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 dations ◷ 2025-04-04 18:06:17 #缘起
缘起(梵语:प्रतीत्यसमुत्पाद pratītya-samutpāda;巴利语:paṭicca-samuppāda),重要佛教术语,一切有为法都是因各种因缘和合而成,此理即为缘起。除十二缘起外,还有九缘起和十缘起等说法。缘起就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自早期佛教起就不断的对缘起进行着深入的研讨。从现代研究的角度看,所谓缘起,并非一种实体或是某种特定的法门亦或是特定过程,而是佛陀所说一切法的本源起点,所以名为缘起;对无明众生而言,世间见都归类成宿命,我所成,神所造,无原因等等邪见;因此佛陀开说因缘和合现象,此理即为因缘。任何的法显现以及事物,都因为各种条件的相互依存而处在变化中,这是“缘”的现象;在众生的观点里,所以依种种先后、时间而做分别有名“因”、“缘”的现象、作用发生;佛陀为了开悟众生,对于无明众生见世间现象的成住坏灭建立了“有生灭见”,因此说了顺观因缘法、逆观因缘法。佛陀说诸缘起,皆是使众生能从各种相关法及各类因缘法中,见到真实“缘起”。缘起在《杂阿含经》和巴利三藏《相应部》中多有记述,《长阿含经·大缘方便经》、巴利三藏《长部·大缘经》和《中阿含经·大因经》中也有重要释义。著名的单行经有玄奘译《缘起经》和《缘起圣道经》。《缘起圣道经》同于《杂阿含经·二八七经》:我时作是念: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广说。我复作是思惟,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我时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迳,古仙人道迹,古仙人从此迹去,我今随去。……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谓八圣道。……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我于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对十二因缘法各缘起支的简略分别可见于《杂阿含经·二九八经》即玄奘译《缘起经》:云何名为“缘起差别”?谓:如是名为缘起差别义。《长阿含经·大缘方便经》在《十诵律》中被列为十八大经,在《大毘婆沙论》中列为方广经,对“缘识有名色”这个关键环节有重要释义: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 阿难!‘缘名色有识’,此为何义?阿难!我以此缘,知‘识由名色,缘名色有识’,我所说者,义在于此。 阿难!是故,名色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大苦阴集。阿难!齐是为语,齐是为应,齐是为限,齐此为演说,齐是为智观,齐是为众生。阿难!诸比丘于此法中,如实正观,无漏心解脱。阿难!此比丘当名为慧解脱。《中阿含经·大因经》有类似记载并有结论“识、名色共俱”。《瓮喻经》即《杂阿含经·二九二经》将“行”释义为“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识身论》及后世论书多以此释义为主。对于缘起的分类,分成一支至十二支,其中最通行的说法为十二支缘起,传统上一般不再于缘起中计入更多的缘生法。上座部《法蕴论》引用文句有微妙差异的《大因缘经》并建立了自己的缘起理论,上座部《施设论》提出了“无明”的新解释。说一切有部《发智论》提出了时分缘起学说,后经过《大毘婆沙论》增释了“三世二重因果”,而成为说一切有部核心教义分位缘起学说。《大毘婆沙论》中,提出四种缘起理论,分别为刹那缘起、连缚缘起、分位缘起与远续缘起。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所引用的《大因缘经》不是“九缘起”也是“十二缘起”,不同于断定了“世与行体无差别”的“时分缘起”,有说法如:无明缘现世行,无明缘未来行,行缘现在识,行缘未来识。

相关

  • 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模拟,又称为计算机仿真,是指用来模拟特定系统之抽象模型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模拟的发展与电脑本身的迅速发展是分不开的。它的首次大规模开发是著名的曼哈顿计划中的一
  • 完备性在数学及其相关领域中,一个对象具有完备性,即它不需要添加任何其他元素,这个对象也可称为完备的或完全的。更精确地,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个定义,同时可以引入完备化这个
  • 东京医科牙科大学坐标:35°42′5″N 139°45′55″E / 35.70139°N 139.76528°E / 35.70139; 139.76528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日语:東京医科歯科大学、とうきょういかしかだいがく,英语:Tokyo Medica
  • 物理学家列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包含更多的20世纪以及21世纪著名物理学家。早期著名物理学家 近代著名物理学家 18世纪著名物理学家 19世纪著名物理学家 20世纪著名物理学家 A—Z
  • 薯蓣皂苷配基薯蓣皂苷配基(英语:Diosgenin,或称为薯蓣皂甙元)是一种皂苷配基,这是由酸,强碱或酶水解皂苷产生的。薯蓣皂苷配基可从盾叶薯蓣(D.Zingiberensis C. H. Wright)、穿龙薯蓣(D.nipponica
  • 鬲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九十三个(十划的则为第七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鬲部归于十划部首。鬲部只以左方、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
  • 高碳富勒烯高碳富勒烯为多于70个碳原子组成的富勒烯分子,是六边形和五边形组合成的笼型稠环结构,多边形的每个顶点都有一个碳分子、每个边缘都有一个键结。1990年, W. Krätchmer 和 D.
  • 波尔多大剧院波尔多大剧院(Grand Théâtre de Bordeaux)是法国波尔多的一个剧院,1780年4月17日开幕。芭蕾舞《女大不中留》(La Fille Mal Gardée)1789年在此首演,年轻的马里乌斯·彼季帕也在
  • 麦什德马什哈德(波斯语:مشهد‎,转写:Mašhad)是伊朗第二大城市,亦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圣城之一。它位于德黑兰以东850公里,是礼萨呼罗珊省的首府。马什哈德建于公元823年。在波斯语,马
  • 89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