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属选择
✍ dations ◷ 2025-11-26 03:28:40 #亲属选择
亲属选择(英语:Kin selection)是演化生物学的研究之一,也是社会演化学上的基础理论。指生物族群的基因频率在不同世代之间的一种变化形式。而这种变化,至少是源自一些在血缘上亲近的个体之间的互动。更进一步,则是个体对于其他族群成员的行为,以及对于族群之外生物的行为等等。这个理论弥补了原本自然选择理论(或称天择)的不足之处。自然选择解释了各种对于生物个体有利的遗传特征(源自基因),如何保留下来,并且增加在族群中的出现频率;以及对于生物个体有害的遗传特征,如何从族群中消除。不过事实上有一些生物行为,对于生物个体本身有害,但是对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却有利。这种行为可能受到保留并增加频率。而亲属选择就是用来解释这种个体利益与族群利益冲突的现象。当以下状况成立时,表现某些行为特征的基因频率将会增加:符号解释:这条不等式称为汉弥尔顿规则(Hamilton's rule),是威廉·汉弥尔顿在1964年的一篇论文《社会行为的遗传演化》(The Genetical Evolution of Social Behavior)中所发表,也是首先以量化的方式,来解释利他行为的演化。不过亲属选择一辞,则是由约翰·梅纳德·史密斯(John Maynard Smith)提出。在技术上,血缘关系(r)的准确定义,是以统计学上的回归值(Regression)来表现。回归值可以是负数,而在此不等式中,负数的意义是表示两个个体之间,在遗传上的相近程度小于平均值。这种r小于零的可能性,便导引出对于“邪恶”行为的合理解释。早在1930年代,生物学家约翰·伯顿·桑德森·霍尔丹(J.B.S. Haldane)已领会出这种数量与亲近程度的关系,他曾说过一句名言:“我将会为了两位兄弟,或是八位表亲,牺牲我的生命”("I'd lay down my life for two brothers or eight cousins")。这种为了亲属利益,而牺牲某些自身利益的利他行为,称为亲属利他主义(Kin altruism),是由亲属选择机制产生。霍尔登的一席话,是暗示两个兄弟姊妹、四个甥侄,以及八个表兄弟姊妹,在进化论上的“等值”。因为对一个个体来说,他与他的亲兄弟姊妹之间,在遗传学上平均有二分之一相同;甥侄是四分之一;表兄弟姊妹则是八分之一(前提是必须是个体行随机交配、远系繁殖的双套族群)。汉弥尔顿曾举出两种有助于产生利他行为的状况:第一种:如果个体拥有辨认亲属的能力(亲属辨识,kin recognition),且拥有建立在亲属关系上的行为(亲属差别,kin discrimination)。如此一来,利他行为的行动者与接受者的亲近程度,就会有助于利他行为产生。此外由于不同生物在感觉能力上的差异,亲属辨识与亲属差别机制对于较原始的生物来说比较不重要。不过在原生动物中仍有此机制存在的证据。关于这种亲属辨识/差别机制,有一个特殊的例子,称为“绿胡须效应(英语:Green-beard effect)”。此效应的名称源自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所作的比喻(字面上的“绿胡须”并非真实现象),指一种与亲近程度有关的社会行为。在这种行为中,携带某一基因(绿胡须基因)的个体,其表现型(长出绿色胡须)可以使其他个体辨认其为亲属成员。第二种:不需辨识亲属的利他行为,这种行为会出现在黏性族群(viscous populations)。此种族群内的个体差异较小,且在社会上的同伴也都是在遗传上相近的亲属。
相关
-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是生物学与地理学间的边缘学科。研究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一门学科。即生物群落及其组成成分,它们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及形成原因。生物地理学研究范围包括:动
- 托克劳群岛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10月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7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1993年估计托克劳(英语:Tokelau),也称联合群岛或尤
- 磺胺硫脲磺胺硫脲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thiourea”。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尚不明确。该药物分子是经将硫脲中的一个氢原子取
- 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希腊语:Ναός του Δία στην Ολυμπία)是一座位于希腊奥林匹亚的古代希腊神庙,建造于公元前472年至456年间,目的是祭祀天神宙斯。426年被毁,
- 基督教堂教堂是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特指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天主教的教堂又可称为“天主堂”;伊斯兰教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称为清真寺,犹太教从事宗教仪式和其它
- PAS染色法PAS染色法(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在组织学上,主要用来检测组织中的糖类,过碘酸把糖类相邻两个碳上的羟基氧化成醛基,再用Schiff试剂和醛基反应使呈现紫红色。通常用于霉菌
- 占星术占星术(英语:Astrology),亦称占星学、星象学,是用天体的运动和相对位置来占卜人事及地表事件的一种理论。占星术可至少上溯至公元前2000年,植根于历法系统预测季节性变化和将天体
- 行星行星(英语:planet;拉丁语:planeta),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由西向东)。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相对于
- 类脂类脂(Lipoid)是对可溶于脂肪等非极性溶剂,和脂肪有相似性质的物质的统称。类脂分子不一定包含甘油。磷脂、糖脂、鞘磷脂和类固醇都属于类脂。类脂的结构可能与脂肪有很大差别,类
- 氨酰-tRNA合成酶胺酰-tRNA合成酶(aminoacyl tRNA synthetase,通常简写为aaRS)是一类催化特定氨基酸或其前体与对应tRNA发生酯化反应而形成胺酰tRNA的酶。由于每一种的氨基酸与tRNA的连接都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