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京都区部
✍ dations ◷ 2025-11-28 12:56:27 #东京都区部
东京都区部(日语:東京都区部〔東京都區部〕/とうきょうとくぶ Tōkyō to Kubu */?)是指日本东京都辖下的23个特别区,也是东京都3大构成区块之一(其余为多摩地域与岛屿部),一般习称东京23区、东京特别区、东京都心、东京都内(東京都内/とうきょうとない Tōkyō tonai ?)或迳称为都内,总面积627.57平方公里,与过往的东京市管辖范围相同,人口约964万人(2019年10月);如将东京都区部视为一个都市,则为日本人口第一大城。现今口语中的“东京”或“东京市区”经常是指东京都区部,而非整个东京都。根据日本法律,东京都的特别区属于第三级的行政区划单位,但它与第一级的“都”之间并没有额外的郡、市等次级行政区划插入,也比其他日本的市辖区拥有更大的自治权限,等同是东京都管辖之下的自治市。1943年东京府与东京市整合改制为东京都后,在法律上虽与道、府、县平级,实际上成为了针对首都的行政机能而设置的地方特别行政区划;原东京市辖下的各区,则改为东京都直辖。1947年《地方自治法(日语:地方自治法)》施行后,东京都的体制依据该法延续下来,下属的各区则依照该法改制为“特别区”。时至今日,仍然仅东京都有特别区的设置。江户时代,东京还称为江户时划定了“朱引(日语:朱引)”线,朱引以内的区域等同于行政上的市区。1869年(明治2年)东京府成立后,以皇居为中心划定新的朱引界线,将朱引以内的区域划定为“市街地”、以外则称为“乡村地”;同年3月16日,将朱引以内区域划分为50区,1871年(明治4年)6月再重划为44区(朱引内四十四区制)。1878年(明治11年),日本政府制定《郡区町村编制法(日语:郡区町村編制法)》,依据该法,东京府内以皇居(当时称为“宫城”)为中心的市中心地区划分为麹町区、神田区(日语:神田区)、日本桥区(日语:日本橋区)等15区。1889年(明治22年)于15区施行市制而成为东京市,隶属于东京府之下。明治时代,明治通内侧为东京市,外侧为南丰岛郡涩谷村(日语:渋谷村)等町村。当时的东京市大致上包括了今日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文京区、台东区全域,与部分新宿区、墨田区、江东区的范围。1932年(昭和7年),周边82町村被编入,因此原有的15个区加上重新划分的20个区,成为35区。今日的东京都区部之疆界,大致上就是与当初的东京市35区相同。1943年(昭和18年)东京都制(日语:東京都制)施行,东京府与东京市遂整合为东京都。1947年(昭和22年),在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的指导下,东京都的35个区先在3月15日整并成23个,形成东京23区,接着同年5月3日《地方自治法》施行后改制为特别区,其自治地位一并予以提升。注:1923年9月1日发生关东大地震,1945年3月10日由于东京大空袭,导致东京人口减少。
相关
- 膨压膨压(英语:turgor pressure)是细胞内推动细胞膜对细胞壁的力。它也被称为静水压(hydrostatic pressure、静液压、流体静力压),和更复杂地定义为流体测量的压力,在平衡时在其自身内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又称酵素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简称酶联法)利用抗原抗体之间专一性键结之特性,对检体进行检测;由于结合于固体承载物(一般为塑
- 帕德嫩神庙坐标:37°58′13″N 23°43′21″E / 37.97025°N 23.72247°E / 37.97025; 23.72247帕特农神庙(古希腊文:Παρθενών,现代希腊文:Παρθενώνας)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
- 科学实在论科学实在论(英语:scientific realism)是对世界的一种看法、理解。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它认为科学所描述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亦因而完全独立于人们对世界的个人理解。在科学哲学中
- 汉越音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火箭动力飞机火箭动力飞机或称作火箭飞机是一种使用火箭来推进的航空器。他们的速度可以比相同大小的喷射机更快,但他们通常只有几分钟的动力操作,剩下都是靠滑翔。由于不需要从大气中吸取
- 贝氏网络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又称信念网络(belief network)或是有向无环图模型(directed acyclic graphical model),是一种概率图型模型,借由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s, o
- 菌褶蕈褶(英语:lamella, gill),又称菌褶,是担子菌门真菌子实体(担子果)的菌盖内侧的脊状突起,多条脊状突起以蕈柄为中心,一般形成放射状的排列。蕈褶表面有子实层,是担孢子产生之处,子实层
- 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英语:Reinforced Concrete,Ferroconcrete,RC),工程上常简称为钢筋砼或钢混,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两者共同工作从而改善
- 711年前9世纪 | 前8世纪 | 前7世纪前730年代 前720年代 | 前710年代 | 前700年代 前690年代前716年 前715年 前714年 前713年 前712年 | 前711年 | 前710年 前709年 前708年 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