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

✍ dations ◷ 2025-11-27 05:20:31 #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英语:hyperostosis)泛指人体骨骼的过度生长。它可能造成外生骨赘(英语:exostosis)。它出现在许多肌肉骨骼疾病(英语: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中。正常情况下,骨骼会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规律且平衡地作用下发育或者损愈合,但在一些特殊情况,如:骨膜错位,造成骨骼生长异常,造成附近神经病态刺激,或影响到关节的活动,严重者可能致残。病兆常发生在脊椎(特别是腰椎和颈椎)、肩关节、膝关节;较少出在身体其他部位,如足、头部。导致骨质增生因素,排第一位的是年龄。据临床调查发现不论是膝关节、髋关节还是手关节,随着年龄增大,骨头长骨刺的发生率增高。年龄每增加5岁,膝关节骨质增生发生率增加 20%。体重也是导致骨质增生的因素之一,推测体重过重者关节部位承受较大压力,更容易导致关节软骨损伤,因此建议骨质增生症患者,宜适当减肥。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更高,可能和女性停经后,激素分泌变少,造成钙的利用降低有关。以上为骨质增生内在的因素。还有一些外在原因,与职业和活动量有关。经常负重活动,需要经常蹲起或弯腰,或是工作需久坐或长期维持固定姿势但只有颈部活动,相对来说更容造成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和膝关节骨质增生。外伤是另一个常见的骨质增生原因,很多腰椎、颈椎或膝关节受伤者,容易患上骨质增生,可能和关节局部损伤,血肿形成刺激骨刺形成有关。骨质增生发病的遗传因素,目前没有确切的临床证据显示骨质增生具家族性。但有一些先天遗传性疾病容易导致骨质增生,如:先天性和发育性畸形、髋臼发育不良、膝关节内外翻畸形。

相关

  • 吞噬作用吞噬作用(英语:phagocytosis,来自古希腊语φαγεῖν)亦称吞食、噬菌作用,是吞噬细胞和原生动物通过细胞膜从周围环境摄取固体颗粒,并在其内部形成吞噬体的过程。吞噬作用是细胞
  • 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是指一次在心搏中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人体左、右心室的搏出量基本相等,一个正常成年人在安静时的搏出量一般在60~80毫升之间。搏出量等
  • Clsup-/sup氯化物在无机化学领域里是指带负电的氯离子和其它元素带正电的阳离子结合而形成的盐类化合物。最常见的氯化物比如氯化钠(俗称食盐)。常见的氯化物列在右表。但有时金属(如金)溶
  • 嘧啶类似物嘧啶类似物(英语:Pyrimidine analogues)是与嘧啶结构上类似的核苷类似物(英语:nucleoside analogue)抗代谢物。嘧啶5-氟尿嘧啶氟尿苷吉西他滨嘧啶类抗代谢物通常通过干扰DNA的合成
  • 费尔蒂综合征费尔蒂综合征(英语:Felty's syndrome,缩写作 FS)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别的三联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脾脏肿大(英语:splenomegaly)和血液的嗜中性白血球太少。它好发于
  • 微球黑粉菌纲Heterogastridiales 白冬孢酵母目(Leucosporidiales) 微球黑粉菌目(Microbotryales) 锁掷酵母目(Sporidiobolales)微球黑粉菌纲(学名:Microbotry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的一
  • 生活品质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上达到越高层的人可以视同生活质量越高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需求(社会承认需求)社交需求(社会关系需求)安全的需求生理的需求(身体基本需求)生活质量(Quality of L
  • 刘文刘文(?-),武汉“疫情吹哨人”之一,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刘文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在武汉红会医院工作。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2019年12月30日晚19时39
  • 台湾新生报《台湾新生报》,简称《新生报》,是在台湾发行的一份全国性报纸,其前身是台湾日治时期由台湾总督府控制的《台湾新报》。1895年6月17日,日本人田川氏(确实姓名不详)于台北创办《台
  • 黄长烨黄长烨(韩语:황장엽,1922年2月17日-2010年10月10日),祖籍咸镜南道,生于平安南道江东郡(现已并入平壤),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思想家,以其对主体思想的理论化而著名。曾任朝鲜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