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派尔

✍ dations ◷ 2025-04-25 18:19:58 #施派尔
施派尔(Speyer)是位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莱茵河畔的一座无属县城市。1529年4月19日神圣罗马帝国在此召开帝国会议,讨论解冻迫害新教徒的《沃尔姆斯议会》议案,遭到部分与会的诸侯和自由城市代表的反对,史称“抗议者”(德语:Protestanten),即新教徒的代名词。约在五千年前,施派尔即拥有着第一批原始住民在这块土地上活动。接着自从凯撒夺下高卢地区以后,莱茵河成了迅速扩展的罗马帝国一道保护疆界,而刚好位于莱茵河东方的施派尔,也成了罗马士兵驻军的一大据点。在公元150年,施派尔以“NOVIOMAGUS”的名称出现在希腊人托勒密(Ptolemaios)的世界地图中。直到公元346年以后,才以施派尔这个名称纳入主教区中。十六世纪中期,施派尔成为德国历史的转捩点,自从路德于公元1521年站上沃木斯帝国会议,和皇帝卡尔五世以及教皇答辩以降,就在欧洲大陆掀起了一股宗教改革的风潮,公元1526年帝国会议举办在施派尔主教座堂,也使施派尔瞬间涌进了大批的宗室贵族。历经了1526年的帝国会议,在1529年帝国会议再一次于施派尔举行,并且至此时奠定了新教教会(Protestation)的基础。施派尔拥有许多保存良好的古老建筑,例如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施派尔主教座堂(Der Dom Zu Speyer)、纪念抗议宗在议会中争取改革的纪念教堂(Gedächtniskirche)、莱茵流域唯一后洛可可风格的三位一体教堂(Dreifaltigkeitkirche)、以及德国境内最高耸和最重要的护城门。

相关

  • 伯克氏菌目伯克氏菌目(学名:Burkholderiales)是变形菌门β-变形菌纲的一个目,跟其他变形菌一样,都是革兰氏阴性菌。本目包含了许多致病性病原菌如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和博德氏菌属(Bordet
  • 性交困难性交疼痛(英语:Dyspareunia),是指经常或反复于性交时出现的外阴、阴道或下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也称性生活不适,是女性性功能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包括性交痛以及由此而导
  • 临床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clinical microbiology)是的一个医学分支,主要关注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此外,科学这一领域的研究微生物对健康的改善各种临床应用。有四种微生物是会导致传
  • 贺尔蒙激素(英语:hormone)也音译作荷尔蒙或贺尔蒙,在希腊文原意为“兴奋活动”。激素是指体内的某一细胞、腺体或者器官所产生的可以影响机体内其他细胞活动的化学物质。仅需很小剂量
  • 干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五十一个(在三划部首中列为第二十二个)。干部通常是从下、左、右方及中间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干部。1
  • 双酚A双酚A(Bisphenol A,缩写为BPA),台灣多稱之為酚甲烷。一种化工原料,是已知的内分泌干扰素(环境荷尔蒙)。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两个酚官能团。双酚A被用于合成聚碳酸酯塑料和环氧树
  • 位矢在三维空间里,相对于某参考点,一个质点的位置,可以用位置矢量来表示。设定一坐标系,参考这坐标系,质点的坐标,就是相对于这坐标系的原点的位置矢量。在运动学里,位置矢量是描述质点
  • 跨性别恐惧症跨性别恐惧症(英语:Transphobia)简称恐跨症,是一系列对跨性别或变性人或对性别转换的负面态度,感受或行为。它和恐同症一样,来自佛洛伊德的同性恋恐惧的术语,较有疾病科学的意味。
  • 如意如意,别名“握君”,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爪仗”(即俗称的“不求人”、“痒痒挠”)。如意大致可分为三种,直柄式如意,造型线条简单,是为天官如意。顶端造型形似灵芝的
  • 思乡病思乡病或乡愁指的是“一个人并非身处故乡并期望返回故乡,而感觉到的压力、忧虑或恐惧”。在医学上,乡愁的情绪可能产生一些生理或心理症状,可能但不限于:胸腔紧迫、喉咙紧迫、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