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22年俄罗斯饥荒

✍ dations ◷ 2025-11-05 17:48:18 #1921–22年俄罗斯饥荒

1921–22年俄罗斯饥荒 ,是指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严重饥荒 ,始于1921年春,一直持续到1922年。这一饥荒造成约500万人丧生,灾区为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地区,农民曾因饥饿而同类相食。

饥荒是由于俄国革命和俄国内战以及政府的战争共产主义政策所引起的经济混乱产生的综合影响而导致的。又因铁路系统未能有效分地分配食物,加剧饥荒所造成的危害。1921年俄罗斯的间歇性干旱所带来的危害,使局势更趋恶化。农民在这次饥荒中遭受沉重打击,以至于宁愿将种子吃下而不是去播种。为此,救济机构不得不向铁路工作系统员工提供食物,助其运送物资。美国提供的食品和药品令1100万人幸免于难。

在饥荒开始之前,俄罗斯经历了接近六年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8-20年内战,其中许多冲突发生在俄罗斯本土。1918-21年俄罗斯内战所有组织或势力(布尔什维克、俄国白军、无政府主义者、各民族)都从粮食生产者手中夺取粮食来补给,并将其转售予军队和支持者。布尔什维克政府向农民征购物资和粮食,却很少用实质性物品作出交换。这导致粮食大幅减产,而富裕的农民(富农)则靠谷仓尚余的谷物维持生命,并在黑市上出售牟取暴利。1920年,列宁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从农民手上获取粮食。

俄罗斯以外的援助最初遭到拒绝。赫伯特·胡佛成立的美国救济署(ARA)旨在为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灾民提供粮食,并于1919年向列宁提供了援助,并以此为条件换取俄罗斯铁路网部分股份,并希望苏俄政府能公平地分配粮食。但被列宁拒绝,认为此举无异于干涉俄罗斯内政。

列宁最终被这场饥荒所引起的克朗斯塔特叛乱、坦波夫叛乱等大规模农民起义以及德国大罢工的失败所说服,最终改变了他在国内实施的政策,并于1921年3月15日颁布了《新经济政策》,允许救援组织提供援助,而ARA亦于波兰成立另一组织,以缓解1919-20冬季开始的波兰饥荒。

尽管俄罗斯官方当时并无请求西方国家援助,但政府还是允许由无党籍知名人士组成的委员会呼吁提出援助。1921年7月,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向外界发声明指,称数百万人因作物歉收而濒临死亡边缘。在8月15日由国际红十字会与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等组织,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议上,成立了俄罗斯救济国际委员会(ICRR),弗里乔夫·南森博士担任高级专员。并前往莫斯科,与苏联外交大臣基奇林签署协议,使ICRR能够真正获得实权。同时,在英国开始了为饥荒救济行动的筹款活动,其中包含现代紧急救济行动的所有要素-整版的报纸广告做宣传,展示当地藏品和在饥荒地区拍摄的筹款电影。到9月,救援船只从伦敦运送600吨物资。第一个食物供给中心于十月在萨拉托夫开始救援工作。

国际救援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是胡佛的美国救济管理局,以及其他机构,例如美国教友会和国际救助儿童联盟,其中以英国救助儿童基金会为主要捐助者。大约有1000万人得到救助,其中大部分来自ARA,由美国国会资助;由ICRR协调的欧洲机构每天为200万人提供食物:国际救助儿童联盟在行动高峰时在萨拉托夫的中心为37.5万儿童提供食物。

1922年至1923年间,饥荒仍然持续,ARA则继续提供救济物资,苏联政府却出口粮食为发展重工业筹集资金,令西方国家大为反感。

与其他大规模饥荒一样,经评估而得出的死亡人数很大。苏联1920年代初的官方出版物得出的结论是,1921年因饥荒和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约为500万人:该数字通常在教科书中引用。 更保守的数字不超过100万人,而另一项基于ARA医疗部门的评估则为200万人。 另一方面,一些消息来源说有1千万人死亡。 根据伯特兰·M·帕特纳德的 说法,“在20世纪数以千万计人死亡的战争,饥荒和恐怖袭击之后,这样的数字似乎并不令人感到震惊”。

这场饥荒是在持续了六年半的动乱和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后是1917年的两次俄国革命,以及俄国内战)结束后发生的。许多不同的政治和军事派别都间接导致这次饥荒,部分人被另一派别指责为饥荒的罪魁祸首,甚至要为饥荒负全部责任,因此成因比较复杂。

布尔什维克在1922年开始没收教堂财产。同年缴获约450万卢布。其中,100万卢布用作缓解饥荒。 在1922年3月19日给中央政治局的一封密信中,列宁表示有意使用这笔钱缓解饥荒。

在列宁给中央政治局的另一封密信中,他表示,这次饥荒令政府成功达到箝制东正教会的目的。 理查德·派派斯指出,饥荒在政治上成为布尔什维克领导层迫害东正教的借口,因东正教会在该时代的普罗大众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故此政府将其势力清除净尽以巩固其政权。

俄国反布尔什维克流亡者在伦敦,巴黎和其他地方也利用饥荒作为证据陈述苏维埃政权的恶行,希望西方政府停止与布尔什维克政府进行贸易及承认该政权。

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 55 (July 2016): 519–537. doi:10.1017/jbr.2016.57 © The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British Studies, 2016

相关

  • 沾黏性肩关节囊炎沾黏性肩关节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又名肩周炎、冻结肩、冰冻肩(Frozen Shoulder),因好发在四十至六十五岁之间,故俗称五十肩,是肩膀部分会造成疼痛及失能的病症,因肩关节囊及肩
  • 注意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佟振合佟振合(1937年9月1日-),中国有机化学家。生于山东梁山。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系。198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 坤布伦坤布伦(泰语:ขุนบรมราชาธิราช หรือ ขุนบรม Khun Borom Rachathirath;老挝语:ຂຸນບູຣົມ),是东南亚台语民族传说中的祖先。根据台语民族的传说,坤布
  • 熔岩台地熔岩台地或称熔岩高原,通常是由高流动性的岩浆由一大群裂缝中渗透出来形成,渐渐流动而平坦覆盖在地表上,如:澎湖玄武岩方山。
  • 陈爱莲 (1939年)陈爱莲(1939年12月24日-),广东番禺人,中国舞蹈表演艺术家。中国致公党党员。陈爱莲1939年出生于上海一户小康人家,祖籍广东番禺县,1950年和1951年父母先后病逝,只剩下陈爱莲和妹妹。
  • 香薄荷属参见正文香薄荷属又名风轮草属或豆草属,大约有30种,都是芳香植物,和迷迭香及白里香亲缘关系较近,其中最重要的是冬香薄荷和夏香薄荷。香薄荷属植物主要生长在温带地区,有一年生草
  • 王哲 (1900年)王哲(1900年-1990年),男,山东沾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家、政治人物,曾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山东医学院院长,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广东工程职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代码:13930。
  • 姚懿珊姚懿珊(英文名:Dawn Yeoh,1986年5月5日-),新加坡华人女演员、歌手,在新加坡和其他6位当红女明星被称作新传媒七公主。2006年凭《星闪闪》获得肯定。2006年,姚懿珊以《星闪闪》(The Shining Star)的角色深受好评,获得了新传媒私人有限公司的艺人合约。从此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2007年在《宝家卫国》中饰演梁小诺,开朗的个性奠定了她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而《宝家卫国》收视创新。同年在《宝家卫国》演唱了“握手的距离”和“体谅”,并入围红星大奖10大最受欢迎女艺人。2008年拍摄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