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离子
✍ dations ◷ 2025-05-15 07:56:18 #离子
离子 (英语:Ion)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个子。得失电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的能量变化可以用电离能来衡量。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通过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个子。如氯化钠就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阴离子(英文:anion 或 negative ion)是指中性的原子或者分子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产生的带负电荷的微观带电个子,正式不会称负离子。阴离子的产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图景来加以研究。一种是从外层电子对原子核电场的屏蔽(即,达成满壳层稳定结构)的角度出发,另一种是从中性个子在电子所产生的电场中的极化效应出发。前一种对理解原子离子的生成很有帮助,而后一种对分子离子的研究来讲,则十分便利。以中性分子为例,将一个电子移近分子的时候,分子在电子所产生的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极化,产生的电偶极矩和电子所携带的电荷相互吸引。这个电磁相互作用势能和电子和分子中心的距离的四次方成反比。是非常短程的相互作用。当原子/分子吸附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的时候,它的能量会发生变化。稳定阴离子的形成是一种放热反应,这部分释放的能量就称为电子亲和能。电子亲和能越大,原子/分子的得电子就越容易。在元素周期表上,VII族原子的电子亲合能最大,而惰性气体的电子亲合能最小。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但电子亲合力最大者为氯。对原子来讲,因为它的阴离子的结构非常简单,通常只有一个稳定的束缚态,所以它的电子亲和能可以通过测量阴离子的光致去吸附效应(Photodetachment)的阈值频率得到。但是对于分子离子,由于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存在,光致去吸附的阈值并不和电子亲合能直接相关。需要特别设计的实验才能够测定。阳离子(英文:cation 或 positive ion)。是指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而产生的带正电荷的微观带电个子,又称正离子。而原子的半径愈大,原子的失电子能力较强,金属性也就较强;相反,原子的半径愈小,原子的失电子能力愈弱,因此金属性也较弱。而原子的半径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目愈少,失电子能力较强;相反,最外层电子数目愈多,失电子能力较弱。
相关
- 婴儿婴儿是指刚出生的儿童,是人类一生的第一阶段。根据《说文解字》所述,婴儿的“婴”字本意为女性的颈部饰物,后引申解作为抱在胸前哺乳之初生儿。而婴儿的英文“infant”源于拉丁
- I急性风湿热(I00-I09)高血压病(I10-I15)缺血性心脏病(I20-I25)肺原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I26-I28)其他类型的心脏病(I30-I52)脑血管病(I60-I69)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疾病(I70-I79)静脉、
- 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学(有时也称生物计量学)是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门应用数学,最常见的是应用于医学。在生物学、医学、农学等的研究中,合理地进行调查或实验设计,科
- 逆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英语: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简称NRTIs),是合成HIV的DNA逆转录酶底物脱氧核苷酸的类似物,在体内转化成活性的三磷酸核苷衍生物,与天然
- 全球饥饿指数全球饥饿指数(GHI)是一个多层面的统计工具,用于描述国家的饥饿状况。可利用GHI评估全球对抗饥饿方面的进步和失败。GHI每年更新一次。该指数由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采纳和进
- 遗传指纹分析遗传指纹分析(Genetic fingerprinting)有时也称为基因标定或基因鉴定等,是一种使用通过比较DNA片段来区别不同个体的方法。于1985年,由莱斯特大学的亚历克·杰弗里斯教授发明。
- 乙肝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英语:Hepatitis B virus)简称乙肝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根据目前所知,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完
- 球囊菌纲球囊菌门(学名:Glomeromycota,AM fungi),又称聚合菌门、锈球菌门,是真菌界的一个门,目前约已发现400种物种。本门真菌可与陆生植物形成丛枝菌根(英语:arbuscular mycorrhizas),这种共生
- 基本传染数基本传染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是在流行病学上,指在没有外力介入,同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感染到某种传染病的人,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多少个人的平均数。基本
- 家族性淀粉样物多发性神经病变家族性淀粉样物多发性神经病变(英文: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简称FAP)是一种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致命且无法根治的神经病变,由葡萄牙神经学家Corino da Costa Andrade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