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茨法则

✍ dations ◷ 2025-04-26 13:17:35 #人机互动

费茨法则 是一个人机交互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类活动的模型,它预测了快速移动到目标区域所需的时间是目标区域的距离和目标区域的大小的函数。费茨法则多用于表现 、 这个动作的概念模型,无论是用手或者手指进行物理接触,抑或是在电脑屏幕上用假想的设备(例如鼠标)进行虚拟的触碰。 该法则由 Paul Fitts 于 1954 年提出。

费茨法则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公式进行表达。比较通用的是用于一维运动的 Shannon 公式(由MacKenzie,约克大学教授提出,并因为其与香农定理的相似而命名)。

这里:

从这个等式我们可以看出,小并且/或者远的目标,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得以准确到达,这便是权衡指的动作的 。

相关

  • 秘教秘教,又称秘仪、密仪、密教、密意主义、密传教义等,指在一小众人间相传的秘密知识,及其组织和传授方式,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宗教术语,通常涉及神秘性、精神性或隐匿性的观点。秘教的
  • 南京官话南京话是江淮官话(淮语)的一种方言。现代南京话主要通行于南京市主城9区、溧水区北部、句容市和马鞍山市部分地区。南京官话曾长期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明代及清代中叶之前中国的
  • 托马斯·R·马歇尔托马斯·赖利·马歇尔(英语:Thomas Riley Marshall,1854年3月14日-1925年6月1日)是美国民主党政治家,曾于1913至1921年伍德罗·威尔逊执政期间担任第28任美国副总统。马歇尔曾是印
  • 人面犬人面犬(日语:人面犬/じんめんけん ),在日本是仅次于裂口女,人气不小的日本现代都市妖怪传说。传说在下着大雨或昏暗没有灯光的街上,当时有不少人流传着在街上看到"狗身人面"动物的
  • 季米特里·巴甫洛维奇·罗曼诺夫斯基-伊林斯基季米特里·巴甫洛维奇·罗曼诺夫斯基-伊林斯基(,1954年5月1日-),生于美国棕榈滩,前帝俄罗曼诺夫家族成员,称荷尔斯泰因-戈托普公爵。父亲是保罗·季米特里耶维奇·罗曼诺夫斯基-伊
  • 查理斯·沃尔特·德·维斯查理斯·沃尔特·德·维斯(英语:Charles Walter de Vis,1829年5月9日-1915年8月30日), 在1882年之前称“德维斯”(Devis),是一位英国动物学家 及鸟类学家。德·维斯出生于英国伯明翰
  • 对称 (数学)对称不只出现在几何学中,也在数学领域的其他分支中出现,对称其实就是不变量,是指某特性不随数学转换(英语:Transformation (mathematics))而变化。若一个物件可以借由另一个物件的
  • 达鲁德维勒·维尔塔宁(芬兰语:Ville Virtanen;1975年7月17日-),以其艺名“达鲁德”(Darude)著称,是芬兰DJ及音响制作师。他早在1995年开始制作音乐,并在1999年底推出了铂金单曲《Sandstorm(英
  • The Code ProjectThe Code Project,是一个免费公开来源码的程式设计网站,主要的使用者是Windows平台上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每一篇文章几乎都附有来源码(src)和例子(demo)下载。The Code Project
  • 花生卷加冰淇淋花生卷冰淇淋为宜兰的特色小吃,为各大夜市/庙口美食之一,其外观型状以及制作方式与润饼相似,是刨刀刨削用麦芽糖粘结的花生麦芽糖块,再用润饼皮包裹着芋头口味的冰淇淋、花生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