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素

✍ dations ◷ 2025-05-15 18:44:39 #黄素
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维他命B2,维生素G。分子式C17H20N4O6。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1879年英国著名化学家布鲁斯发现牛奶的上层乳清中存在一种黄绿色的荧光色素,他们用各种方法提取,试图发现其化学本质,都没有成功。几十年中,尽管世界许多科学家从不同来源的动植物都发现这种黄色物质,但都无法识别。1933年,美国科学家哥尔倍格等从1000多公斤牛奶中得到18毫克这种物质,后来人们因为其分子式上有一个核糖醇,命名为核黄素。注:根据人种、体质等条件的不同,每日推荐摄入量会有一定的差异。核黄素 (riboflavin) 大量摄食时尿液呈现黄色,医学上也有摄入过量者导致肾小管堵住影响排尿功能。肝脏是最丰富的来源之一,肾脏、心脏亦含有相当可观的含量。七腮鳗、牛肝、鸡肝、鸡蛋、乳制品、内脏等。全谷类和坚果类、青椒。医学导航:营养学辅助、代谢、微量元素病理、失调、症状/人名、先天药物(A8/11/12)

相关

  • 胸苷激酶结构 / ECOD胸苷激酶(英语:thymidine kinase)是一种磷酸转移酶(激酶):2’-脱氧胸苷激酶,三磷酸腺苷-胸苷 5’-磷酸转移酶,EC 2.7.1.21存在于大部分活体细胞中。它以两种同工酶的形式
  •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英语:psychoactive drug),又称精神药品(psychopharmaceutical,或psychotropic)。有些精神药品具有医疗和科学价值。一种化学物质的概称,这些物质能够穿越血脑屏障,直接作用
  • 东部马脑炎病毒东部马脑炎病毒(英文: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简称:EEE)为一种马因病毒而感染的疾病。常见于美洲及加勒比海一带。最早在1831年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发现。因为病毒较常感染美国
  •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德语: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德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
  • 武汉市政府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4.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制发。武汉市市标位于沿江大道的武汉市人民政府中国共产党武汉市委员会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 黄帝外经《黄帝外经》首见于《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五,方技类之医经中,惟不见录经文。相关之书目为:《黄帝外经》三十九卷或三十七卷。另有《扁鹊外经》十二卷。又有《白氏外经》三十六
  • 打巴奴里猩猩 (iP. tapanuliensis)打巴奴里猩猩(学名:Pongo tapanuliensis,英语:Tapanuli orangutan)是猩猩属的一种,生活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南打巴奴里(英语:South Tapanuli Regency)的森林之中。打巴奴里猩
  • 鱼肝油鱼肝油(也称“肝油”)是一种从鳕鱼等海洋鱼类肝脏中提取的油,通常为黄色到橙红色的透明油状液体,带有鱼腥味。1848年挪威开始用水蒸汽加热法制造鱼肝油。1880年日本采用水煮法制
  • 叶绿素叶绿素是存在于植物、藻类和蓝藻中的光合色素。光合作用的第一步是光能被叶绿素吸收并将叶绿素离子化。产生的化学能被暂时储存在三磷酸腺苷(ATP)中,并最终将二氧化碳和水转
  • 动眼神经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是12对脑神经之中的第三对,编号III。负责控制眼球的转动、眼球内水晶体厚度的调整、瞳孔的缩放。动眼神经的神经核位于中脑的上丘部位的Edinger-W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