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幛

✍ dations ◷ 2025-10-21 19:06:54 #墙体结构,教堂建筑,东正教教堂建筑,东仪天主教会,东方正统教会,东方基督教仪式,东正教圣像,壁画

在东方基督教里,圣幛 (圣像壁;圣屏风) 是指教堂里分隔教堂正殿与圣殿的一道墙壁,上面绘有圣像及宗教绘画,又可指放置在教堂里任何位置的可移动圣像图画。圣幛演变自拜占庭式建筑的汤普龙(Templon)。

圣幛一词源自希腊语“εἰκονοστάσι”、“eikonostási”,这词语仍在希腊及塞浦路斯通用,意指“圣像站立”。

教堂正殿是教堂的主体,大部分礼拜者都会在这里。圣殿则在祭坛附近,圣殿通常较教堂正殿高出一至三阶。圣幛通常都不会座落在圣殿边绿,而是距最高阶级边缘有数步之遥。在圣幛前面形成一条走道,称为索尔亚斯(Soleas)。在走道在中央位置延伸出一个通常为圆形的地方,称为安汶(Ambon),牧师会站安汶上进行连祷。

圣幛通常都甚高,却甚少触及天花。在声学上来说,这种设计可使信徒清晰听到牧师的感叹。在一些小型的现代教堂里可能没有圣幛,而是以诗歌立架取代,上面有一些圣像,以虚设正殿与圣殿的界线。

圣幛上通常有三道门:中央的美门、南门及北门。美门有时又称“王门”,但王门正确来说是指连接前廊至正殿的门口。在没有仪式举行的时候,美门保持紧闭。在现代的仪式习俗里,美门是否关闭则取决于当地的习俗及管辖权。在一些地方,美门经常保持开放,只会在一些特定时间关闭;在另一些地方,美门经常保持关闭,只会在一些特定时间开放。

南门及北门常被称为执事之门,因为执事经常使用这两道门,圣执事的圣像常被描绘在这些门上(特别是圣司提反及圣厄弗冷)。它们又可称为天使之门,门上时会绘上天使长米迦勒及加百利。南门是入口,米迦勒是“守护者”因而被描绘在门上;北门是出口,加百利是上帝的使者因而被描绘在门上。这些门又被称为“侧门”。

在许多修道教堂及礼拜堂里,圣幛上只有王道及北门。这些教堂只用作举行较简朴的仪式,这些仪式只有一名祭司僧侣主持,祭司在举行感恩祭时甚少使用南门,不设南门可以使教堂的规模缩小。

有一些方针及细则规定了圣像在圣幛上的摆放位置,尽管当中有变化的空间。斯拉夫人的习俗发展至今,圣幛上的圣像共有五层:

一些圣幛上会有更多带有小圣像的层级,上面绘有当地特别供奉的圣人。

圣幛上出现最后的晚餐的圣像也并不罕见,美门上有时会出现神的国的圣徒相通。

“君王”这一层通常都存在,其他层级可能会被略去。“三圣像”及“节日”这两层可按喜好展示,只有最大型及最精巧的圣幛才会囊括这五层。

一些规规说明了哪些人可以通过哪道门进出圣殿。在任何情况下,平信徒都不可使用美门及祭坛,初生婴儿则可在产后感恩礼进入祭坛或在司祭的选择下在门口处展示初生婴儿。主教可在任何时候使用美门,而祭师和执事则可在祭典期间的特定时间使用启用的美门(他们在复活节周经常进出美门)。其他人则使用侧门进出圣殿。

在女修道院,只有女修道院长和资深修女可通过侧门进入圣殿。女修道院长可随时进入圣殿,而其他修女则需要得到准许。

男平信徒常得到淮许进入圣殿,包括为教堂工作的领唱、合唱、辅祭、教堂司事及教区代表。即使在没有举行祭典的时间,没有合理理由或私自进入圣殿都是不允许的。

在罗马尼亚正教会传统里,所有平信徒在教堂祭坛祝圣当日可获准进入圣殿敬仰祭坛,直到祝圣晚祷开始。

这些指引经过多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具有神学象征意义及实际理由。

圣幛其实没有“分开”了教堂正殿和圣殿,而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圣幛是天国(至圣圣所)和正殿(圣地)间的纽带,所以任何圣幛上的东西都是象征性的,基督神像、诞神女、节日及其他圣人在圣幛上因为他们带领人们进入至圣圣所,圣幛上的圣像人物带领人们进入天国,因此圣幛起著连系的作用,而不是分隔。此外,圣幛圣像又是通往天国的窗户及桥梁(不论它们所在的位置,它们都是天国的窗户及桥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圣幛代表基督,他是领域之间的纽带和门户。《希伯来书》10:19-20为圣幛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释及其用途:“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

