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物盲从现象
✍ dations ◷ 2025-08-27 21:31:37 #食物盲从现象
食物盲从现象(fad diets)指某些与食物有关的健康(包括节食减肥)资讯,在未受科学证实之下,借由似是而非的伪科学论点在社会中快速传播,有时夹杂玄学宗教论点,导致大量民众盲目跟从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创始者往往会因此潮流获得广大的经济收益,名人见证则常常是这些盲从现象的推手。某些商业广告或推销策划会通过制造“潮流”的手段引发食物盲从现象,以提高产品销量。例如某些减肥食品或保健品通过小范围传播制造神秘氛围,不断扩散后让大众突然对减肥食品或产品有很大的兴趣,从而大量购买引致缺货。又或者利用严肃学术机构研究发现(或伪造学术机构认证)制造氛围,形成大量购买现象。譬如中国有炒作普洱茶养生功效导致普洱价格飙升的事件。由于二十一世纪网络发达,资讯传播快速,渠道多样化,媒体门槛放低,令许多谣言得以快速传播,造成大规模影响。尤其食物关乎人身健康安全,而相关科学知识普及率不高,造成大量民众因为看到经由媒体扩散的食物谣言而产生购买或拒买某类食物的风潮。例如日本TBS电视台2006年报道服食白腰豆可以减肥,结果导致白豆食物中毒事件(日语:白いんげん豆食中毒事件),多人食用未煮熟白腰豆腹泻入院。2007年1月,日本关西电视台制作的“发掘真有其事大事典”节目作假,声称每日吃两餐纳豆,可在两周内减肥,引发全国抢购潮,超市纳豆抢购一空,纳豆制造商更要为供不应求向顾客道歉。节目被揭欺骗观众后最终停播。2008年,有歌手声称使用“早餐香蕉减肥法”成功减肥7公斤后,一度令香蕉销量增七成。2009年传出女艺人吃昆布丝减肥后,超市的昆布丝亦突然大卖。除此以外,媒体从业人士专业度不够,误读专业研究结果,夸大某类食品功效,亦会导致食物盲从现象。日本曾有媒体报导,有专门研究指番茄汁能防治代谢症候群,而令番茄汁卖断市的情况。然而研究仅仅指出番茄里含有的物质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数值,并未有人体引用番茄汁的实验数据。除了正规媒体扩散谣言以外,社交媒体亦会导致食物盲从现象。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后,中国多地传出盐可以防辐射,或海产食盐可能受辐射污染的谣言后,引起大规模抢购食盐现象,令盐价被炒高数十倍。美国西岸亦传出碘化钾可抗核辐射,导致住民大规模抢购之事件,导致碘片价格急升,有14片一包的碘片在网上拍卖价格高达500美元,没有买到碘片的居民甚至痛哭。
相关
- 心搏过速心跳过速(tachycardia、tachyarrhythmia),也称心动过速、心跳过快。是指心跳速度超出了正常范围,达到每分钟一百次以上的现象。剧烈的体育运动、紧张、焦虑或服用某些药物等可能
- 葡萄糖葡萄糖(法语、德语、英语:glucose;又称血糖、玉米葡糖、玉蜀黍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 因为拥有6个碳原子,被归为己糖或六碳糖。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分子
- 核质巨DNA病毒核质巨DNA病毒(英语:nucleocytoplasmic large DNA viruses,缩写NCLDV)是一类大真核DNA病毒。 这批病毒过往并不属于任何目。2013年,Colson等人 (2013)建议将这批病毒建立成为第四
- 科洛尼斯希腊神话中有数个以科洛尼斯(Coronis ,Κορωνίς)为名的人物,因其不同意义而具有多重艺术形象,也是金牛座毕星团的溯源之一。这些人物包括:
- 米诺斯文明迈诺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或译作米诺斯文明、弥诺斯文明、迈诺安文明或迈诺亚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古代文明,出现于古希腊,迈锡尼文明之前的青铜时代,约公元前3650年—前140
- 史前史史前时代一般是指人类出现到文字出现之前的时代,意即历史记载(信史)前的时代。由于各地人类发明文字的时间都有不同,所以史前时代没有一个适用于各地的特定时间。不过,作为一个泛
- 睾丸癌睾丸癌(英语:Testicular cancer)是一种发展于男性生殖系统之一睾丸上的癌症。在美国,每年约8,000至9,000人被诊断出患有睾丸癌。男人一生中得到睾丸癌的几率大约为0.4%。睾丸癌
- 马桶坐垫纸马桶座垫纸是一种可用来覆于马桶座垫上的纸张。通常使用的原因是出于卫生考虑。但近期却有观点认为人们高估了马桶的致病几率,并称马桶座垫纸的心理安慰作用大于实际作用。20
- 白话白话是指普通人容易懂的话,也可指非文言文,有时可指空话。亦可表示以下含义:“白话”一词广泛应用在中国的粤语地区,但在不同地区可能含义有所不同:
- 粒子加速器粒子加速器(英语:particle accelerator)是利用电场来推动带电粒子使之获得高能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粒子加速器有用于电视的阴极射线管及X光管等设施。只有当被加速的粒子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