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的父亲

✍ dations ◷ 2025-07-13 17:28:19 #苏联电影作品,格鲁吉亚电影,1964年电影,黑白电影,俄语电影,格鲁吉亚语电影,苏德战争电影

《士兵的父亲》(格鲁吉亚语:ჯარისკაცის მამა,又译《士兵之父》、《一个士兵的父亲》),是一部在1964年上映的苏联格鲁吉亚黑白电影,由列瓦兹·奇赫伊泽(英语:Revaz Chkheidze)执导,讲述一名格鲁吉亚老人到前线寻子、自己其后也加入部队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期间,来自苏联格鲁吉亚的年迈葡萄种植者格奥尔吉·马哈拉什维利(谢尔戈·扎卡里阿泽(英语:Sergo Zakariadze)饰)离开村庄,远赴前线,寻找受伤的军人儿子。在寻子过程中,马哈拉什维利目睹了战争带来的暴力和惊恐,令这名完全不喜欢战争的老人决定加入苏联红军,跟随部队一路上柏林,与纳粹德国作战。但是,马哈拉什维利一向务农为生,其行为举止与其他士兵不同,又忽略战争的实际情况;例如,他曾因苏军坦克车快要夷平一座葡萄园而感到激愤,并出手阻止。最终,马哈拉什维利找到了垂死的儿子,他默默把儿子拥在怀里。

被视为反战电影的《士兵的父亲》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成为票房大热,在1964年共售出了2,380万张电影门票,被认为是1965年最杰出的苏联电影、以及其中一部历来最伟大的格鲁吉亚电影。此电影分别在科克电影节(英语:Cork Film Festival)、旧金山国际电影节(英语: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塞萨洛尼基国际电影节等电影节获奖,而饰演马哈拉什维利的演员扎卡里阿泽亦在第4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英语:4th 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赢得最佳男演员奖。

扎卡里阿泽的演出在苏联国内大受赞赏,亦获得东德媒体的正面评价,当地有不少报导把他视为艺术和人类伟大的理想范例。《北德最新消息(英语:Norddeutsche Neueste Nachrichten)》赞扬扎卡里阿泽充满创意和想像力,且不会藉迎合大众口味来搏取好感;《新德意志报》亦形容,扎卡里阿泽饰演的主角马哈拉什维利是一名“非英雄主义的英雄”。

虽然《士兵的父亲》获得普遍的正面评价,但此电影的风格经常被批评为拘泥传统。美国《纽约时报》电影评论员霍华德·汤普森(英语:Howard Thompson (film critic))批评此电影的高潮造作而太可预测,但对马哈拉什维利阻止坦克车夷平葡萄园、把垂死的儿子拥在怀里这两个场景持正面评价。

2012年,有好莱坞制片厂为原是黑白电影的《士兵的父亲》制作彩色版本;执导此电影的列瓦兹·奇赫伊泽(英语:Revaz Chkheidze)起初不认同这个做法,认为这样会令电影失去它原有的美丽,但在观看多个转为彩色的镜头后回心转意。电影的彩色版本于翌年5月在俄罗斯电视频道第一频道上首次放映。

2014年,格鲁吉亚国家剧场、音乐、电影和编舞博物馆(英语:Georgian State Museum of Theatre, Music, Cinema and Choreography)在当地文化部门(英语:Ministry of Culture and Monument Protection of Georgia)支持下举办《士兵的父亲》上映50周年纪念活动,并把导演奇赫伊泽的手印和签名加到博物馆的“不朽人物拱门”中。

相关

  • 右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是一种非苯二氮类的短期镇定慛眠剂,是一种有活性的佐匹克隆右旋异构物;是一种环吡咯酮类化合物(英语:cyclopyrrolones)。主要被用于治疗失眠,通常用在短期治疗,长期治疗
  • 图卡诺安语系图卡诺安语系(Tucanoan;Tukanoan;Tukánoan)是一种在南美洲东部通行的25种语言的合称,主要在哥伦比亚流传,亦有部分语言人口位于巴西、厄瓜多尔及秘鲁。现存的图卡诺安语系语言大
  • 急鼻渊急鼻渊以鼻塞、流脓涕、头痛、不闻香臭为主要症状,为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本病无季节性,自儿童至老人均可发病,以青少年较为多见。相当一西医的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 智乐堂智乐堂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英语:Zealot Digital International Corp),简称智乐堂,是台湾的电脑游戏研制、发行公司,旧名为汉堂国际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英语:Dyansty International Infor
  • 天津市第四医院南开大学附属医院,曾为天津市卫计委直属的天津市第四医院,又名天津市烧伤专科医院,始建于1988年,是一所以烧伤整形为特色的天津市属三级乙等医院,该医院烧伤整形科为天津市重点学
  • 文学季刊 (1934年)《文学季刊》,民国时期文学类杂志,1934年1月1日创刊于北平,由郑振铎、章靳以编,1935年12月16日停刊。该杂志共出2卷8期。在该杂志上发表的知名作品有曹禺的话剧《雷雨》、老舍小
  • 伊东一刀斋伊东一刀斋,生卒年不详,是日本战国时代至江户时代初期的剑客。本姓伊藤,故又称伊藤一刀斋。江户时代时盛极一时一刀流剑术的开山始祖、但他本人从未自称过“一刀流”。一刀斋以
  • 2006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2006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下面是2006年2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 大纪元时报
  • 黎颖黎颖(1914年-),女,回族,直隶(今河北)丰润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山西省妇女联合会主任。
  • 新大王新大王(89年-179年),高句丽第8任君王,名伯固、伯句,公元165年-179年在位。其兄次大王被明临答夫杀后,被拥立为新的高句丽君主。在位期间,曾击败东汉玄菟郡的军队。死后,其子男武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