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32 雷伊泰号

✍ dations ◷ 2025-02-23 19:40:16 #CV-32 雷伊泰号
莱特号航空母舰(USS Leyte CV-32)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为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十五号舰,在非官方上亦是长舰体埃塞克斯级的五号舰。她原命名为王冠点(Crown Point),以纪念美国独立战争的同名要塞,但在建造期间更名;这使之成为美军第三艘以莱特为名的军舰。虽然新舰名可上溯至美国于美西战争俘获的一艘西班牙炮艇,但是次更名的目的,亦有视为纪念莱特湾海战。莱特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但在战后下水,一直在大西洋及地中海执勤。朝鲜战争初期,莱特号曾临时调到西太平洋,并作一次朝鲜战争巡航,但此后便未再参与战争。莱特号于1952年被重编为攻击航母(CVA-32);再于1953年改编为反潜航母(CVS-32);最后于1959年退役,同时改编为飞机运输舰,自此在港内封存。1969年莱特号除籍,于1970年出售拆解。莱特号未有进行SCB-27及SCB-125改建,故其仍有建成时的开放式舰艏,亦未有斜角飞行甲板。莱特号于1944年2月21日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开始建造,于1945年8月23日下水;其时日本早于八日前向盟军无条件投降,二次大战结束,莱特号无缘参战。1946年4月11日,莱特号正式服役。服役后莱特号在美国东海岸试航。9月16日,莱特号与威斯康辛号等舰离港,前往访问南美洲国家港口,于12月12日返回母港诺福克。1947年,莱特号两次到地中海巡航,然后一直留在美国东岸活动,直到1949年,才再两次到地中海。1950年5月2日,莱特号再次前往地中海。6月25日,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突袭韩国,朝鲜战争爆发。其时莱特号正在地中海,并继续前往中东,在8月13日派飞机到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巡游。由于美军现役航空母舰不足,24日莱特号返抵诺福克后,随即搭载战机及弹药,准备前往远东支援。9月6日,莱特号离开诺福克,先后经巴拿马运河及珍珠港等地,于10月初抵达日本。其时美军于早前于仁川登陆,并向中国边境高速推进。10月9日,莱特号与福吉谷号一同离开佐世保,前往元山,支援即将登陆当地的第十集团军(X corps);集团军由海军陆战队第一、第五、第七师及陆军步兵第七师(Seventh Infantry Division)组成,于10月8日前分别在仁川及釜山登舰,前往东海岸;而扫雷舰则在6日出发,并在10日开始扫雷。舰队原本预计扫雷任务可于五日内完成,而登陆则于20日开始;但扫雷舰遇上诸多阻滞,要到25日方完成任务,且有两艘扫雷舰于12日触雷沉没。10月10日,韩国军队占领元山,但美军登陆舰仍在往返日本海,等待航道清理,直到26日陆战队第一师才在元山登陆;29日步兵第七师则在利原郡登陆。此段时间,莱特号一直提供空中支援,于30日返抵佐世保。仁川及元山登陆后,联合国军于三八线以北迅速行军,以望于圣诞节前抵达鸭绿江,击败朝鲜;舰队航空母舰出击次数相应减低。然而早在10月16日,美军已接获情报,指中国将派遣志愿军支援朝鲜。 25日,志愿军发动第一次战役;为阻止志愿军后援进入朝鲜,麦克阿瑟要求海军派飞机截断沿鸭绿江的桥梁。11月5日,莱特号离开佐世保,在东海岸为第十集团军侦察,并间中作空中密接支援。9日菲律宾海号与舰队会合。舰队在9日至21日之间,分别发动了八日攻击,切断三条连接新义州与安东及惠山镇(Hyesanjin)至中国的高速公路桥,并击伤其他地区四座公路铁路桥。