鳍龙超目

✍ dations ◷ 2025-10-22 13:51:25 #鳍龙超目
鳍龙超目(学名:Sauropterygia)也作鳍龙总目,其学名意为“蜥蜴的鳍状肢”,是一类非常成功的海生爬行动物,繁盛于中生代。它们因为肩膀的基本适应特征而分类在一起,这特征是为了支撑强壮的鳍状肢运动。有些较晚的鳍龙超目动物,例如蛇颈龙类,骨盆也发展出类似的结构。最早的鳍龙超目动物出现在三叠纪初期,约2亿4700万年前。早期的物种体型小,约60公分长,有长四肢,是半水生的动物,例如肿肋龙类。但它们快速地成长到数米长,并散布到浅水中,例如幻龙类。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将这些早期物种全部灭绝,只有蛇颈龙目继续存活。在早三叠纪时期,蛇颈龙类快速地分化为长颈、小头的蛇颈龙类,以及短颈、大头的上龙类。起初,蛇颈龙类与上龙类被认为是两个有个别演化途径的的不同演化支。它们现在被认为只是两个多次演化出现的形态型,而上龙类是从蛇颈龙类祖先演化而来,也有可能是相反的途径。鳍龙超目生存于中生代。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鳍龙超目与恐龙、翼龙类、沧龙类全部灭绝。每个形态型占据者独特的生态位。大型的上龙类,例如侏罗纪的菱龙、滑齿龙、上龙,以及白垩纪的克柔龙、短颈龙,它们是中生代海洋的超级掠食动物,身长约7到12米,占据者类似现代杀人鲸的生态位。长颈的蛇颈龙类,包括颈部中到长两种,例如3到5米长的蛇颈龙科与浅隐龙科,以及侏罗纪与白垩纪的薄板龙科,颈部逐渐地演化得更长、更易弯曲,到了白垩纪中期与晚期,蛇颈龙类身长超过13米(如薄板龙),但身长的大部是因为颈部,它们的身体其实比较大的上龙类还小。这些长颈的物种无疑地以鱼类为食,它们可能以颈部与头快速地扑向食物,使用排列者牙齿的嘴部咬食。由于水生环境的需求,导致许多动物在不同时期,平行演化出类似的特征,形成趋同演化,造成科学分类上的困难。鳍龙超目被认为是双孔动物,乌龟有时也被分类在鳍龙超目。体积大、以软体动物为食的楯齿龙目也被归类为鳍龙超目。除了肩膀构造的改变以外,这群动物的独特处还有头颅骨的改变。

相关

  • 自我组装自组装(英语:Self-assembly,或译自我组装)是用来形容一无序系统在没有外部的干预下,由个别部件间之互动(如吸引和排斥,或自发生成化学键),而组成一个有组织的结构之过程。近年自组装
  • 早老蛋白结构 / ECOD早老素(英语:Presenilin,又译为早老蛋白)是一族相关联的多跨膜蛋白充当了一部分的γ-分泌酶(作为催化剂)膜内蛋白酶复合物。
  • 肌肉细胞肌细胞也称为肌纤维,可以在肌肉组织中见到,这些细胞型态上属于长型且管状,肌肉细胞是从肌肉母细胞发育而来。经过肌肉生成(英语:Myogenesis)后肌细胞会特化成数种型态,包括骨骼肌、
  • 能源部长美国能源部长(英语:The 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Energy),是美国能源部的领导人,为总统内阁成员,名列总统继任顺序第十五位。部长职位于1977年10月1日,总统吉米·卡特签署《美国
  • 自杀性袭击自杀攻击或称自杀式袭击、人肉炸弹,是一种将自杀扩大为伤害自己及目标者的行为,现代的自杀式攻击通常是由自杀者在身上绑好炸弹,走到目标地,或是以装满炸弹的车冲撞特定目标然后
  • 斯科讷斯科讷(又译斯堪尼亚,瑞典语:Skåne)位于瑞典南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最南端,为约塔兰地区之一旧省。斯科讷虽然面积仅占瑞典的3%,但总人口却达到了1,247,338人,相当于瑞典总人口数13%
  • 沈自尹沈自尹(1928年3月22日-2019年3月7日),浙江镇海人,中国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8年出生于浙江镇海,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曾任复旦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名誉
  • 广州城广州城(原广东省城,旧南海县、番禺县)曾共有多座城门。宋代重修了子城(即中城),增筑东、西两城,史称“宋三城”,分布着16个城门。行春门连通中城和东城,而朝天门则连通中城和西城。明
  • 静坐静坐示威,是示威的一种,以非暴力方式,著名于甘地,以后的示威者多模仿之。当年,甘地静坐示威世人关注,国际传媒走访报导,不过后世人未必有甘地如此知名度,静坐示威未必有人理会。静坐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统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统是加勒比海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国家元首,1976年8月1日该国实行共和制后设立,由国会选举团产生,任期五年。此职务只是礼仪性质的,实权由总理领导的内阁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