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米利安·菲利普

✍ dations ◷ 2025-08-07 05:51:32 #马克西米利安·菲利普

马克西米利安·菲利普(德语:Maximilian Philipp,1994年3月1日—),是一名德国职业足球员,现时被德甲俱乐部沃尔夫斯堡外借至云达不来梅。司职前锋。

菲利普是在柏林赫塔的青训营开始其足球生涯,直至2008年转投同城死敌柏林普鲁士网球。在2011-12赛季,他与科特布斯能源的U19青年队签约,并代表该俱乐部的二队参加了3场东北地区联赛。2013年1月,菲利普转会至弗赖堡体育俱乐部的U19青年队。至2013-14赛季,他又代表俱乐部的二队在西南地区联赛作赛。

2014年4月5日(第29轮),在弗赖堡客场以0比2不敌斯图加特的比赛中,菲利普完成德甲首秀,于90分钟替换菲利克斯·克劳斯(德语:Felix Klaus)登场。与此同时,他成为这场比赛中第八位来自弗赖堡足球学校的球员。2014年5月23日,菲利普与弗赖堡签署了个人首份职业合同。他的首个德甲进球则是在2015年2月15日客场以2比0战胜柏林赫塔的比赛中达成,菲利普于第52分钟抢点头球攻门命中右下角。

2017年6月,菲利普转会至多特蒙德,转会费为2000万欧元,签约至2022年。

2020年12月16日,菲利普在客场2-1负于拜仁慕尼黑的比赛中踢进了自己在沃尔夫斯堡的第一个进球。

2021年2月6日,菲利普在客场对上奥格斯堡2-0获胜的比赛中达成德甲第100次出场。5月16日,菲利普在对阵莱比锡RB的比赛大放异彩,梅开二度连进2球,助球队以2比0胜出,确立参与2021–22年欧洲冠军联赛资格。

2021年6月16日,沃尔夫斯堡与莫斯科迪纳摩达成永久转会协议,菲利普与沃尔夫斯堡签订了一份为期4年的合约。

菲利普首次身披国家队战袍是在2014年9月3日,在德国 U20主场以1比0战胜意大利 U20的比赛中,于下半时替换马克·施滕德拉亮相。

相关

  • 翁源县翁源县是中国广东省韶关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韶关市东南部,因其处于北江支流翁江之源而得名。东与连平县相连,南与新丰县毗邻,西与英德市、曲江区交界,北与始兴县、江西省接壤。公
  • 四阶八边形镶嵌在几何学中,四阶八边形镶嵌是由八边形组成的双曲面正镶嵌图,在施莱夫利符号中用{8,4}表示。四阶八边形镶嵌每个顶点皆由四个八边形共用,且八边形不重叠,这样一来,该点处的内角和
  • 地道战 (消歧义)地道战可以指:
  • 莱威林湿皮伞莱威林湿皮伞(学名:Humidicutis lewelliniae),俗称淡紫色破裂裂蜡帽(mauve splitting wax-cap), 是一种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和新西兰的湿皮伞属真菌。这种真菌非常常见,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国内保护文物的法律。该法首次于1982年11月19日通过,最新的修改2015年4月24日通过。此法为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促进科学研
  • 河床剧团河床剧团,1998年成立于台北的表演艺术团体,现任艺术总监为来自美国的郭文泰 (Craig Quintero) ,代表作为2011年“开房间”戏剧节(Just for You Festival),获选为第十届台新艺术
  • 情报协调局情报协调局(英语:Office Of The Coordinator Of Information,缩写为COI,又可译作“情报协调办公室”、“信息协调局”、“信息协调办公室”)是二战时美国的情报与宣传机构。 1940
  • 姚洪庆姚洪庆(1939年1月-2017年6月14日),广东省平远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学家。197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750部队、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国家航天局)所属单位工作,后担任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任党委书记、校长、教授。2017年6月14日在桂林逝世,享年79岁。主编《现代管理基础》。任航天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广西航空航天学会理事兼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 伊芝迪伊芝迪(葡萄牙语:Nuno Viriato Tavares de Melo Egídio,1922年2月18日-2011年12月7日),葡萄牙军人、政治家。出生在托马尔。1940年加入葡萄牙陆军,成为步兵。曾参加葡萄牙殖民地战争,镇压安哥拉的独立运动。1979年至1981年担任澳门总督。1981年被调回国内,担任葡萄牙武装部队参谋部将军直到1984年。
  • 光化门光化门(朝鲜语:광화문/光化門)是朝鲜王朝正宫景福宫的南门,也是其正门与最大的城门,位于今韩国首都首尔钟路区,处于世宗大路与光化门广场的北端。光化门建于1395年,最初称“午门”,后由郑道传命名为“正门”。世宗八年(1426年)重修的时候,由集贤殿学士们共同拟议,改名为“光化门”。壬辰倭乱期间,光化门被火烧毁,后于1867年由执政的云岘君重建。1926年,日本人为在勤政殿南边兴礼门、永济桥一带的地方修建朝鲜总督府大楼,决定拆除光化门。但是热爱朝鲜古建筑的日本学者柳宗悦奔走努力,并写了《为了朝鲜的文化,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