海军飞行员亦首次与米格-15交火。菲律宾海号一架F9F2于9日击落第一架米格;莱特号与福吉谷号则在18日各自击落一架;连日攻击,三舰的飞机均未有受损。然而寒冬令鸭绿江结冰,切断桥梁未能有效阻止志愿军前进。19日福吉谷号离队返国修理,而舰队则空袭边境的运输及通讯设施,偶而亦为美军提供密接支援。11月25日,志愿军发动第二次战役,清川江战役先于当日爆发;于西线的第八集团军先遭突袭,然后因右翼崩溃而陷入包围。莱特号等航空母舰曾派飞机到当地作密接支援,但数量不多,成效亦因通讯问题大打折扣。27日,志愿军突袭于东线的第十集团军,长津湖战役爆发;仅到28日,第十集团军便长津湖边被分割,孤立于数座村庄。集团军先向连浦(Yonpo)的陆战队飞机求救,然后开始要求海军支援。29日,莱特号等航空母舰到外海补油,原未计划派飞机出击。此时第十集团军的情况急转直下:长津湖东面的第31团级作战队(RCT-31,又名费斯特遣队:Task Force Faith)于新兴里(Sinhung-ni)等地被志愿军以人海猛击,伤亡惨重;西面的陆战队于柳潭里(Yudam-ni)遭到包围;南面的美军据点下碣隅里(Hagaru-ri)更几乎被攻陷;由古土里(Koto-ri)往增援下碣隅里的美国与英国陆战队亦受重创。美国陆战队向海军发急电,要求即时提供持续的空中密接支援。当日莱特号与菲律宾海号各派飞机到两线战场。由于通讯问题,海军飞机仍无法与空军制导机配合,使西线的支援往往失效。据航空母舰编队(即第77特遣舰队,Task Force 77)指挥官伊云(Edward C. Ewen)估计,派往西线的海军飞机,有六成因通讯等因素,无法有效攻击;反之支援东线第十集团军一直采用陆战队的通讯方式,支援成功率接近百分百。11月30日,莱特号等航空母舰开始全力为陆战队提供密接支援,取消其他任务。12月1日,费斯特遣队与柳潭里的陆战队开始突围,前往下碣隅里;当日早上9时,莱特号一架F4U成功接上费斯特遣队,并指示莱特号派F4U到该处待命,以支援其突围。下午1时,莱特号与釜山陆战队近20架飞机抵达,特遣队开始突围,并指示飞机攻击志愿军。莱特号的F4U先以20毫米机枪扫射志愿军,而特遣队则开始沿公路后撤。不久特遣队命F4U以凝固汽油弹攻击20呎外于公路旁的志愿军,并杀死该处大批志愿军;但毕竟距离过近,汽油弹亦误杀了十数名美军,一度引起混乱。稍后陆战队的F7F摧毁了公路旁的一个涵洞,特遣队开始后撤。莱特号的飞机一直在山头攻击志愿军,直到入黑为止;但因兵力悬殊及道路不通,特遣队最终在半夜溃散。同日莱特号亦派F4U支援了下碣隅里的陆战队,使志愿军的第二次围攻失败告终。12月3日,海军在与空军商讨后,终于下令航空母舰全力支援东面战场,而西面则交由空军负责,并同时准备在兴南(Hungnam)撤走第十集团军。5日普林斯顿号加入舰队;而6日第十集团军则撤出下碣隅里,向古土里突围。莱特号等舰一直派F4U到场,攻击于山头险要的志愿军,为陆战队开路。8日莱特号与普林斯顿号暂到外海补给,而当日第十集团军则开始翻越黄草岭(Funchilin Pass),并在11日全部撤出,抵达咸兴。13日起,莱特号连日攻击迫近兴南港的志愿军,并引导舰炮轰击其阵地,以使美军及难民可安全撤退。24日,美军与难民全部撤出兴南,并炸毁港口设施;志愿军则在当晚平安夜占领兴南。莱特号等随即返回佐世保,并在26日抵达。1951年1月7日,莱特号前往会合舰队,并在8日尝试侦察陆上情况,但因天气恶劣而取消。恶劣天气令莱特号中止飞行作业,直至13日才恢复,并为水原市、原州市及江陵市附近的美军及韩国军队提供密接支援。19日莱特号返回佐世保,然后启程返国,预备重返大西洋舰队,于2月3日返抵美国西海岸。稍后莱特号再经巴拿马运河,于25日返抵诺福克,并进入船厂维修,直到5月。维修后莱特号留在诺福克,于7月至8月21日期间,到地中海演习。9月3日,莱特号再次到地中海巡逻,并接替到北海演习的胡蜂号,于12月21日返回美国,由塔拉瓦号接替。1952年8月28日,莱特号再次派到地中海,并在10月1日重编为攻击航母,舷号改为CVA-32。1953年2月16日莱特号返抵波士顿,一度预备退役。