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玛·鲁道夫

✍ dations ◷ 2025-08-08 07:05:26 #威玛·鲁道夫
威玛·格洛代安·鲁道夫(英语:Wilma Glodean Rudolph,1940年7月23日-1994年11月12日),美国女子田径运动员,擅长短跑。幼时罹患猩红热,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因此成了残疾。20世纪60年代,她被认为是全世界跑的最快的女性。1960年在罗马举办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她成为美国首位在田径项目获得三枚金牌的女子选手。因为她在196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杰出的表现,所以得到“田纳西州龙卷风,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的外号 。意大利人戏称她为“La Gazzella Nera(黑羚羊)”。法国人称她为“La Perle Noire(黑珍珠)” 。她的夺冠使美国女子田径获得了更多关注。作为黑人社区的一员,她也被视为公民权利和妇女权利的先驱。随着1960年奥运会开始第一次国际报道,鲁道夫也成为了国际明星。

相关

  •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治疗(英语: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简称 CBT)是一种心理治疗的取向、一种谈话治疗,以目标导向与系统化的程序,解决丧失功能的情绪、行为与认知问题。不同的治疗方式
  • 心血管绕道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英语: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常缩写为CABG)或心脏绕道手术,俗称冠脉搭桥或搭桥,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项缓解心绞痛和减少冠心病死亡风险的手术。搭桥
  • 烫伤灼伤是指皮肤或其他组织因热力、电力、化学物质、摩擦力或辐射所造成的创伤。大部分的灼伤是因接触滚烫液体、固体或火焰的高温。暴露在烹饪的火焰或不安全的煮食器具的危险
  •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s)是南岛语系以下的一个分支,使用人口约有3亿8550万。在过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有时候也被当作是南岛语系的同义词。马来-波
  • IDEIDE可能有多种含义:
  • 概率密度函数在数学中,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在不至于混淆时可以简称为密度函数)是一个描述这个随机变量的输出值,在某个确定的取值点附近的可能性的函
  • Nasub2/subHe氦化钠是一种钠的稀有气体化合物,化学式为Na2He,其结构可表示为(Na+)2He(2e−),于2016年由中国化学家制得。氦化钠由钠与氦在高温与极高压(>113GPa)下合成。Na2He在接近1,500K的
  • B06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B06(其它血液学药剂)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
  • 瘦肉肉类食物,或者简称肉类或荤菜,是从各种动物身上可供食用的肉及一些其他组织,经过不同程度及方法的加工,成为不同种类的肉类食物。常见的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以及鸡肉、鸭肉
  • Batsch奥古斯特·巴奇(1761年10月28日-1802年9月29日)(全名奥古斯特·约翰·格奥尔格·卡尔·巴奇 德语:August Johann Georg Karl Batsch)是德国植物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真菌。他出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