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天女

✍ dations ◷ 2025-09-12 23:27:33 #吉祥天女
吉祥天女,音为拉克什米或乐湿弥(天城体梵语:लक्ष्मी,转写:Lakṣmī),又译为功德天女、财宝天女、宝藏天女等,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幸福与财富女神,传统上被认为是毗湿奴的妻子。她的别号极多,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是“室利”(Śrī)或“摩诃室利”(Mahāśrī,摩诃意为“大”),即“功德”、“吉祥”之义,故又称大功德天或大吉祥天。吉祥天女有时与辩才天女相互混淆;但多数时候,两者都是不同的神灵。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主要城市斯利那加即意为“吉祥天城”(斯利,吉祥天女之名,即室利;那加,是“那加拉”的简称,意为城市)。吉祥天女也被佛教引为护法神,《金光明经》中有“大吉祥天女咒”(善女天咒),这也是佛教徒日课中,时常念诵的“十小咒”之一。她的称号非常多,除“室利”以外,有“乳海之女”(Kṣīrābdhi-tanayā)、“莲花”(Padmā)、“茵底拉”(Indirā)、“世母”(Loka-mātā)等。佛教《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称,她有:“吉庆天女”、“吉祥天女”、“莲华严饰天女”、“具财天女”、“白色天女”、“大名称天女”、“莲华眼天女”、“大光曜天女”、“施食者天女”、“施饮者天女”、“宝光天女”、“大吉祥天女”等十二名号。拉克什米与室利在《吠陀》文献之中,是两个没有联系的词汇。最早的《梨俱吠陀》里没有提到拉克什米。有一种《梨俱吠陀》的附录里包含献给室利-拉克什米的颂歌,但是这份附录被认为相当晚出(可能晚至佛教时代),而且只有一个吠陀学派传承的文献包括这个附录。只有在《阿闼婆吠陀》中才开始出现拉克什米的形象,但与室利无关(可能一个象征财富,一个象征丰产和繁殖)。早期的泰帝利耶学派(鹧鸪氏学派)的注释说拉克什米和室利是阿迭多(一组太阳神)的两个妻子。百道梵书则将室利与生主联系起来(而不是后来的毗湿奴)。这两个不同女神的融合大概始于奥义书时代。在两部大史诗产生的时期,与吉祥天女有关的故事已基本形成。如《摩诃婆罗多》中已经有搅乳海这个最重要的神话。到了往世书时代,吉祥天女的神话已全部完成,并牢牢地与大神毗湿奴联系在一起。此后她又成为性力派的崇拜对象,被认为代表毗湿奴的红色“性力”(沙克提)。关于吉祥天女的出生,有几种不同说法。《毗湿奴往世书》认为她的第一次出生是作为梵天之子婆利古(或译为苾力瞿)仙人的女儿。但更早的神话只认为她生于搅乳海。这个故事的情节大致如下:天神(提婆)与阿修罗联合起来搅乳海,以望获得种种宝物。他们用曼陀罗山作搅棍,蛇王婆苏吉作搅绳,最后搅出了各种宝物,包括不死仙露、酒女神、月亮和吉祥天女等。这时那罗延(即毗湿奴)变身成一个美女,把众阿修罗迷得魂不守舍,天神们趁机喝光了仙露。阿修罗中只有罗睺眼尖手快偷喝了一口。在瓜分战利品时,毗湿奴要了吉祥天女作妻子。此神话出现于史诗《摩诃婆罗多》,后来又被《往世书》复述。在《往世书》的传说中,吉祥天女总是与毗湿奴相联系。当毗湿奴下凡时,吉祥天女就化为他在人间的配偶,如罗摩与悉多、黑天与艳光等。甚至当毗湿奴化身成侏儒时,吉祥天女也化身成他脚下的莲花。但是在摩诃婆罗多的附篇诃利世系中,吉祥天女被认为是爱神伽摩之母,而伽摩的父亲按《吠陀经》和《鹧鸪氏梵书》的说法是达磨。吉祥天女拥有反复无常、性情多变的性格。她在哪里都待不长久,一时起意就会自顾自地离开,此刻眷顾的人或事物,突然之间就忘却了。象征着富裕也会一瞬间变得贫穷,幸运也会一下子变得倒霉。然而她唯一常在的地方,就是她丈夫毗湿奴的身边。在早期的神话中,吉祥天女有时也同战神因陀罗联系在一起,传说因陀罗曾经将她分成了4份,以便在任何时候都能拥有她。而在一些典籍中,吉祥天女和辩才天女一同为梵天的妻子,两人因争宠而势不两立。传说她们曾经还发生过激烈地争吵;因为古代印度人认为智慧和财富无法并存、才学和幸运不能共容,所以吉祥天女和辩才天女的关系不合。另有一则神话是说毗湿奴曾经有三个妻子,即辩才天女、吉祥天女和恒河女神,辩才天女以天性喜爱与人辩论而出名,她们三人在一起总是爱争吵,毗湿奴厌倦了这种争吵,于是把他的其中两个妻子送给了自己三位三体的同伴,将辩才天女送给梵天,恒河女神送给湿婆,自己则留下吉祥天女。吉祥天女的形象通常是一位美丽的女郎,有四只手臂(有时两只),两手持红色莲花(象征吉祥),两手抛洒金钱(象征财富),身边有数只白象(通常为一对)相随。在印度,崇拜吉祥天女的最主要活动是印度教的第一大节日排灯节。

相关

  • 方式关系方式关系(英语:troponymy)指的是词位之间因“方式”的联系而存在的关系。这个概念由克里斯蒂安妮·费尔巴姆(英语:Christiane Fellbaum)和乔治·A·米勒首次提出。例如,咕哝、嘟囔
  • 吡硫吡硫
  • CiNiiCiNii(/ˈsaɪniː/ )是一个面向日本学术图书资料的书目数据库(英语:Bibliographic database)服务,尤其是日本出版的日语和英语著作。该数据库成立于2005年4月,由日本国立信息学研
  • 上阿尔卑斯省上阿尔卑斯省(法语:Hautes-Alpes)是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05,省会为加普。5个海外省及大区
  • 约纳特阿达·约纳特(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
  • 祝世宁祝世宁(1949年12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江苏镇江,中国功能材料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现任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1981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1988年在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南京大学
  • 幻觉/错觉幻觉(英语:Hallucination)是指在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相应感官的条件下,而感觉到的一种真实的、生动的知觉。相对的,错觉则是具有真正的外在刺激,但反应错误的认知。幻觉是知觉障碍
  • 攻击的欲望《暴力效应》(英语:A History of Violence)是一部于2005年的美国犯罪惊悚电影,大卫·柯能堡执导,乔什·奥尔森(英语:Josh Olson)编剧,剧情改编自约翰·华格纳(英语:John Wagner)和Vince
  • 遗华日侨遗华日侨(又称日本遗孤、日语:中国帰国者、残留日本人、中国残留日本人、中国在留邦人),主要是指日本投降,中国集体遣返日本侨俘结束后,遗留在中国大陆的日本侨民。他们主要是1945
  • 大豆卵磷脂卵磷脂(英语:lecithin)属于一种混合物,是存在于植物组织以及卵黄之中的一组黄褐色的油脂性物质,其构成成分包括磷酸、胆碱、脂肪酸、甘油、糖脂、三酸甘油酯以及磷脂(如磷脂酰胆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