8月8日,海军决定将莱特号留在现役,并重编为反潜航母(舷号改为CVS-32),随即进入船厂改建。10月16日,改建中的莱特号左弦弹射器突然爆炸起火,造成37人死28人受伤。1954年1月4日,莱特号完成改建,将母港改设于罗得岛州昆锡点海军基地(Quonset Point)。5月莱特号曾外出巡航;又于10月到11月到大西洋作反潜演习。1957年,莱特号留在美国近岸作业,并于4月至5月期间暂时搭载陆战队直升机演习,以测试埃塞克斯级是否适合改变为两栖攻击舰。1957年9月3日至11月29日,莱特号再到地中海巡航;并于1958年2月到4月加勒比海,然后预备退役。1959年1月,莱特号被派到纽约布鲁克林船厂,并在5月15日于当地退役,并同时改为飞机运输舰(编号改为AVT-10)。此后莱特号一直在纽约停泊,直到1969年6月1日除籍,最终于1970年9月出售拆解。朝鲜战争期间,莱特号共获得两颗战斗之星。

相关

  • 抗病毒药抗病毒药物(antiviral drug)是一类用于特异性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就像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一样,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对特定的病毒起作用;但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不同的是,后者消灭细菌
  • 阿拉伯糖阿拉伯糖,又称树胶醛糖、果胶糖,是一种戊醛糖:含有5个碳原子并且带有醛基的单糖。分子式C5H10O5,分子量150.131。阿拉伯糖因最早分离自阿拉伯胶中而得名。阿拉伯糖有8种立体异构
  • 甲锡烷甲锡烷(SnH4)是锡的氢化物。它可以由氢化铝锂还原四氯化锡制得。 甲锡烷在室温下缓慢分解产生锡和氢气,与空气接触会起火。甲锡烷的衍生物都是剧毒的化合物。甲锡烷可以看作甲
  • 诺里什罗纳德·乔治·雷伊福特·诺里什(英语:Ronald George Wreyford Norrish,1897年11月9日-1978年6月7日),英国化学家,196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897年出生于英国剑桥。1978年逝世于英国
  • 刮痧刮痧是用一定的工具,如边缘光滑的汤匙、铜钱、硬币或较专业的牛角骨等制成的刮痧板,配上一些按摩油或是保湿霜等润滑剂之类,在病人身体的施治部位上顺序重复刮动的治疗方法,是中
  • 史怀哲阿尔贝特·施韦泽(德语:Albert Schweitzer,1875年1月14日-1965年9月4日),法国阿尔萨斯(出生时属于德国)的通才,拥有神学、音乐、哲学及医学四个博士学位。他生于当时德国阿尔萨斯-洛
  • mEg/L当量(符号为:eq 或Eq),有时又称为摩尔当量、克当量,是一个在化学或生物科学中使用的单位,用于表示物质的量。 当量正式定义为一个物质的量,它可以是:一物质含一当量所需要的质量,称为
  • 卡拉姆津尼古拉·米哈伊诺维奇·卡拉姆津(俄语: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Карамзи́н,1766年12月12日-1826年6月3日),俄国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其《可
  • 罗马治世罗马治世(拉丁语:Pax Romana),又称罗马和平,是指罗马帝国存在的五百多年间,前二百年比较兴盛的时期,亦即盛世。公元前30年,屋大维消灭埃及托勒密王朝,结束了罗马内战。一般将这一年视
  • 铁线桥通济宫铁线桥通济宫位于台湾台南市新营区铁线里,分为新庙与旧庙,其中旧庙于民国八十七年(1998年)2月13日被列为“县(市)定古迹”。该庙主祀妈祖,信徒分布最广时辖境分为东西堡,共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