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尖山断层

✍ dations ◷ 2025-02-24 14:18:15 #台湾断层

大尖山断层(英语:Tachienshan Fault),是位于台湾西南部的活动断层,依断层的特性可以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为逆移断层兼具右移性质,约呈东北走向,由南投县竹山镇岭脚附近向西南方向延伸至云林县古坑乡樟湖附近,为内磅断层(又称樟湖山断层或古坑断层)所截,本段在1999年集集地震时曾活动;南段,为逆移断层,由东北走向转东南走向,由古坑乡樟湖延伸至嘉义县竹崎乡金狮寮;总长约25公里。断层北端在竹山镇岭脚附近与鹿寮断层连接,南端在金狮寮附近与水社寮断层及触口断层连接。

大尖山断层依地质特性可分为2段。北段由南投县竹山镇岭脚,向西南方向延伸,经桶头、至樟湖山附近为内磅断层所截,在1999年集集地震时有活动,近地表为右移形式;在桶头以南至桶头尾,地表可能产生分叉现象,分支断层延伸约500米后并回主断层。大尖山断层的南段由樟湖山附近向西南延伸至嘉义县竹崎乡金狮寮与水社寮断层、触口断层连接,但缺少可供观察的露头。

由地壳变形的监测结果,大尖山断层在1996~1999年间,上下盘的水平位移变化量不大,但1999年集集地震后上下盘的水平位移变化量超过100 毫米/年,至2005年之后,断层上下盘的水平位移变化量逐渐回复至5~30毫米/年。横跨断层的速度场变化,在1996~1999年间呈左移形式兼具逆移性质;2000~2005年间的速度场变化量,为逆移形式兼具右移分量;2003~2005年的精密水准测量结果明显的变化量,高程变化量则维持在10~20毫米之间;这些资料指示大尖山断层仍具相当的活动潜势。

大尖山断层,列为第一类活动断层。

相关

  • 上莱茵省上莱茵省(Haut-Rhin;Owerèlsass)是法国的第68省。上莱茵省是法国大革命期间,根据1789年12月22日的法律和1790年1月8日的条例,于1790年3月4日建立的。它北与下莱茵省,西与孚日省,以
  • Lasub2/subOsub3/sub氧化镧是镧(III)的氧化物,分子式为La2O3,室温下为白色粉末。氧化镧可溶于酸生成镧盐。氧化镧通常利用草酸镧或者碳酸镧的热分解制备。实验室可以用可溶性的镧盐和碱反应制备氢氧
  • 反义寡核苷酸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通常指进行了某些化学修饰的短链核酸(约15-25个核苷酸组成),它的碱基顺序排列与特定的靶标RNA序列互补,进入细胞后可按照Watson-Crick碱
  • 水团水团(英语:water mass)在海洋学中为一范围内特性相似的水体,可与周围水体区别开来,类似气象学中的气团的概念。水团特性包括温度、盐度、化学物质——同位素比例,和其他物理量。世
  • 一纲四目一纲四目,是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归纳的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
  • 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英语:dialectical materialism)是一种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来研究现实的哲学方法,是用“辩证的观点”和“唯物论的观点”解释和认识世界的理论。辩证唯物主义批判
  • 加拿大红船旗加拿大红船旗(英语:Canadian Red Ensign,法语:Red Ensign canadien)是加拿大联邦政府曾经使用的国旗,但从未经加拿大国会确认。加拿大红船旗基于红船旗设计,红底旗帜左上角纹有英国
  • 赫寿赫寿(满语:ᡥᡝᡧᡝᡠ,穆麟德:,?-1719年),清朝官员,舒穆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接替郎廷极担任两江总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迁理藩院尚书。
  • 互联网分组交换协议互联网分组交换协议(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IPX)是由Novell公司提出的运行于OSI模型第三层的协议,标准为RFC 1132。具有可路由的特性。IPX的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 新康德主义新康德主义(Neo-Kantianism;Neukantianismus)是伊曼努尔·康德的哲学思想在19世纪的复兴。新康德主义受到阿瑟·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以及其他后康德哲学家,如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