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人

✍ dations ◷ 2025-04-24 17:10:17 #柳江人
柳江人是中国境内年代较早的晚期智人代表,1958年,旧石器时代化石-柳江人在广西省柳江县通天岩洞穴中被发现。柳江人是中国以至整个东亚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晚期智人(即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柳江人的生存年代目前尚无确切数据,依据铀系法测定的结果,最小值为距今约6.7万年,最大值距今约22.7万年~10.1万年。但依人类单地起源说,最早的时间应不超过距今7万年前。约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柳江人得名于化石发现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1958年冬,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新兴农场职工在一个叫做通天岩(Tongtianyan)的山洞附近的一个小洞穴里挖出了一个完整的头骨,农场场长李殿将其上交给有关部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李有恒等又在此发现了其他的人类及动物化石标本。柳江人的化石标本包括一个完整的颅骨、两段股骨、四段肋骨、第9至第12腰椎、五块腰椎、完整的骶骨以及髋骨。这些化石可能属于不同的个体。有学者认为柳江人颅骨所代表的个体应当是一个男性,额结节和顶结节发育较弱,眉弓发育。额骨明显后倾,前囟点的位置比现代人的靠后,额骨下部有微弱的矢状嵴。面部短宽,上面部比较扁平。明显的低眶,鼻骨宽大而且扁平,梨状孔短阔,鼻根部略有凹陷。股骨比较纤细,可能代表一位女性,依据股骨估计其身高约为157厘米。日本的港川人与柳江人体质最接近。柳江人的生存年代目前尚无确切数据,依据铀系法测定的结果,最小值为距今约6.7万年,最大值距今约22.7万年~10.1万年。柳江人遗址中,没有发现与化石共存的文化遗物。伴生动物有大熊猫、中国犀、东方剑齿象、箭猪等,属于华南地区中、晚更新世常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相关

  • 3d5 4s12, 8, 13, 1蒸气压第一:652.9 kJ·mol−1 第二:1590.6 kJ·mol−1 第三:2987 kJ·mol−1 (主条目:铬的同位素铬(拉丁语:Chromium,化学符号:Cr)是一种化学元素,原子序为24,在
  • 4d10 5s2 5p42, 8, 18, 18, 6蒸气压第一:869.3 kJ·mol−1 第二:1790 kJ·mol−1 第三:2698 kJ·mol主条目:碲的同位素碲(拼音:dì,注音:ㄉㄧˋ,粤拼:dai3),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Te,
  • 未知的南方大陆未知的南方大陆(拉丁语: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是15世纪至18世纪时,于欧洲地图上出现的假想大陆。又称为“麦哲伦洲”(拉丁语:Magallanica / Magellanica)。明代《坤舆万国全图
  • 吸毒者物质依赖(英语:Substance dependence)或称药物成瘾(drug addiction),指需要服用药物才能使日常生活表现正常的强迫行为。出现物质依赖状况后,若突然停止服用药物,可能出现药物戒断症
  • 全球大流行瘟疫,又称大流行,指大型且具有传染力又会造成死亡的流行病,在广大区域或全球多处传染人或其他物种。现代医学卫生发达,许多会造成大量死亡的瘟疫都有效控制为流行病等级。根据世
  • 性旅游性旅游是一些人以嫖娼为目的的旅游行为,俗称买春团。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旅游组织将性旅游定义为“trips organized from within the tourism sector, or from outside this s
  • 全形全角和半角,是计算机中,中、日、韩文的CJKV字符的显示格式。传统上,英语或拉丁字母语言使用的电脑系统,每一个字母或符号,都是使用一字节的空间(一字节由8比特组成,共256个编码空间
  • 酸碱值pH,亦称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音ㄌㄧㄥˊ)标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这个概念是1909年由丹麦生物化学家瑟伦·索伦
  • 加勒比僧海豹加勒比僧海豹(学名:Neomonachus tropicalis),又名西印度僧海豹,是一种已灭绝的僧海豹。它们是唯一在加勒比海及墨西哥湾生活的海豹。最后确定观察到它们是于1952年在小塞拉纳岛。
  • 威拉姆特大学威拉姆特大学(Willamette University),或译威廉米特大学, 是一所位于美国俄勒冈州塞勒姆的私立大学。它创立于1842年(1852年改现名),是美国西部最古老的大学。该大学本质上一所文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