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太阳周期

✍ dations ◷ 2025-09-02 04:03:34 #恒星现象,太阳现象,第24太阳周期

第24太阳周期是从1755年开始纪录太阳黑子活动以来的第24太阳周期,它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周期,开始于2008年1月8日。直到2010年,本次太阳周期才有最小的活动。2014年4月达到极大值,平均黑子数仅116.4,是一个世纪以来最低的一次周期。

目前预测第24太阳周期将于2013年5月达到极大值,它的太阳黑子数值是90,是自第16太阳周期以来最低的一次。

依据NASA太空船THEMIS在2008年的发现,第24太阳周期的磁暴密度,可能会使地球磁场的被突破大幅度提升,预期穿透地球磁场的粒子数增加至20-fold。

针对第24太阳周期对地球的影响,已经有多项有关的假设和评论被提出。

虽然不认为这一个太阳周期会造成异常的破坏,天文物理学家Michio Kaku曾经引起媒体的注意,将焦点聚集在2012现象,需要制定策略来应付太阳活动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危害。他声称各国政府应确保电力设施的完整性,以防止再发生类似1859年太阳风暴造成的电力中断。

目前的太阳周期是当前很适当的研究主题,因为它似乎并未如研究所期望的方式生成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并未如预期的在极小期(在2008年)之后立即开始产生,不仅迟至2009年末期才开始出现,并且也比预期的低了许多。

在2010年8月1日,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CfA)的科学家通过分析NASA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影像纪录资料,在面向地球这一侧的太阳观测到一系列共4次的大规模日冕物质抛射(CME)。观测到这些喷发物的速度在670,560m/S和1,118,000m/s之间,预计在8月4日至8月5日这段时间会抵达地球磁场。从8月4日05:00UTC,这一系列抵达的时间如下:

所有的这4次都被描述为很大,并且依据科学家的估计,它们拥有足够的能量,让不在极区也能用裸眼看见极光。根据报告,在夜晚向着级区的方向可以在地平线上看见极光的地区扩展到纬度45°至50°的温带,在靠近极点的地区极光则接近头顶正上方。最初的日冕物质抛射在8月1日出现在被称为的太阳黑子,但这颗黑子不够大,不用太阳望远镜瞄准是看不见的。除了这一系列日冕物质抛射的视觉效果,科学家警告由于带电粒子干扰了磁场所引起的电流脉冲可能损坏那些对磁感应电流没有适当防护的基础电网和电话线。据报有几颗地球轨道卫星可能也有类似的危机。根据CfA的天文学家Leon Golub的说法:,

这个正对着我们的爆发,预计在8月4日一早抵达,它是正对地球的主要爆发中的第一批。当这种排放物抵达地球时,它会与地球的磁场进行交互作用,并可以创造一个磁暴。太阳粒子流随着磁力线抵达地球的两极,这些粒子打碎大气层中的氮原子和氧原子,使它们像一个小的霓虹灯一样的发光。在美国北部和其他国家的天空观测者向北方观察时,可以在星期二晚间或星期三凌晨看见有如红色和绿色的涟漪。

在2010年8月4日凌晨,北半球出现的极光在偏南纬度上,接近北纬45°的美国密歇根和威斯康辛,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见右图)都能看见。欧洲的观测报告则在丹麦的南方,接近北纬56° 之处。极光的颜色被报告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太阳粒子与大气层中纬度较南且密度较高的氧原子发生交互作用产生的。然而,这只是五波太阳风中的第一波;第三波和最后一波发生在8月5日的黄昏,但是完全没有抵达地球。

1158号黑子群产生X级的太阳闪焰,是自2006年12月之后的第一个这种等级的闪焰。

截至3月31日,初步报告显示,2017年期间没有太阳黑子的天数已有24天。

NASA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的录影机捕捉到在2010年8月1日最初的爆发。

在前导STEREO模拟的日冕物质抛射,开始于8月1日2:26 UTC,结束于3:56 UTC。

太阳动力学天文台在第一次爆发时,以极紫外线观察到的太阳北半球。

8月1日事件的SDO多波长影像。


太阳活动 · 太阳天文学 · 太阳发电机 · 太阳望远镜 · 日食 · 太阳光 · 太阳辐射 · 太阳能 · 太阳物理学 · 太阳日 · 太阳系 · 太阳常数 · 太阳微中子问题 · 中微子振荡 · 蒙德极小期 · 太阳星云 ·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 日震学 · 标准太阳模型


相关

  • 分子物理学分子物理学是研究分子的物理性质以及将原子结合为分子的化学键性质的学科,与化学学科紧密相连,同时和原子物理学密切相关。分子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实验手段是光谱分析。分子谱和
  • 欧洲蕨欧洲蕨(bracken fern学名: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俗称蕨菜或拳头菜、龙头菜,是碗蕨科蕨属下的一种蕨类植物。可以食用,但也有研究指出它有毒。同属的其他植物有些
  • 斗山世界大百科斗山世界大百科是一本由韩国斗山集团子公司斗山东亚(朝鲜语:두산동아)出版的百科全书,此书以1982年东亚出版社出版的《东亚原色世界大百科》(韩语:동아원색세계대백과사전)为基础,19
  • 约翰内斯堡约翰内斯堡(南非语:Johannesburg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
  • 色佛尔条约塞夫尔条约(法语:Traité de Sèvres),又译塞夫勒条约、色佛尔条约,是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在1920年8月10日于法国塞夫尔签订的一项条约,属于1919年巴黎和会系列条约的一部分。内容
  • 姚江姚江,古名舜江,又名余姚江,是中国浙江省的一条河流,因流经余姚而得名。姚江是甬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余姚市境内的四明山,此后此后流经四明湖水库,向东分成三支,穿过余姚城区后合流,进
  • 国际电话区号列表这里是一张全球国际电话服务的区号列表。所有的区号都是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E.123和E.164(英语:E.164)标准所分配的。所有的号码都是前缀号,也就是说这些号码是用来“拨到”目
  • 氯化钪氯化钪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cCl3。它是一种白色、高熔点的离子化合物,极易溶于水。无水氯化钪可以由氧化钪和碳的混合物与氯气反应得到。六水氯化钪可由氧化钪、氢氧化
  • 帕特尔·萨德哈卡尔·雷迪帕特尔·萨德哈卡尔·雷迪(Patel Sudhakar Reddy,?-2009年5月23日)是印度共产党(毛主义)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人。他受安得拉邦马赫布布纳加尔Maldakal附近的Kurthiravulacheruvu的村庄
  • 白井智之白井智之(日语:白井 智之/しらい ともゆき ,1990年-),是一位日本推理小说作家,生于千叶县印西市,毕业于东北大学法学院,在校期间加入了SF・推理小说研究会。2014年10月,白井智之在有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