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哲伦号

✍ dations ◷ 2025-11-05 20:55:07 #麦哲伦号
麦哲伦太空船,也称为金星雷达制图者,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1989年5月4日发射,使用合成孔径雷达绘制金星表面地图和测量行星引力场的机器人太空探测器。麦哲伦探测器是第一艘从航天飞机发射以进行星际飞行任务,第一个使用惯性上升助推器(英语:Inertial Upper Stage),以及第一个测试大气制动做为进入圆形轨道方法的太空探测器。"麦哲伦"是NASA第五次成功的金星任务,它填补了美国11年未发射行星际探测器的缺口。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科学家一直在推动金星雷达测绘任务。它们首先试图建造一艘名为"金星轨道成像雷达(英语:Venus Orbiting Imaging Radar)"(VOIR)的太空探测器。但是,因为明显的会超出几年预算的限制,VOIR计划在1982年被取消。太阳系探勘委员会建议了一项件化的雷达任务提案,在1983年提交并被接受成为金星雷达制图者计划。这项建议包括有限的重点和单一的基本的科学工具。在1985年,任务名称变更为麦哲伦计划,以纪念在16世纪完成环球探索和测绘著称的葡萄牙探险家斐迪南·麦哲伦 。麦哲伦任务的目标包括:麦哲伦号是由马丁·玛丽埃塔公司设计和制造,和由NASA的喷射推进实验室管理这项任务。伊丽莎白·拜尔担任专案经理,约瑟夫·博伊斯担任NASA总部的首席专案科学家;在喷射推进实验室,道格拉斯·格里菲斯担任"麦哲伦号"专案经理,而斯蒂芬·桑德斯则担任首席专案科学家。为了节省成本,"麦哲伦号"探测器大多数的设备,是由包括航海家号、伽利略号、尤利西斯号、和水手9号等各种任务的备件组成。太空船的主体,是航海家号任务备用的一个10片铝面,包含电脑、资料纪录器和其他子系统的总线。整体而言,测量这艘太空船高6.4米,直径4.6米,太空船的质量为1,035公斤,携带2,414公斤的推进剂,总质量为3,449公斤。麦哲伦号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金星地表的绘制与测量,环绕金星一圈为243天。麦哲伦号总共完成六次任务,获得98%金星地表的资料,并在1994年10月11日冲入金星大气层中,结束全部任务。麦哲伦号于1989年5月4日18点46分59秒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肯尼迪航天中心39号发射复合体,借着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麦哲伦号进入轨道后,麦哲伦号连接的惯性上层助推器于1989年5月5日将麦哲伦号送入IV型日心轨道,预计15个月后,于1990年8月10日到达金星。1990年8月7日,麦哲伦号开始进入金星轨道,麦哲伦号进入一个椭圆轨道,近拱点距离金星表面295公里,远拱点距离金星表面为7,762公里。麦哲伦号拍摄的雷达纪录下最接近金星的数据,然后远离金星时将数据传送回地球。这个动作需要大量使用反作用轮让麦哲伦号旋转,因为麦哲伦号拍摄照片需要37分钟,而麦哲伦号朝着地球发送数据需要两个小时。麦哲伦号主要任务传回至少70%的金星表面照片,麦哲伦号锁定两大地区来拍摄照片,第一大区为北纬90度至南纬54度,第二大区为北纬76度到南纬68度。然而,由于近拱点为北纬10度,所以不太可能拍摄南极地区照片.。麦哲伦号主要任务于1990年9月15日开始,打算拍摄金星表面70%的“左看”地图,像素分辨率最小为1公里。在第一次绕行金星期间,从麦哲伦号距离金星表面的高度包含2,000公里(北极上空)与290公里(远拱点)。