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柳江人
✍ dations ◷ 2025-05-15 04:29:46 #柳江人
柳江人是中国境内年代较早的晚期智人代表,1958年,旧石器时代化石-柳江人在广西省柳江县通天岩洞穴中被发现。柳江人是中国以至整个东亚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晚期智人(即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柳江人的生存年代目前尚无确切数据,依据铀系法测定的结果,最小值为距今约6.7万年,最大值距今约22.7万年~10.1万年。但依人类单地起源说,最早的时间应不超过距今7万年前。约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柳江人得名于化石发现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1958年冬,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新兴农场职工在一个叫做通天岩(Tongtianyan)的山洞附近的一个小洞穴里挖出了一个完整的头骨,农场场长李殿将其上交给有关部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李有恒等又在此发现了其他的人类及动物化石标本。柳江人的化石标本包括一个完整的颅骨、两段股骨、四段肋骨、第9至第12腰椎、五块腰椎、完整的骶骨以及髋骨。这些化石可能属于不同的个体。有学者认为柳江人颅骨所代表的个体应当是一个男性,额结节和顶结节发育较弱,眉弓发育。额骨明显后倾,前囟点的位置比现代人的靠后,额骨下部有微弱的矢状嵴。面部短宽,上面部比较扁平。明显的低眶,鼻骨宽大而且扁平,梨状孔短阔,鼻根部略有凹陷。股骨比较纤细,可能代表一位女性,依据股骨估计其身高约为157厘米。日本的港川人与柳江人体质最接近。柳江人的生存年代目前尚无确切数据,依据铀系法测定的结果,最小值为距今约6.7万年,最大值距今约22.7万年~10.1万年。柳江人遗址中,没有发现与化石共存的文化遗物。伴生动物有大熊猫、中国犀、东方剑齿象、箭猪等,属于华南地区中、晚更新世常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相关
- 哥伦布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班牙语: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语:Cristoforo Colombo),(1451年-1506年5月20日)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今意大利西北部)。在西班
- 光敏感感光性亦称光敏感度或光敏性(英语:Photosensitivity),是指一个物体在接收光子(多数时候为可见光)时的作用量。在医药学领域,该属于被用作指代皮肤对于光的不正常反应,通常又分为光照
- 头孢羟氨芐头孢羟氨苄是一种杀菌的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感染有效。它由头孢氨苄羟基段衍生而来。可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易受感染,如因细菌化脓性链球菌引
- 启示录《启示录》(希腊语:ΑΠΟΚΑΛΥΨΙΣ ΙΩΑΝΝΟΥ;天主教《思高圣经》汉译作《若望默示录》;东正教译作《约安之启示录》;唐朝景教译作《启真经》),东正教汉译作《约安之启
- 临床CT影像诊断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是一种影像诊断学的检查。这一技术曾被称为计算机轴向断层成像(Computed Axial Tomography)。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
- 线粒体载体结构 / ECOD2bmnA:9-104 2c3eA:112-206 1ymjA:112-206线粒体载体是存在于线粒体膜中用于将各类化学物质转运进出线粒体的溶质载体家族蛋白质,不同线粒体载体负责转运的
- 正四面体正四面体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正多面体,是一种锥体,有4个顶点、6条边和4个正三角形面。将立方体的其中四个顶点两两相连,而这四个顶点任何两条都没有落在立方体同一条的边
- 有袋目有袋上目(学名:Marsupialia)动物是雌性个体的腹部下长有育幼袋的哺乳类动物,如袋鼠、袋狼、树袋熊、负鼠、袋貂、袋狸等。现存物种如袋鼠、树袋熊主要分布于澳洲及附近岛屿,负鼠
- Robert罗伯特(Robert),又译为罗拔图、罗伯、劳勃、罗拔(Robert),是日耳曼语男名,源于古高地德语Hrodebert,意思是荣光(hruod指荣耀,berht指光亮),也被用作姓氏。 其名字常用的爱称有罗伯(Rob)、
- 马萨诸塞马萨诸塞州(英语:Commonwealth of Massachusetts),简称麻省、麻州,正式名称为马萨诸塞联邦,是位于美国东北部的州,为美国独立时最初的十三州之一,也是新英格兰六州里人口最密集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