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联性精神病
✍ dations ◷ 2024-11-05 14:58:10 #二联性精神病
二联性精神病(法文:Folie à deux),意思是“二人共享的疯狂”: 形容一个有精神病症状的人,将妄想的信念传送到另一个人。同样的症状可传达至三人,四人,甚至更多。虽然研究文献主要是使用原来的名称,但参考2009年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这个疾病的名称是共享型精神障碍(DSM-IV)(297.3),2010年版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名称则是诱发型妄想障碍(ICD-10)(F.24)。至2014年(DSM-5)和(ICD-10-CM)统一名称为共享型精神障碍,(英语:Shared psychotic disorder)。这一类疾病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法国精神医学,概念来自查尔斯·拉塞格和约翰皮埃尔·费里特,因此也被称为拉塞格-费里特综合症。当有关的两个或以上的个人生活在一起,并可能对社会隔离或自我关闭,与其他人交往互动很少,这种综合症的诊断是最为常见。二联性精神病的子分类已经被提出来,描述妄想信念如何会多人共有。请留意: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指出,(DSM-5)不再分开妄想症与共享型精神障碍。如果符合标准,可作出妄想症的诊断。如果无法进行诊断,但病人有共同的妄念存在,则可诊断为“其他指定精神分裂症谱系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这种疾病虽不多见,但偶尔会出现在法庭案件,包括刑事和民事的。在双胞胎姐妹 Ursula and Sabina Eriksson的案例中, Ursula 跑入了一辆正在前进的铰链大卡车的路线中,遭受了严重伤害。Sabina接着重复了她的双胞胎姐姐的行为,她也踏入了一辆正在开来的大卡车的行进路线面前,并且也从撞击中存活下来。接着人们宣布Sabina就是二联性精神病的“第二受害者”,受到了“第一受害者”,她的姐姐Ursula的事件(或者说,“被感知到的事件”)的影响。接着,Sabina告诉警察局的警官:“我们瑞典人经常说,祸不单行,一个灾祸后面还跟着一个——或许是两个!”然而,当她从医院里被放出来后,她行动反常,并且刺死了一个男子。贾克芭(53岁)和她的丈夫马克(51岁),当他们发现共享类似的被害妄想时,确认患上了二联性精神病。他们认为,某些人正在进入他们的房子,散播灰尘和绒毛,还“穿了他们的鞋子”。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其他症状足以支持情绪感染的诊断。不少电影及电视剧作品都有描述二联性精神病的情节,例如《X档案》剧集有一辑名为“二联性精神病”;《阿森一族》动画其中的一辑“戏剧女王莉莎”及日本动画电影《蓝色恐惧》。
相关
- 寄生虫病寄身虫疾病,是由于因寄生虫寄生后所引发的疾病,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较常发生,特别是热带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蛲虫病、疟疾。
- 分子量分子量,又称“相对分子质量”,指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分子量的符号为Mr。定义为物质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12C质量的1/12之比值。由于是相对值,所以为无量纲
- 微血管微血管(capillary)又称为毛细血管或微丝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是由动脉分支为较小的动脉,再分支多次的血管。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层细胞的厚度,利于细胞之间物质的交换。
- 青霉素G苄青霉素(英语:Benzylpenicillin),也称青霉素G(penicillin G),是一种窄谱青霉素类抗生素,用于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治疗儿童的各种细菌感染。通常直接用青霉素指苄青霉素。苄青霉素被
- 肠道沙门氏菌肠道沙门氏菌(学名:Salmonella enterica)是一种有鞭毛的革兰氏阴性菌及沙门氏菌属的一员。肠道沙门氏菌有着极其大量的血清型:大约有2000个不同的血清型。就如伤寒杆菌(学名Salmo
- 酸碱平衡酸度系数(英语:Acid dissociation constant,又名酸解离常数,代号Ka、pKa、pKa值),在化学及生物化学中,是指一个特定的平衡常数,以代表一种酸解离氢离子的能力。该平衡状况是指由一种
- 淋球菌/淋菌淋球菌(学名:Neisseria gonorrhoeae,奈瑟氏球菌)又称淋病双球菌(“淋”,拼音:lìn)、淋病奈瑟菌,是导致淋病的病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同属于奈瑟菌属,是革兰氏阴性菌一个属种。球菌是需
- 癫痫症癫痫症(英语:Epilepsy),是一种神经性疾患(英语:Neurological disorders),特征为反复地癫痫发作,即为重复发作或长或短的严重抽搐症状,可能会造成物理性伤害,甚至骨折。癫痫症的定义是,患
- 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力学(Hydrostatics)是连续介质力学的分支学科流体力学的子学科。流体静力学研究流体(诸如气体和液体)静止时的现象以及相关力学行为的科学。这样的现象和行为可以用数学表
- 笑死笑死是一种罕见的死因,通常是由一阵大笑引起的心脏骤停或者窒息所致。自古希腊时代至现代均有笑死的案例纪录。笑死的别称“致命的欢闹”(英语:fatal hilarity)则是于1956年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