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议会宫

✍ dations ◷ 2025-11-15 08:47:21 #罗马尼亚议会宫

议会宫(罗马尼亚语:Palatul Parlamentului),又名共和国宫(Casa Republicii)、人民宫(Casa Poporului),是罗马尼亚议会的办公地点,位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绣线菊山(英语:Dealul Spirii)。议会宫高84米(276英尺),总楼面面积365,000平方米(3,930,000平方英尺),体积2,550,000立方米(90,000,000立方英尺)。议会宫重量达4,098,500,000千克(9.04 × 109英磅;4.10 × 106公吨),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重的建筑。

该建筑由安卡·佩特雷斯库(英语:Anca Petrescu)带领的700人建筑师团队设计,工程耗时13年。建筑外观融合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新古典主义风格。议会宫由罗马尼亚共产党执政时期领导人尼古拉·齐奥塞斯库下令修建。当时罗马尼亚国内对齐奥塞斯库本人和他家族的个人崇拜(英语:Nicolae Ceauşescu's cult of personality)日益升温。

议会宫以其华丽的内部而著称,建筑由23个部分构成。罗马尼亚参议院(Senat)和众议院(Camera Deputaților)都在议会宫办公。此外还有三座博物馆和一个国际会议中心在议会宫办公,包括国家当代艺术美术馆(英语:Nationa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Romania))、共产极权主义博物馆(设立于2015年)、宫殿博物馆。虽然该建筑最初和建设初期时的名称是共和国宫,但在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之后,该建筑被称为人民宫。由于该建筑醒目的特征,众多罗马尼亚国家级活动和国际活动在这里举行。然而该建筑仍有约70%的部分处于闲置状态。

截至2008年 (2008-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议会宫的工程费用达30亿欧元,是世界最昂贵的政府建筑。议会宫每年的供暖、电力和照明费用超过600万美元,可以和一座中型城市的电力费用相当。

议会宫的建设是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对罗马尼亚实施系统化政策(英语:Systematization (Romania))的最极端体现。系统化是齐奥塞斯库在1971年访问东亚时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接触主体思想后在罗马尼亚实施的城市规划政策。自1930年代卡罗尔二世执政时期开始,罗马尼亚就有重整议会宫所在地区市容的计划。1977年布加勒斯特地震为齐奥塞斯库提供了拆除布加勒斯特老旧部分的理由。他希望在布加勒斯特建设一个符合该国政治立场的公民中心,并开始了基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布加勒斯特重建计划。共和国宫是齐奥塞斯库计划的核心。他的计划开始于1978年,最初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朝鲜首都平壤的复制品。

在经过公开竞争之后,安卡·佩特雷斯库(英语:Anca Petrescu)被指定为这一项目的领导者。共和国宫的工程开始于1984年6月25日,齐奥塞斯库出席了开工仪式,并经常视察工程进展。

为修建共和国宫,乌拉纳斯山(Uranus Hill)被夷为平地。该地区曾经建有国家档案馆、米哈伊·沃达修道院(英语:Mihai Vodă Monastery)等修道院,以及布兰肯文斯(Brâncovenesc)医院。此外这里还曾有约37座工厂和作坊。拆除工程开始于1982年,面积约7平方千米(2.7平方英里)的旧市中心被拆除,约4万人搬离该地区。这些工作由军人的义务劳动完成,以最小化成本。有2万至10万人参与了共和国宫工程,实施了三班倒。工人中有5000人是罗马尼亚人民军(英语:Romanian People's Army)的成员,还有众多“志工”参加。

1989年时,该建筑的成本估计有17.5亿美元。2006年,这一数字是30亿欧元。1990年,澳洲媒体大亨鲁伯特·默多克试图以10亿美元的价格购买这座建筑,但被拒绝。

1994年开始,议会宫是罗马尼亚议会众议院的办公地点。众议院之前在国会宫办公,但后来捐赠给罗马尼亚正教会。2004年开始,罗马尼亚参议院也从前罗马尼亚共产党总部搬迁至议会宫办公。在竣工6年后的2003年至2004年时,议会宫在外侧电梯加装了玻璃附件,以便于外界进入国家当代艺术美术馆。

议会宫内有一家仅服务政治家的餐厅。1998年开始,议会宫是东南欧合作倡议(英语:Southeast European Cooperative Initiative)(SECI)的办公地点。2008年,议会宫举办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第20届峰会。2010年,政治家席尔维·普利戈亚纳(英语:Silviu Prigoană)建议将议会宫改建为购物中心和娱乐设施。他表示罗马尼亚议会仅适用了这座建筑30%的空间,因此应搬迁至其他建筑内。虽然这一提案在罗马尼亚引起争论,政治家米隆·米特雷亚(英语:Miron Mitrea)驳斥称这一想法是“儿戏”。

议会宫也是众多赛车赛事的场地,包括2011年的罗马尼亚漂移大奖赛。

虽然议会宫的建筑费用由公共财政负担,且建筑家亦并非受雇设计这座建筑,但在首席设计师安卡·佩特雷斯库去世之后,他的继承人状告罗马尼亚众议院未经许可就使用议会宫的图像。众议院还因出售带有议会宫的照片和纪念品而被指控侵犯版权。法律专家指出,游客因非商业用途而对建筑进行拍摄并不受到限制。佩特雷斯库的继承人则要求对议会宫图片的任何商业用途需缴纳2%的版权使用费。

