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 dations ◷ 2025-09-02 03:45:57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简称PAG)位于中脑的腹侧被盖区,是聚集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的神经细胞构成的灰质。PAG的已知功能包括对疼痛的下行调控、防卫行为、生殖行为和发声(Vocalization)功能,此区的细胞会分泌脑啡肽(英语:enkephalin)抑制疼痛。传递温度和疼痛感觉的上行通路,即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也部分通过脊髓中脑束(spinomesencephalic tract)投射到PAG。对PAG的电刺激立即导致深度止痛。当前对这一现象的被广泛接受的解释成为“疼痛的门控理论”(Gate control theory of pain)。根据这一理论,对PAG的刺激激活其中释放脑啡肽的神经元。这些被激活的神经元使中缝核释放5-羟色胺(5-HT)。5-HT下行到脊髓后角,对位于脊髓II板层(Laminae II)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产生兴奋性作用。这些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被激活后,进而释放脑啡肽或强啡肽(dynorphin)(两种内源性阿片样神经递质)。这些内源性阿片样神经递质与上行的C和A-delta纤维上的mu型阿片受体结合,从而阻断这些纤维向丘脑的腹后外侧核(英语:Ventral posterolateral nucleus)(VPL)传递的疼痛信号。这样,大脑皮质与疼痛相关的部分(例如前扣带皮层)也无法收到输入信号。实验发现,电刺激大鼠的PAG的背侧部和外侧部可使其引入防卫状态,表现为行动的冻结,跑动,跳跃,心动加速,血压升高,以及肌肉张力的增加等。相反地,对PAG的腹后外侧部的电刺激使大鼠进入一种松弛的镇静(quiescence)状态,以及相伴随的行动(mobility)的增加。对PAG腹后外侧部的损毁显著降低有条件冻结行为;对PAG背侧的损毁可降低先天性的防卫行为,使动物看上去更为“驯服”。PAG的神经元收到内啡肽和阿片止痛剂的兴奋性作用。这些神经元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有联系,在雌性动物的求偶行为中扮演一定的角色。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chief ganglionic categories (I to V).中脑下丘层面的横切面。图中的Central grey matter即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脑上丘层面的横切面。图中的Central grey stratum即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相关

  • 计算机的可视化可视化是指用于创建图形、图像或动画,以便交流沟通讯息的任何技术和方法。在历史上包括洞穴壁画、埃及象形文字等,如今可视化有不断扩大的应用领域,如科学教育、工程、互动多媒
  • 喉部咽喉(Throat)是解剖学中咽(学名:Pharynx)和喉(Larynx)的总称,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一部分。Template:Mouth anatomy(英语:Template:Mouth anatomy)
  • 黄色是由波长介于565至590奈米的光线所形成的颜色,用色彩的三原色红、绿色光混合可产生黄光。亦为颜料的三原色之一。黄的互补色是蓝。但传统上画师以紫色作为黄的互补色。^
  • 卡哈尔体卡哈尔体(英语:Cajal body,或译柯浩体),是存在于细胞核里的细胞器。卡哈尔体是相当具保留性的核细胞器。到目前为止,在脊椎动物、果蝇、酵母菌,以及植物中均发现存在卡哈尔体。尽管
  • 明斯克坐标:53°54′N 27°34′E / 53.900°N 27.567°E / 53.900; 27.567 明斯克(白俄罗斯语:Мінск,罗马化:Minsk,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 秃头查理查理二世(法语:Charles II le Chauve,823年6月13日-877年10月5日),加洛林王朝的法兰克人的国王(843年—877年在位),自875年为“罗马人的皇帝”。查理为法兰克王国查理一世之孙,是路易
  • 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当时文字记载的可信的(唐兰认为利簋中有帝辛真名“受”)王朝决战,交战双方是殷商帝辛(贬称为“纣”)和周武王。后世称“武王克殷”、“武王克商”、
  • 玉米黑粉菌玉米黑穗菌(学名:Ustilago maydis)是属于黑穗菌目黑穗菌科黑穗菌属的一种真菌,寄生在玉蜀黍属、类蜀黍属植物上,可引起玉米黑穗病。其菌瘿可食用,称为玉米乌米、玉米蘑菇或墨西哥
  • 缩聚物缩合聚合物泛指所有经缩合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在聚合过程中有小分子如水、甲醛及氯等物质离开聚合物链。与其相对的则为由不饱和烃透过没有单体损失的加成反应生成的加成聚合
  • 花粉过敏症过敏性鼻炎,又称为鼻敏感、干草热、花粉热、花粉症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因为免疫系统受到空气中的过敏原影响而导致的鼻炎症状。征兆和病症包括流鼻涕或鼻塞、打喷嚏、眼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