君士坦丁堡斯图迪乌修道院的考古证据显示圣幛是由早期的汤普龙演变而成,斯图迪乌修道院是供奉圣约翰洗者的教堂,建于公元463年。该教堂的高坛屏障以π形围绕着祭坛,屏障上有一道面向教堂正殿的大门,另有两道较小的侧门。十二条约1.6米高的柱子支撑著高坛厚板,厚板的高度不详。高坛屏坛不纯粹是女儿墙(矮墙),考古发现的细长柱残渣表示高坛屏坛的顶部设有额枋。

除了卡帕多细亚地区,汤普龙逐渐取代了六世纪至八世纪拜占庭教堂的高坛屏障。圣传把圣幛的发明归功于该撒利亚的巴西流。

至十世纪,代林库尤(Derinkuyu)的石窟教堂的简单木制高坛屏障将后殿与正殿分离。汤普龙在十一世纪末始之定制,尽管柱状高坛屏障的出现较圣索菲亚大教堂还早,这还是可能是由于对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仰慕及效仿而造成这个现象。

近年,特别是在海外犹太人当中,圣幛逐渐趋向开放形式。这些圣幛可能只有一至两层,王门显得更加宽大。

欧洲的一些天主教会大教堂在中世纪晚期采用的祭台屏风和教堂石屏栏也设置在正殿与圣殿之间,但用途相异。唱诗班通常都会在屏风的东面,保存得最完整的祭台屏风多在斯堪的纳维亚,许多都呈现哥德复兴式建筑风格,特别是英国圣公宗的教堂。屏风上的木绘厚板高及腰部,其上方有木制的花窗格,可以透过它看到里面,而上面的木制雕刻横梁则支撑耶稣受难像,耶稣受难像通常都是等身像。较大型的教堂可能有石屏风,石屏风几乎完全遮挡着教堂会众的视线。

东方正统教会和东仪天主教会的仪式各异,圣幛的使用也有所不同。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及叙利亚基督教常使用帘子,而不是坚固的圣幛。亚历山大科普特正教会及埃塞俄比亚正教会使用的圣幛多以网格构成,故呈半透明。

相关

  • 透纳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英语: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简称J·M·W·特纳(J. M. W. Turner)或威廉·特纳(William Turner),又译透纳,英国浪漫
  • 肯尼·罗杰斯肯尼·罗杰斯(英语:Kenneth Ray Rogers,1938年8月21日-2020年3月20日),美国知名歌手、词曲作者、演员、唱片制作人、企业家,亦是乡村音乐名人堂成员,他不仅在乡村音乐听众中特别受欢
  • 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生于始宁(今嵊州、上虞交界),南北朝著名诗人,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的一大流派。谢灵运小名“客
  • GHS防范说明防范说明是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的一部分。它们旨在形成一套标准化的短语,提供有关正确处理化学物质和混合物的建议,这些建议可以翻译成不同的语言。 因此,它们与众
  • 克莱德·西伊小克莱德·麦克尼尔·西伊(英语:Clyde McNeill See, Jr.;1941年10月20日-2017年4月6日),是美国的民主党政治人物,前西弗吉尼亚州众议院(英语:West Virginia House of Delegates)议员与
  • 贤淑贤淑(越南语:Hiền Thục,1981年5月13日-)是越南女歌手。出生在胡志明市一个中产家庭。发现孩子的歌唱天赋,父母送贤淑到第一郡少儿之家歌唱队活动。12年级毕业后,贤淑考入胡志明市
  • 2016年斯洛伐克国民议会选举罗伯特·菲乔 方向-社民党罗伯特·菲乔 方向-社民党2016年斯洛伐克国会选举在2016年3月5日进行。这次选举将选出斯洛伐克国民议会的150名议员。选举采用比例代表制,斯洛伐克全
  • 斯塔列诺公墓斯塔列诺公墓(Cimitero monumentale di Staglieno)是意大利热那亚的一座大型公墓,建在一个山坡上,以纪念雕塑著称。它占地超过1平方公里以上,是欧洲最大的墓地之一。公墓在1851年
  • 自由文化 (书)《自由文化》(,2004年出版)是法律教授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在互联网上使用创作共用协议的署名/非商业许可(by-nc 1.0)在2004年3月25日出版的一本著作。此书的纸版是由企
  • 让-路易·杜卡姆让-路易·杜卡姆(英语:Jean-Louis Ducarm)法国音频工程师。他曾因电影千惊万险(英语:Sorcerer (film))提名奥斯卡最佳音响效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