凹腔由一个平面反射镜和一个凹面反射镜组成,其中一种特殊而常用的形式是半共焦腔,相当于共焦腔的一半。而共振腔的稳定性条件是要获得激光系统的稳定输出,需使离轴光线能在腔内往返任意多次而不会跑出腔外,此为共振腔达到稳定性条件。常用g参数来描述激光共振腔的性质。共振腔的g参数定义为(以两面镜子构成的共振腔为例):g
1
=
1
−
L
r
1
{displaystyle g_{1}=1-{frac {L}{r_{1}}}}
,
g
2
=
1
−
L
r
2
{displaystyle g_{2}=1-{frac {L}{r_{2}}}}
。其中
L
{displaystyle L}
为谐振腔长度,即两面镜子的光心间距;
r
1
,
r
2
{displaystyle {r_{1}},{r_{2}}}
分别为两面镜子的曲率半径。所以共振腔的稳定性条件为两者系数相乘要大于等于零且小于等于一。即:0
≤
g
1
g
2
≤
1
{displaystyle {0}leq {g_{1}g_{2}}leq {1}}
。共振腔也可与二极管激光形成外腔式激光二极管(External-cavity diode laser, ECDL),有三大功能像是借由光回馈来改变激光的输出线宽特性并可选择光回馈量导致线宽变窄甚至可产生可调且稳定的外腔二极管激光。而外腔的形成方法可由光栅、光纤光栅、微球来形成。
相关
- 细胞自噬自噬(英语:Autophagy,或称自体吞噬)是一个涉及到细胞自身结构通过溶酶体机制,负责将受损的细胞器、错误折叠的蛋白及其他大分子物质等运送至溶酶体降解并再利用的进化保守过程。
- 光速光速,指光在真空中的速率,是一个物理常数,一般记作.mw-parser-output .serif{font-family:Times,serif}c,精确值为7008299792458000000♠299792458m/s(有时会取为700830000000000
- 电压表电压表为科学仪器,又称伏特计,常用于电磁学中。电压表是用来测量电压的大小,单位通常为伏特(V)。电压表一般以并联的方式连结至所需量度电压的电路元件之中。电压表的电阻一般很
- 麝香麝香(别名:寸香、原寸、香脐子、当门子;拉丁名:Moschus)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麝科动物,如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马麝(Moschus sifanicus)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等成熟雄体位于
- 佛学大辞典《佛学大辞典》,是丁福保居士耗时八年编著而成的佛学辞典,译自日本人织田德能的《佛学大辞典》,是删除了日本佛教相关资料及文献出处之后所成的节译本。于1922年正式出版,收录条
- 维塔利·拉扎列维奇·金兹堡维塔利·拉扎列维奇·金兹堡(俄语:Виталий Лазаревич Гинзбург,转写:Vitaly Lazarevich Ginzburg,1916年10月4日-2009年11月8日),苏联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和天
- 性别二元论性别二元论,也称为英语:gender binary,法语:genre binaire,将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划分为只有男性和女性的两种二元性别,两性是相反且有区别的。在一般状况,大多数人是顺性
- 海流能海流能是一种利用海洋的海流(洋流),即海水流动的动能来产生电力。由于海流能规律性强、能量可预测、不同期间的发电量较稳定,加上不占用陆地面积、不影响景观,对海洋生态影响有限
- 西德二郎西德二郎(日语:西 徳二郎/にし とくじろう;英语:Nishi Tokujirō;1847年9月4日-1912年3月13日),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外交官,受封男爵。1847年,出生于萨摩藩武士家庭。1870年,赴俄国彼得
- 担轮幼体担轮幼虫(英文trochophore,发音为/ˈtrɒkɵfɔər/,也可写为trocophore)是一种可以自行游动的海洋生物的幼虫,属于一种浮游生物,它们通常以浮游生物为食。这一时期的幼虫,经过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