主要任务于1991年5月15日完成,麦哲伦号拍摄83.7%的金星表面,像素分辨率为101至250米。第一次绘制金星地图任务结束后,第二次绘制金星地图任务立即开始,目的是提供第一次绘制金星地图中有缺陷的数据,包括大片南半球地区。要做到这一点,麦哲伦号只好改变收集方法,以获得“右看”地图。1992年1月中完成后,第二次绘制金星地图所提供的数据为54.5%的金星表面,科学家结合之前收集的资料后,获得金星表面96%的地图。第二次绘制金星地图任务结束后,开始第三次绘制金星地图任务来收集金星表面数据,以制作出三维立体影像。第三次绘制金星地图任务于1992年9月13日结束,约21.3%的金星表面被制成立体影像,金星表面总体覆盖率增加至98%以上。第三次绘制金星地图任务完成后,麦哲伦号停止制作表面影像。相反的,麦哲伦号于1992年9月中旬开始保持高增益天线指向地球,深空网络开始录制遥测资料。科学家借由监测麦哲伦号的速度,来收集有关金星的引力场资讯。高引力的区域会略增加麦哲伦号的速度,纪录为多普勒效应的信号。直到1993年5月23日为止,麦哲伦号绕行金星轨道总共1,878次,因为数据丢失,所以麦哲伦号延长10天来研究金星引力。第四次任务于1993年5月底结束,麦哲伦号利用已知的技术进行大气制动。第五次任务于1993年8月3日开始,麦哲伦号绕行金星轨道总共2,855次,提供94%的金星高分辨率重力数据,第五次任务于1994年8月29日结束。目标:进入圆形轨道大气制动长期以来一直为太空船进行轨道减速的方法。之前的轨道减速提案需要防护罩,对于大多数任务过于复杂和昂贵。为了测试新方法,麦哲伦号计划下降到金星大气层的最外层区域。麦哲伦号利用细微摩擦来减慢了速度,为期稍微超过两个月,使麦哲伦号进入一个近似圆形的轨道,包含180公里的近拱点与540公里的远拱点。该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在以后的太空任务中。第六次任务是前两次金星引力研究的延伸。最终实验随着任务即将结束而进行,被称为的“风车”实验提供有关金星高层大气的成分数据。麦哲伦号于1994年10月13日结束全部任务,绕行金星轨道总共1,783次,之后麦哲伦号进入金星大气层并解体。1994年9月,麦哲伦号的公转轨道降低,开始进行“风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麦哲伦号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垂直于公转轨道路径。麦哲伦号也点燃推进器,以保持麦哲伦号稳定。风车实验将科学家了解上层大气阻力对于行星探测器产生的影响,帮助科学家设计未来的地球人造卫星,并测试未来行星探测器采用大气制动方法。蛛网膜地形 · 大气层 · 地质 · 撞击坑 · 沙丘阿尔法区 · 贝塔区 · 奥瓦达区 · 阿佛洛狄忒高地 · 伊师塔地玛阿特山 · 奇瓦科特尔山 · 马克士威山脉阿纳拉山 · 牛拉山 · 阿尔忒弥斯冕状物 · 南丁格尔冕状物 · 奥纳塔赫冕状物 · 巴赫特冕状物 · 福德拉冕状物 · 魁特札尔皮特莱特尔冕状物 · 拉恩潘特山 · 萨帕斯山脉 · 萨克斯火山口 · 西登斯破火山口 · 忒伊亚山 · 姮娥冕状物 · 齐莎冕状物 · 伊阿索火山 · 雅索伊火山口 · 萨卡加维亚火山口 · 希芙山 · 乌莎斯山 · 薄饼状穹丘 · 贝状边缘穹丘亚当斯撞击坑 · 阿迪瓦尔撞击坑 · 阿涅西撞击坑 · 鲍尔奇撞击坑 · 奥尔科特撞击坑 · 奥莱莉娅撞击坑 · 巴顿撞击坑 · 赛珍珠撞击坑 · 克娄巴特拉撞击坑 · 库尼茨撞击坑 · 丹尼洛娃撞击坑 · 德·拉朗德撞击坑 · 狄金森撞击坑 · 格佩特-梅耶撞击坑 · 戈卢布金娜撞击坑 · 格莉姆克撞击坑 · 吉尔伯特撞击坑 · 伊莎贝拉撞击坑 · 珍妮撞击坑 · 玛利亚·切莱斯特撞击坑 · 真理子撞击坑 · 米德撞击坑 · 迈特纳撞击坑 · 梅里特·普塔撞击坑 · 蒙娜丽莎撞击坑 · 莱莉撞击坑 · 