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克里斯剑

✍ dations ◷ 2025-05-19 01:04:31 #印尼克里斯剑

印尼克里斯剑(印尼语:keris;爪哇语:ꦏꦼꦫꦶꦱ꧀,罗马化:;马来语:keris;他加禄语:Kalis;泰语:กริช),又马来短剑、克里斯剑、克里斯,是马来群岛及马来半岛各民族使用的一种独特的短剑,主要流行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泰国南部以及菲律宾南部等“马来世界”传统文化圈地区,在日本有类似的蛇行剑。由于它的剑刃是波浪型的,因此也被称为波状刃短剑、波纹剑。

“克里斯”一词来源于古代爪哇语中的“ngiris”一词,该词意思是刺或者劈。西方国家常常将该剑的名字拼写作“kris”,然而在东南亚不少国家却称之为“Keris”。值得注意的例外是,菲律宾的摩洛人将该剑拼写作“Kalis”或“Kris”,而在泰国则读作“Kris”。此外,以前的一些欧洲殖民者也曾经将该剑的名字拼写作“cryse”、“crise”、“criss”、“kriss”或“creese”。

关于马来短剑的起源众说纷纭,目前最普遍的说法是马来短剑是由越南北部东山文化铁制剑、戈传到印尼后发展而成的。今日世界上所确认的最早的马来短剑,其铸造年代为满者伯夷王朝时期的1361年。这是由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在对印尼的苏库坎蒂遗址(英语:Candi Sukuh)考察后得出的结论。然而现代学者对在东南亚发现的一些雕像和浮雕进行研究后发现,马来短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在印尼的婆罗浮屠(825年)和巴兰班南坎蒂(850年)的建筑中都有类似于马来短剑的影子。

在印尼的爪哇岛,每个家庭中的男性成员都会佩带马来短剑。马来短剑往往会有一个弯曲的剑柄,如此的设计能够加强砍、刺敌人时的剑刃的压力。然而除了剑柄之外,没有对手保护的装置。而且马来短剑的剑刃是弯的难以控制,因此使用马来短剑时如果技术不精,很容易刺伤自己。

现在马来短剑一般用于宗教和仪式上,被当作护身符和传家宝,或者庆典的饰物。东南亚也流传着许多关于马来短剑的神话传说。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印尼的马来短剑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来短剑主要分为两种不同形式的剑,直长型马来短剑象征“静”,主要作为防守用马来短剑;弯曲型马来短剑象征“动”,主要作为进攻用马来短剑,通常弯曲行马来短剑的弯曲数量为奇数。而一把马来短剑锻造过程十分费工,通常需要反复锻造入火500次,才能锻造出一把基本的马来短剑。

相关

  • 大会会员资格 请参阅关于大会会员资格的两篇文章: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是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联大首次会议于1946年1月10日在伦敦卫理公会中央礼堂召开,有来自51个国家的代表参与了
  • 新石器时期该列表列举了由考古发掘所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文化,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以图例方式大纲列出。对这些文化的时间断代有不同意见,所以时间选取都是假设性的:12000-6000转年、东胡林遗
  • 埃及中央银行坐标:30°03′17″N 31°14′48″E / 30.054697°N 31.24664°E / 30.054697; 31.24664埃及中央银行(英语:Central Bank of Egypt,简称:CBE),位于开罗,系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之中央银行
  • 布兰妮布兰妮·简·斯皮尔斯(英语:Britney Jean Spears,1981年12月2日-),是一名美国歌手、词曲作家、舞者与演员。她出生在密西西比州麦库姆,于路易斯安那州的肯特伍德市长大,在童年时期就
  • 南昌西环铁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昌西环铁路,又称为南昌铁路西环线、南昌枢纽西环线、南昌铁路枢纽西环线是一条货运线路,起点终点均连接到京九线,通车后货运列车可以不用经过南昌城区,从而解决
  • 经筋经筋包括十二经筋系统、经络系统、脏腑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等独特的体系。经筋病理基础主要论述经筋性结构受创或慢性劳损后,经筋性组织保护性挛缩、扭转、
  • 芒德尔·罗威詹姆斯·芒德尔·罗威(英语:James Mundell Lowe,1922年4月21日-2017年12月2日),也称芒德尔·罗威(Mundell Lowe),是一名美国爵士乐吉他手,出生于密西西比州树荫镇。1975年,娶歌手贝蒂·
  • 程儒珍程儒珍(1901年-196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后勤部油料部部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63年4月26日在武汉病逝
  • 书纶书纶(1782年-1844年),榜名书伦,原名恪宁,字紫园,号硕农,甘氏,汉军正蓝旗人。嘉庆戊辰(1808年)举人,道光壬午(1822年)进士。中进士后即用知县,签分四川,历任三台县、苍溪县知县,简州、巴州知州
  • 布伦特·雷诺布伦特·安东尼·雷诺(英语:Brent Anthony Renaud,1971年10月13日-2022年3月13日),是美国记者、作家、纪录片制片人和摄影记者。雷诺曾是《纽约时报》的撰稿人,他与的兄弟克雷格·雷诺一起为HBO和Vice新闻等媒体制作电影。乌克兰官员于2022年3月13日称,雷诺在报导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时在基辅附近的郊区被杀。雷诺出生在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在阿肯色州的小石城长大。他在小石城和纽约市生活和工作。布伦特·雷诺与他的兄弟克雷格合作制作了一系列电影和电视节目,主要关注来自世界热点的人文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