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

✍ dations ◷ 2025-08-28 23:07:02 #净土
净土(梵语:क्षेत्र,转写:Kṣetra),又译为刹、刹土、清净佛土、佛国、佛刹、净国、净界、净刹,即地方或世界,佛教术语,即是清净的地方,没有染污的庄严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指的是任何一个佛菩萨为渡化有情众生,以本愿力成就的佛土,都可以称净土。对于净土的信仰,产生了净土崇拜。在汉传佛教中,“净土”一词常指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简单来说,佛法的基本命题是“有漏皆苦”,我们希望下次不要再像现在这样转世了,或至少转往“好一点”的地方。我们活在这个娑婆世界,基于社会的各种规范与伦理,往往无法全心投入佛法的修行中;但是在这些好一点的地方,因为外在环境、内在社会结构的关系,居民能够更容易全心投入佛法修行中,那里的生活型态能让人更容易走向“不再转世”这个终点。这样的“好一点的地方”,就叫做“净土”。净土修持属于大乘佛法,在南传上座部无此修持传统。以为修持净土是小乘佛法,只源出于未通达净土修持法门的发心。大乘修持者的发心,是为求无上佛境而利益众生。修持净土的人,知道六道中烦恼极多,不利于修持,所以发愿往生净土之中,以期精进修持直至成佛。净土并非大乘修持之最终目的,而只是像个中途站一样。在净土中,修持者可以直接地依佛陀学法,而且该土并无令修持者生起烦恼及痛苦的外缘,所以更适合于修持。在净土中修至较高境界时,修持者还是会自愿地回到六道之中救度众生,或者变出化身在六道之中利益众生。修持净土的人,如果是如法地发起大乘的菩提心,以此作为动机而修证净土,就符合了大乘的修持。如果并不持这样的发心,则不能算作大乘的修持,但这并非说净土法门本身不是大乘法门,只能说个别修持者之发心不符合大乘精神而已。净土又分为三种,即法身佛净土、报身佛净土及应身佛净土。法身佛净土只有成就佛境时才能说是达到了;报身佛净土只有大菩萨才能达到;但应化身佛净土的性质不同,凡俗的众生是可以倚靠五力而往生于其中的。我们平时所说的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其实是指弥陀的应化身佛净土,并非指衪的报身净土或法身净土。极乐净土乃由弥陀的福慧及悲心所变化生出,所以我们一辈凡俗的众生可以依靠五力的力量而往生其中。药师佛的琉璃净土及弥勒的兜率净土的本质,也是类似极乐净土的,只要具备五力资粮便可以顺利往生,并不限于已完全忏净业障的大圣者才可以达到。三种净土的性质完全不同,如果把三者混为一谈,就不易弄明白往生其中的条件了。要往生极乐净土之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对六道轮回的出离心及对弥陀的信心。依传说开示,往生净土必须具备五力,即白籽力、熟习力、决定力、祈愿力及断绝力。忏净罪障固然是修持者必须致力于进行的方向,但五力才是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对弥供养、塑造弥陀的圣像、持诵衪的名号或真言及念诵与阿弥陀佛及极乐净土有关的经典都是在积集于其净土的因。同时,对极乐净土生起希求,发愿往生彼土而得脱六道生死,及对阿弥陀如来的信心,这些都是往生于极乐净土的关键因素。在部派佛教时期,已经出现跟大乘佛教类似的净土概念,如兜率内院。大乘佛教认为,由于众生无量、佛菩萨无量,所以净土也遍布于十方三世,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在佛教中较常被提及的净土如下:

相关

  • PPM百万分率(英语:parts per million,缩写作ppm),定义为百万分之一,1ppm即是一百万分之一。可以用在衡量生产品质及医学、化学的计量上,例如对客户的出货ppm保证在30ppm以下,公司内制程
  • 生物放大作用生物放大作用(英语:Biomagnification),也叫生物富集作用。一般指的是自然环境中的有毒害的物质含量沿生物链在各级生物体内逐渐递增的现象。例如DDT或汞的浓度沿生物链的递增。
  • 出口出口可以指:
  • 非特异性抑郁障碍非典型忧郁症(Atypical Depression)属于慢性忧郁症(轻郁症)与忧郁症的亚型。非典型忧郁症患者与抑郁型忧郁(Melancholic depression)患者不同,前者能体验正面事物带来的心情改善,而
  • 卡尔文途径卡尔文循环(英语:Calvin cycle,或简称卡氏循环,又译作开尔文循环)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梅尔文·卡尔文、安德鲁·本森和詹姆士·巴沙姆 3 人发现。梅尔文·卡尔文于1961年
  • 厌氧消化可持续发展主题可再生能源主题环境主题厌氧消化(英语:anaerobic digestion)是微生物在缺乏氧气的环境中,进行生物降解的一系列过程。它可用于处理工业或生活废物,并生产燃料。很
  • 列宁传《列宁传》(英语:Lenin: A Biography)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暨革命家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传记,由英国历史学者罗伯特·约翰·瑟维斯撰写,后者是牛津大学俄罗斯历史教授。
  • 让-皮埃尔·里奥让-皮埃尔·里奥(法语:Jean-Pierre Léaud;1944年5月28日-),法国电影演员,以演出安端·达诺(法语:Antoine Doinel)这个角色的五部弗朗索瓦·特吕弗执导的电影闻名,《四百击》(1959)为这
  • 叁键三键(英语:Triple bond),是有机化学中原子与原子之间被3对价电子连结的共价键的称号。在有机化学中,所有的炔烃化合物都具有三键,同时,也有许多其他例子
  • 文永‧弘安之役元日战争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侵略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襲来”,或依当时的日本年号称抵御元军第一次进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