露丝撞击坑 · 斯蒂芬妮娅撞击坑 · 婉达撞击坑 · 惠特蕾撞击坑 · 亚布洛奇金娜撞击坑金星任务 · 金星人工物体 · 金星计划 · 维加计划 · 先驱者金星计划 · 麦哲伦号金星殖民 · 赫斯珀洛斯 · 金星地球化 · 虚构作品中的金星宇宙神-5 · 德尔塔(二号 · 四号) · 美乐达 · 人牛怪运载火箭宇宙神(导弹 · 一号 · 二号 · 三号) · 雅典娜系列运载火箭 · 德尔塔-3 · 丘诺-1 · 土星1号 · 土星1B · 土星5号 · 大力神(二号 · 三号 · 三B · 34D · 四号)宇宙神-5 · 德尔塔(二号 · 四号) · 美乐达 · 人牛怪运载火箭宇宙神(导弹 · 一号 · 二号 · 三号) · 雅典娜系列运载火箭 · 德尔塔-3 · 丘诺-1 · 土星1号 · 土星1B · 土星5号 · 大力神(二号 · 三号 · 三B · 34D · 四号)

相关

  • 心搏停止心脏停止(Cardiac arrest)或称为心搏停止,是心脏因不能够有效收缩,而导致血液循环停止的现象,症状包含丧失意识(英语:Unconsciousness)、呼吸异常或中止(英语:respiratory arrest),有些
  • 四氢大麻酚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简称THC),又称Δ9-四氢大麻酚(Δ9-THC)、Δ1-THC(根据旧命名法),为大麻素之一,是大麻中的主要精神活性物质。四氢大麻酚最早由以色列雷霍沃特魏茨曼
  • 劳伦大陆劳伦大陆(Laurentia,又称为北美克拉通,North American craton)是地球历史上太古宙时期,约20亿年前由北美洲、格陵兰和西伯利亚东部的克拉通和地体组成。在劳伦大陆上发现的最老的
  • 维利奇卡盐矿维利奇卡盐矿(波兰语:Kopalnia soli Wieliczka)位于波兰克拉科夫附近,是一个从13世纪起就开采的盐矿,目前已基本停产。盐矿有327米深,超过287公里长。盐矿中有房间、礼拜堂、和地
  • 白化病白化症(Albinism、albino)是由于体内黑色素缺乏,导致眼呈红色、毛发与皮肤颜色呈现白色;若虹膜并非红色而呈蓝或灰色,且肤色及毛发偏淡或颜色不均而非纯白,则是白色亚种而非白化症
  • 含糊含糊(英语:vagueness),或作模糊,是语义学、哲学用语。在语义学、哲学领域,一般对含糊的解读是:日常语言中,含糊是无法避免的,甚至经常是刻意营造的结果。然而,在专业的文本中,人们通常
  • 社会科学环境社会科学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广泛的跨学科研究课题。环境社会科学家在人类学、传播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术领域中开展研
  • 约翰·英索约翰·内维尔·英索(英语:John Nevil Insall;1930年-2000年)是英国籍的骨科医师。他是发展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先驱。他设计的四个全膝关节置换术系统大大地推进了该领域的发展,至今
  • 层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英语:Laminin)是细胞外基质的高分子量(~400至约900kDa)蛋白质。 它们是基底层(英语:Basal lamina)(基底膜的一层)的主要成分,是大多数细胞和器官的一个蛋白质网络基础。
  • 分光液槽吸收池(英语:Cuvette,亦称为分光液槽)是实验室中用于乘载将进行光学特性分析之样品的特殊容器。大多都以对紫外线吸收率低的石英材质制成。但有些用于可见光光谱分析的分光液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