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沸散

✍ dations ◷ 2025-07-09 23:46:10 #麻沸散
麻沸散是中国古代发明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由华陀创制,是中国最早的麻醉剂。公元2世纪中国已使用麻沸散为患者全身麻痹做开腹手术。据《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麻沸散处方现已失传。华冈青洲认为应由由6味中药组成,包括曼陀罗花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天南星1钱;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1两、菖蒲3分组成。杨华亭《植物图考》一书,认为〈麻沸散〉的名称中的麻,指的是大麻或大麻花。

相关

  • 眼部疾病ICD-10 第七章:眼和附器疾病,为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ICD-10中关于眼和附器疾病的分类。眼睑、泪器系和眼眶疾患(H00-H06)结膜疾患(H10-H13)巩膜、角膜、虹膜和睫状体疾患(H15-H22)晶状
  • 内外肋间肌肋间肌即连接相邻两肋骨骨弓的肌肉。在呼吸过程中,每对肋骨间的肋间肌收缩,使肋骨向外并向上摇动。肋间肌与横膈一起运作,以将空气吸入肺中。如果做激烈的运动,则颈部和腹部的肌
  • 表位抗原表位(英语:antigenic epitope),简称“表位”,也称为“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是指抗原表面上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化学基团。抗原表位可被免疫系统(尤其是抗体、B细胞
  • 死亡面具死亡面具(Death Mask)是以石膏或蜡将死者的容貌保存下来的塑像。死亡面具通常是为了保存对死者的回忆,或是为了将来制作肖像画的资料而制作,偶尔也有就直接于死亡面具上着色后制
  • 花生花生过敏(Peanut allergy)是对花生的食物过敏,和树坚果过敏不同。身体的过敏症状包括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皮肤炎、流鼻涕、哮喘、腹痛、低血压、腹泻,也可能会心搏停止。可
  • 2006年东南亚霾害2006年东南亚霾害为印尼苏门答腊多达300处的森林大火随季风飘散,并影响马来西亚、新加坡等邻近东南亚国家环境污染灾害,事件在2006年9月中旬开始为传媒报道,10月初转趋严重。而
  • 采集渔猎狩猎采集者是指生活在大部分或所有的食物都是通过觅食(采集野生植物和追捕野生动物)的社会或群体中的人。狩猎采集社会与农业社会形成对比,后者主要依靠驯化物种来生活。狩猎和
  • 牙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九十二个(四划的则为第三十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牙部归于四划部首。牙部通常是从下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发声态发声态(英语:phonation)指发声时声门活动的状态。最常见的两种发声态,是清声(喉开态)和浊声(常态浊声),其差异在于声带是否振动,清声不振动,而浊声振动。带清声的音,叫清音;带浊声的音,叫
  • 责任制责任制(Exempt Employee)存在某些工作职位上,原本是指管理、高阶、专业人士,或是创意工作者,因为本身的特殊性质,而不必受到固定上下班时间限制,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后即可下班,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