议会宫的工程开始于1984年,最初计划在两年内竣工。建筑有八个地下层,最深的一层是一个核掩体,并通过一个长20千米(12.4英里)的隧道连接罗马尼亚主要政府机构。

议会宫的总楼面面积达365,000平方米(3,930,000平方英尺),是世界第三大政府建筑,仅次于美国的五角大楼和曼谷的泰国国会大楼(英语:Sappaya-Sapasathan)。该建筑也是世界体积最大的建筑,体积达2,550,000立方米(90,000,000立方英尺),比吉萨大金字塔多2%。

由于其庞大的重量,议会宫每年下沉6毫米(0.24英寸)。

议会宫的几乎全部材料都取自于罗马尼亚国内。少数例外之一是尼古拉·伯尔切斯库(英语:Nicolae Bălcescu)厅的大门。这座门是齐奥塞斯库的朋友,曾长期担任萨伊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赠送的礼物。

议会宫使用了3,500吨水晶,用于制造480个枝形吊灯、1409个天花板灯和镜子。议会宫还使用了70万吨钢和铜,用于制作门窗、吊灯和柱头。大理石用量达1,000,000立方米(35,000,000立方英尺),木材用量达900,000立方米(32,000,000立方英尺)。

相关

  • 弗雷德·桑格诺贝尔化学奖(1958年) 皇家奖章(1969年) 盖尔德纳国际奖(1971年) 科普利奖章(1977年)弗雷德里克·桑格,OM,CH,CBE,FRS(英语:Frederick Sanger,1918年8月13日-2013年11月19日),英国生物化学家,曾
  • 鳍龙超目鳍龙超目(学名:Sauropterygia)也作鳍龙总目,其学名意为“蜥蜴的鳍状肢”,是一类非常成功的海生爬行动物,繁盛于中生代。它们因为肩膀的基本适应特征而分类在一起,这特征是为了支撑
  • 爱,来得刚好《爱,来得刚好》(英语:),2017年中国都市情感剧。浙江东阳国文影业有限公司、广州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2015年1月5日该剧在海南博鳌开机,2015年1月11日该剧在海南博鳌拍摄,2015年4月
  • 奥德里斯·若瑟·巴契基斯奥德里斯·尤奥扎斯·巴契基斯(立陶宛语:Audrys Juozas Bačkis;1937年2月1日-)是立陶宛籍天主教司铎级枢机及维尔纽斯总教区荣休总主教。奥德里斯于1937年2月1日在立陶宛第二大
  • 存货生产存货生产(Build to Stock, BTS)又称计划式生产,指产品采提前生产方式,产品存入库存。通常用于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是可以直接由库存快速配送给顾客,但有可能生产过多间接造成库存
  • 三王三王,夏、商、周三朝的第一位帝王大禹、商汤王、周武王及周文王的合称。如,《旧唐书·列传·郑畋》:“代有忠贞之士,力为匡复之谋。我国家应五运以承乾,蹑三王之垂统,绵区饮化,匝宇
  • 集线器集线器(Ethernet hub)是指将多条以太网双绞线或光纤集合连接在同一段物理介质下的设备。集线器是运作在OSI模型中的物理层,可以让其链接的设备工作在同一网段。集线器上有多个I
  • 3-己酮3-己酮,是一种酮,可以用作溶剂和化学中间体。3-己酮可以通过3-己醇的氧化合成:3-己酮也是丙基溴化镁与丙腈发生格氏反应的产物:
  • 希俄斯希俄斯(Χίος)是希腊第五大岛屿,位于爱琴海东部,距安纳托利亚(今属土耳其)海岸仅7千米。希俄斯有名于其强大的商船社区,以及岛上独特的洋乳香和中世纪村落。它同时也是希俄斯州的行政区域,据说也是荷马及希波克拉底的故乡。岛上于十一世纪、由君士坦丁九世资助兴建的新修女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希俄斯有时也译作希阿或巧斯。希俄斯是十二个伊奥尼亚殖民地之一,因此在公元前7世纪晚期,她已成为首批铸币的城市之一。希俄斯亦以人头狮身作为自己独有的标志,这传统延续了900年。修昔底德称之为伊奥尼亚最伟大
  • 淡岛神淡岛神(アワシマノカミ)或淡岛明神为日本民间信仰的女神。日本各地的淡岛神皆自和歌山县和歌山市加太的淡嶋神社分灵而来,该神社亦是全国淡岛、淡路神社的总本社。大多数的淡岛、淡路神社在明治初年神佛分离的政策逼迫下,改奉少彦名神。而各地寺庙祭祀淡岛神的地方一般称作“淡岛堂”,其中以东京都台东区浅草浅草寺里的淡岛堂最为出名。江户时代元禄时期,淡岛信仰开始在全国流行起来,这归功于背负着淡岛明神小庙的苦行僧“淡岛愿人(あわしまがんにん)”(也有人说是厨子),行走全国咏唱经文,宣扬淡岛明神的各种神迹。相传淡岛明神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