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23°40′35″N 120°23′26″E / 23.676483°N 120.390681°E / 23.676483; 120.390681
土库顺天宫,是位于台湾云林县土库镇顺天里的妈祖庙,为土库的信仰中心,其妈祖被称为“土库妈”,庙身为县定古迹、文物列为县定古物。
虎尾溪因1898年戊戌大水灾改道前,土库过港为虎尾溪畔的集散运输要津,信奉妈祖的商舟行旅因此建庙。
在清代倪赞元所著的《云林县采访册》中,对顺天宫的沿革有这么一段记载:
1935年,土库庄长篠崎喜代吉鼓励下,庙方以29794.9元重修,1936年改建,1938年竣工。格局上改成三川殿五门,新增文武殿。又请来陈天乞作交趾陶及剪黏。过水廊上使用钢筋混凝土磨石子立柱。
皇民化运动期间,斗六郡与虎尾郡成为日本政府下令毁庙的台南州第一批执行区。像旧庄开山大帝庙、虎尾文昌公祠毁于当时。1940年,担任土库顺天宫重修董事的篠崎喜代吉,为防土库顺天宫遭毁,以配合古义真言宗在台湾传教的名义,申请成为其关系寺为高野山大师教会支部,邀群马县新田郡泽野村吉祥寺主持黑泽祐城主持。主委李清山指出,为了躲避日本警察,附近乡镇许多神像都藏在改名为“常乐院土库分院”的本庙内。该地顺天里也是六房天上圣母土库股的范围,当时六房妈神像就于这庙受保护。
2010年1月,主任委员谢俊煌在旧仓库发现到日本主持履历书,开始寻找黑泽祐城后人。次月,他赴日本调查,找到黑泽祐城儿子黑泽义祥。
2012年10月31日,云林县政府公告庙身为县定古迹。次年4月,庙前的旧土库第一市场列为历史建筑。
庙方为整修主体结构、文物修复、更新消防而自筹4,335万元,县府补助1,190万元整修。经由庙方与立法委员林文瑞争取,2021年7月13日文化部补助核定助2,975万。整修前,先由台南古都基金会调查研究、张玉璜建筑师事务所规划设计。
文化观光处长陈璧君表示,坐落于土库镇核心地区的土库顺天宫为当地之信仰中心。1982年1月,政治同属土库派的张庆隆与杨义顺在竞争镇长时,两方就是在此掷茭决定,结果杨义顺得三顺杯获胜。
庙辖涵盖土库、虎尾等乡镇的五十三庄,每逢农历十一月七日年度平安绕境,近代已只巡土库。
此庙为大甲妈祖绕境进香会经过的庙之一,前为虎尾,后为元长。土库有“涂裤妈祖荫外乡”之谚语,当地耆老解释本地人对本地妈祖未能表现虔敬满点,不像外地香客极为清心前来膜拜。还有“北港圣,不值土库定”之谚语,指土库妈的诗签预测稳定。
正殿上方的“至哉坤元”牌匾为咸丰年间。
兴建顺天宫碑记记录道光十四年(1834年)至咸丰二年(1852年)的捐献名单,具地方史料价值,列云林县定古物。道光十四年(1834年)雕制的石炉刻有花鸟树图案,四十多台斤。这石炉平日置于保险柜,需主委与其他两委员各持一把钥匙才能打开。
庙内有一尊双手合十、与台湾常见观音像造型迥异、底座还刻有“卅三番”文字的黑面观音菩萨,为1940年由奈良县五条町常乐院的深田宽山迎来。2011年1月18日,黑泽义祥前来怀旧时,一行人有来看此观音像。庙方表示,皇民化运动时期的日本警察见此菩萨后,就未在庙内严加搜索本地神像,顺天宫改日本寺名后,日人更态度松弛。此像已列为县定古物,与褒忠乡马鸣山镇安宫、元长乡鳌峯宫的观音像风格近,且都有番号,研判属同一批。
文昌殿有刻印“锺毓社祠”的神桌,据虎尾巴文化协会调查,是来自被毁的虎尾文昌祠。皇民化运动时,虎尾文昌祠的文衡帝君、梓潼帝君、魁星夫子三神像就曾寄居于此庙,庙整修又流落到台西乡林姓人家,直到副议长沈宗隆、退休国文老师黄文礼等人协助下,2007年6月18日神像重返虎尾,供奉于虎尾镇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