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比瓦

✍ dations ◷ 2025-04-04 23:47:08 #亨利·比瓦

亨利·比瓦(Henri Biva,1848年1月23日至1929年2月2日)是一位法国艺术家,以风景画和静物画闻名。 他主要聚焦在巴黎西郊,在户外以外光主义传统作画; 他的风格介于后印象派和现实主义之间,有着强烈的自然主义成分。比瓦的画作以复杂的笔触和沐浴在温暖自然光的纯净色调为特点(比瓦非常注重光线效果)。他是法国艺术家协会的成员,也是荣誉勋章骑士。

亨利·比瓦在1848年1月23日于蒙马特巴黎老街18号出生(1867年后被命名为拉维尼昂街)自小在艺术环境中长大,无论是家庭还是居住的社区。他的弟弟保罗·比瓦(Paul Biva ,1851-1900)及儿子吕西安·比瓦(1878-1965)也是画家。

1873年,比瓦就读于巴黎的法国美术学院 ,这是一间培养了许多欧洲著名艺术家的学校。他的老师受人敬重,包括现实主义画家Léon Tanzi(1846-1913 年)和徘徊于印象派到后印象派的风景画家Alexandre Nozal (1852-1929 年),比瓦作品中可见这两位导师的痕迹。此外还在朱利安学院受过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让-约瑟夫·本杰明-康斯坦特和朱尔斯·约瑟夫·莱菲博瑞的教学, 最终推动亨利·比瓦成为职业艺术家。这些影响共同解释了比瓦精巧控制的艺术风格。朱利安学院对绘画有着非常严格的理念,然而在其历史上,从1868年起,许多在此就学的艺术家发起了新的艺术运动,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这些运动,比瓦就是如此。

此后不久,亨利·比瓦在1870年代后半期开始在巴黎沙龙展览作品,同时享受足以维持生计的商业成就。


珍妮特·惠特莫尔 (Janet Whitmore) 曾评述比瓦的作品,可能适用于其多幅画作:

“就像朱利斯·巴斯蒂昂·勒帕热(Jules Bastien-Lepage )或罗莎·博纳尔等自然主义画家一样,比瓦的作品有种强烈的触感,专注于溪流旁小型植物的形状、颜色和形式,或专注于树干光滑的灰色表面。在19世纪的市场上,这种类型的风景画同样重要,它提供了对特定地点的亲密一瞥,提醒人们在法国乡村或者可能是在巴黎周围的巨大森林保护区所度过的日子。与同时代的画家如毕沙罗或莫奈不同,比瓦的风景画显示了一个工业化之前的时代,当时没有铁路或工厂扰乱农村的景色。相反,除了偶尔在河边打瞌睡的渔夫,这些图像完全没有显示出人类活动的迹象。”





亨利·比瓦,《一条安静的河流》(A quiet stretch of the river),右下署名,油画,50×61公分

亨利·比瓦,《百合花池塘》(A Lily Pond),油画,91.4 x 73.7公分(36 x 29英寸),私人收藏

亨利·比瓦,《在夏日眺望湖面》,油画,73 x 60.3公分

亨利 · 比瓦,《春天的森林》,帆布油画,73 x 60厘米

亨利·比瓦,《春天的河景,法国(河岸边的柳树睡莲)》,帆布油画,约60 x 49公分

亨利·比瓦,《睡莲》(Les Nénuphar),帆布油画,82 x 65公分

亨利·比瓦,《阳光普照的河景》,帆布油画,46 x 65.1公分

亨利·比瓦,《 河流》 (La Rivère),帆布油画,61.5 x 50.5公分

亨利·比瓦,《宁静》,帆布油画,61 x 74厘米,签名并奉献给孩子Lison和Marcelle Maitre

亨利·比瓦,《阳光普照的河景》,帆布油画,64.8 x 54公分

亨利·比瓦,《停泊在静水上的平底船》,帆布油画,61 x 50公分

亨利·比瓦,《井边的花》(Fleurs près d'un puits),帆布油画,181 x 118.1公分

亨利·比瓦,《托盘花瓶中的菊花和玫瑰》,帆布油画,122 x 77. 8公分

亨利·比瓦,《维伦纽夫桥上,阴天》 (Sur le Pont de Villeneuve, Temps couvert),1914年前。 巴黎沙龙的明信片,1914年。 地点:马尔纳拉科屈埃特(法国塞纳和乌瓦兹)

亨利·比瓦,《维伦纽夫-伊莱唐的早晨雾气缭绕》(Le Matin embrumé à Villeneuve-l'Etang)《巴黎沙龙明信片》,1910年。

相关

  • 托尔夸托·塔索托尔夸托·塔索(Torquato Tasso,1544年3月11日-1595年4月25日),意大利16世纪诗人。他的作品有《里纳尔多》(1563年)、《阿敏塔》(1573年)、《耶路撒冷的解放》(1581年)等。他的作品对欧
  • Annelida环节动物门(学名:Annelida)是动物界的一个门,该门动物为两侧对称、同律分节的裂生体腔动物,有的具疣足和刚毛,多闭管式循环系统、链式神经系统。常见环节动物有:蚯蚓、蚂蟥(又称水蛭
  • 马甲马甲可以指:
  • 斯特凡·阿斯肯纳瑟斯特凡·阿斯肯纳瑟(Stefan Askenase,1896年7月10日-1985年10月18日),生于乌克兰城市Lemberg(Galizien),卒于科隆,比利时-波兰钢琴家。斯特凡·阿斯肯纳瑟小时候接受母亲的钢琴启蒙教
  • 李廷钰李廷钰(1792年-1861年6月27日),字润堂,号鹤樵,福建同安(今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后滨村)人。李长庚养子。嘉庆十三年(1808年),李长庚在追捕海盗时中炮身亡。李廷钰以嗣子承袭三等
  • 绿皮书 (利比亚)《绿皮书》(阿拉伯语:الكتاب الأخضر‎,),又称《绿宝书》,是利比亚前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为叙述自己的政治哲学而撰写的书籍,在1975年首次出版,日后亦有相关增订并由
  • 博德利博德利(Bodeli),是印度古吉拉特邦Vadodar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0494(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0494人,其中男性5436人,女性5058人;0—6岁人口1180人,其中男658人,女522人;识字率71.8
  • 薄樱记《薄樱记》(はくおうき)是产经新闻夕刊1958年7月至1959年4月刊登连载五味康祐的时代小说。多次改编成电影、舞台、电视剧。1959年上映的时代剧,大映电影公司制作,森一生导演作品
  • 10年
  • 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