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寿命

✍ dations ◷ 2025-10-30 06:12:27 #预期寿命
平均寿命、生命期望或预期寿命(英语:life expectancy),指生物群体中衡量单一生命存活平均长度的统计量。预期寿命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自出生起算(英语:Life expectancy at birth,LEB),也常以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去做统计。现代人的预期寿命确实远高于古代人,但这主要是因为婴幼儿死亡率的巨幅下降所致,古代平均寿命低,和婴幼儿夭折率高有关,所谓的“古代人平均寿命都不超过50岁,因为很多人在30-40岁的青壮年期间因为战乱或疾病而离世”之类的说法,是全然错误的。古代活到二十岁的人,因为已经避免了许多会在幼年时期导致死亡的因素之故,一般至少能活到六十至六十五岁左右。不论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现代人的预期寿命确实比中世纪或更以前的人还来得高许多;不过,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常常错误地和一个成年人预期可存活的寿命相混淆,这个混淆会导致所谓的“古代人平均寿命都不超过50岁,因为很多人在30-40岁的青壮年期间因为战乱或疾病而离世”这种错误的印象;而在事实上,成年人已经避免了许多会在幼年时期导致死亡的因素,因此事实上成年人的预期寿命,会远远高于出生时的预期寿命。过去医药水平不高,因而婴幼儿夭折率高,进而将平均寿命拉低,才是古代平均寿命低的最大原因。不同年龄的人的预期寿命,尤其是儿童期之后的人的预期寿命,常常会和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有很大的差异,尤其在工业革命前更是如此,像例如说在十三世纪时,英国贵族的平均寿命大约是30岁,但当时,对于活到21岁的成年男性而言,他们的预期寿命大约是64岁。因此拿古代(包含新生儿寿命和成年人寿命在内)的平均寿命来估计当时成年人普遍能够活到的年纪,是没有意义的。19世纪初,全球各地平均寿命不超过40岁,一半人口在成年前夭折,而婴幼儿夭折率高,也是工业时代以前平均寿命低的最大原因。1800年之前,只有欧洲少数精英阶层的人均寿命超过40岁。1820年左右,西欧平均寿命是36岁,日本是34岁。中国贵族的人均寿命由1800年代初的37岁降至1830年后的32岁。欧洲国家进入工业化早期,人均寿命曾有所下降,其后有大幅提高。西欧发达国家自19世纪早期开始快速提高,至1950年时达到65岁。与西欧类似,北欧、北美、澳新的平均寿命在1950年代时接近70岁。南欧、东欧则在20世纪初由40岁提高到50岁,于1970年代时追赶上西欧。二战结束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随着死亡率下降而增加。1950年时,发展中国家平均寿命为40岁,1965年,提高至50岁。其中在1970年代中期,非洲平均寿命47岁,亚洲为57岁,拉丁美洲达为62岁。1990年代,发达国家平均寿命达到73岁,发展中国家平均寿命57岁,但发展中国家平均寿命状况不一,并不均衡。经济、文化、医疗是多种影响因素。婴儿死亡率是影响平均寿命的直接因素之一,婴幼儿死亡率的巨幅下降,也是近现代平均寿命增长的最大原因。

相关

  • 全血细胞计数全血细胞计数(英文:complete blood count,CBC; full blood count,FBC),又称为血常规、血象、血细胞分析、血液细胞分析、血细胞计数 或 血液细胞计数,是医生或其他医学专业人员常常
  • 遗传性代谢缺陷遗传性代谢缺陷(英语: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除了制造出营养外,如果身体未能将食物其他部分成功代谢成为可以从排泄器官(如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排汗系统、呼
  • 拉丁语拉ä¸è¯­ï¼ˆæ‹‰ä¸è¯­ï¼šlingua latÄ«na,IPAï¼šï¼‰ï¼Œæ˜¯å°æ¬§è¯­ç³»çš„æ„å¤§åˆ©è¯­æ—语言
  • 发绀发绀(Cyanosis,“绀”音“gàn”),或称紫绀、苍蓝症,是因在接近皮肤表面的血管出现脱氧后的血红蛋白,令皮肤或黏膜带青色的症状。根据Lundsgaard和Van Slyke的著作,当去氧血红素的
  • 急性急性(Acute)在医学中指发作迅速持续时间可能也较短的病症。有时侯,急性与慢性用来区分不同的病,比如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有时候,急性用来强调发病突然,如急性心肌梗塞。医学征
  • 互联网档案馆网站时光机(英语:Wayback Machine)是万维网或互联网上传播的其他信息的一个数字文件网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非营利组织——互联网档案馆最重要的服务之一。网站时光机
  • 登革热登革热(法語:La fièvre de la dengue ; 英語:dengue fever),也称为骨痛热症、断骨热、天狗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由蚊媒热带病(英语:tropical disease)。患者大约会在感染后3
  •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英语:apoptosis,源自希腊语:απόπτωσις,有“堕落、死亡”之意),为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对于细胞坏死(necrosis),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实施的。细胞凋亡一般由生理或
  • 统计学统计学是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数据数据,以便给出正确消息的科学。这一门学科自17世纪中叶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它广泛地应用在各门学科,从自
  • 遗体保存技术遗体保存技术(英语:Embalming)指通过化学药物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方法,将人的遗体作短期或长期保存,防止遗体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