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哈航空243号班机

✍ dations ◷ 2025-10-19 15:44:32 #阿罗哈航空243号班机
阿罗哈航空243号班机是一班来往夏威夷的希洛和檀香山定期航班,使用波音737-200型客机飞行。1988年4月28日,飞机在飞行途中发生爆裂性失压(英语:explosive decompression)事故,约头等舱部位的上半部外壳完全破损,机头与机身随时有解体的危险,但10多分钟后奇迹地在茂宜岛的卡富鲁伊机场(英语:Kahului Airport)安全迫降。事件中,一名机组人员被吸出机舱外死亡,而其余65名机组人员及乘客则分别受到轻重伤。由于航机在不可思议的状态下飞行并且成功着陆,富具戏剧性,所以后来被拍摄为电视电影《九霄惊魂(英语:Miracle Landing)》。1988年4月28日,飞机(编号N73711)在当地时间13:25从夏威夷希洛国际机场起飞,前往檀香山。飞机载有89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在起飞和爬升时并没有异样。大约在13:48,飞机爬升至巡航高度24,000呎(7,300米),距离卡富鲁伊东南偏南23海哩(43公里)处时,机体前端左边一小块天花板爆裂,机舱瞬间失压,导致由驾驶室后方一直到机翼附近的一大块机舱天花板撕裂而脱离机体。当时副机师马德林·汤普健斯(Madeline Tompkins)的头部被向后扯,她看见机舱和驾驶舱好像已经分离。机长罗拔·舜施泰莫(Robert Schornstheimer)向后望,原本应该是头等舱的天花板处却看见天空。汤普健斯立即联络卡富鲁伊机场,并要求紧急降落。在瞬间失压当时,机舱服务员主管克拉贝尔·兰辛(Clarabelle Lansing)站在飞机第5排座位的通道上,正回收客人的杯子。由于她没有系安全带,因此被强烈气流吸出机体,尸体至今没有寻获。根据乘客的描述,兰辛被气流扯进机体的破洞,然后再被吸出机舱外。航机的内部虽然设计了网状的可控制范围机身破裂区(controlled area breakaway zones),目的是在飞机不幸发生破裂时至少能将破裂范围控制住,尽量保持机体完整。不过当时飞机的机龄已经十分高,再加上机身严重锈蚀的情况下,令铆钉的压力增加至不能承受的水平 以致第一块控制区损毁后,反而造成更大范围的损毁。空服员米歇尔·本田(Michelle Honda)当时站在第15和16排之间。事发当时,她被猛烈地抛向机舱地板。之后,她爬起来并走到机舱前排位置,协助安抚受惊乘客。另一位空服员珍·佐藤-富田(Jane Sato-Tomita)当时站在机舱前排的位置,她遭脱落的残骸击中而受伤,并同样地被抛到地板上,她在其他乘客的紧握下保住性命。飞机在当地时间13:58安全降落在卡富鲁伊机场02跑道。事件中,65名乘客受伤,8人重伤,客机机体严重损毁。奇迹的是,这次事件只有一人死亡,其余乘客全部生还。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在事件后展开全面调查。最后总结事故是由裂缝氧化导致金属疲劳引起 (飞机经常在带盐水的空气环境下操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黏合铝片的铝片黏合剂失去效用,而这个问题早在飞机制造时已经出现。当黏合剂失去效用时,水分就能进入机体空隙,继而开始氧化。因为氧化的部分体积比下层的金属大,两片金属片被迫分离,令该处的铆钉承受额外的压力。同时,机龄也是造成此事故的关键因素。当时客机已使用了19年,总飞行次数为89,090次,超过设计时所预计的75,000次飞行。结果,当时所有美国各大航空公司都决定淘汰老旧的客机,并规定飞机在特定机龄必须接受额外的维修检验,以防事件重演。根据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局的官方报告,一名乘客吉儿·山本(Gayle Yamamoto)在登机时已发觉机身有裂痕,认为可能构成危险,但并没有告知任何人。裂痕的位置位于登机门附近,此裂痕很可能就是飞机经过89,090次飞行所造成的金属疲劳。因该航线是短程航线,一天往返多次,而当时在全球的737客机中,该机的飞行次数名列第二。后来,美国众议院在1988年通过飞行安全研究法案(Aviation Safety Research Act),这法案提供更严谨的研究,来断定将来空难的可能原因,以避免类似事件重演。事件中的两名机师后来继续在航空公司工作,当时的机长罗伯特·舜施泰莫在2005年8月退休,而当时的副机长马德林·汤普健斯其后升任机长,并服务阿罗哈航空直至该公司于2008年结业为止。因为机体严重毁损无法修复,由卡富鲁伊当地的金属回收人员解体报废。而其中一条安全带,和一批飞机在解体场拍摄回来的相片,现在存放于茂宜岛上的纸飞机博物馆(Paper Airplane Museum)。电视电影《九霄惊魂(英语:Miracle Landing)》就是根据这次事件拍摄而成。国家地理频道纪录片系列《空中浩劫》(Air Crash Investigation)第3季第1集Hanging by a Thread(生死一线间)也回顾了这次事件,片中访问了一些生还者,和模拟事发经过。在1996年,兰辛纪念公园在檀香山国际机场落成,该公园邻近阿罗哈航空的登机门。

相关

  • 人类嗜T淋巴球病毒一型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人类嗜T淋巴球病毒一型(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 1, HTLV-1)是一种感染后可导致血癌或其他转移癌的病毒,由输血、针头、性行为、母子传染。该
  • 白垩纪灭绝事件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事件、K-Pg灭绝),旧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简称K-T事件、K-T灭绝),俗称恐龙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五次以及最后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也是
  • 奥地利-巴伐利亚语奥地利-巴伐利亚语(巴伐利亚语:Boarisch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Csub18/sub十八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一种化学式为C18H38的烷烃,室温下为固体。
  •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谢尔盖·费奥多罗维奇·邦达尔丘克(俄语:Серге́й Фёдорович Бондарчук,乌克兰语:Сергій Федорович Бондарчук,1920年9月25日-1
  • 蒸笼蒸笼(英语:Mushiki、Food steamer)是一种全由竹子制成,圆形并可互相重叠,通常用来蒸制点心的传统器具,是一种广东传统手工艺。大小可由二吋至二呎。由外圈,内胆及底线组成。现在除
  • 周延鑫周延鑫(1937年1月1日-)是一位台湾昆虫学家,曾经担任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周延鑫于1937年生于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原籍山东。1950年随家人从舟山群岛前往台湾,定居台中县东
  • 扇形模式扇形模式(英语:sector model),也称为霍伊特模式(Hoyt model),是土地经济学家霍默·霍伊特(英语:Homer Hoyt)于1939年提出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型。它是同心圆模式的修改。应用此模型的好处
  • 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人类在城市地区所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和乡村地区相比,城市地区的特点是在非常有限的空间中生活着大量各种各样的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英语: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缩写为CASS),简称社科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最高的和最全面的国家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