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酯

✍ dations ◷ 2025-02-23 07:40:12 #内酯
内酯(英文:Lactone)即环状的酯,由一化合物中的羟基和羧基发生分子内缩合环化得到。内酯以五元(γ-内酯)及六元(δ-内酯)环内酯最为稳定,环内的角张力最小。4-羟基酸(R-CH(OH)-(CH2)2-COOH)在室温及稀酸存在下,便自发酯化形成五元环内酯。其他元数的内酯,如β-、ε-内酯,也可以制得,但不及以上二者稳定。大环内酯是内酯的一类,分子内环元数较大,有很多是药物的成分。用传统方法命名内酯时,拆开内酯得到母体化合物羟基酸,将羧基(-COOH)旁的第一个碳原子定为α-位,第二个定为β-,第三个定为γ-,第四个定为δ-,依此类推。名称由成环羟基所处的位置、“-”、环内碳原子的个数及“内酯”二字构成。例子如γ-丁内酯(4-羟基丁酸形成的五元环内酯)。内酯的IUPAC名称是将上述名称中的希腊字母用数字代替,α-、β-、γ-、δ-分别对应2-、3-、4-、5-。γ-丁内酯的IUPAC名称为“4-丁内酯”。内酯可通过多种方法合成,最常见的是羟基酸(例如葡萄糖酸)发生分子内酯化:用硝酸氧化糖类得到羟基酸,而后酯化得到内酯。如下图的葡萄糖酸双内酯:或用其他方法先制得羟基酸。如合成氧甲氢龙时,生成内酯的一步为还原-酯化反应:环酮发生拜耳-维立格氧化重排反应得到内酯:由乙烯酮制取β-丙内酯及二乙烯酮:卤内酯化反应(Halolactonization):卤素进攻烯烃发生亲电加成的碳正离子中间体与分子内的羧基反应生成内酯,例子见下图。一个相似的反应是卤内酰胺化反应。内酯的化学性质与酯相似。除五元环内酯外,所有的内酯在催化剂作用下都会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内酯与碱(如氢氧化钠)共热会发生水解,生成母体羟基酸,是内酯合成的逆反应。不同内酯发生水解的程度不同,有些是可逆反应,一般反应的平衡常数要大于对应的直链酯类,水解更加容易,原因是两者反应的焓变相差不大,但内酯的水解在熵变上有利。内酯可被氢化铝锂在醚中还原为二醇,反应机理是先打断酯键,然后还原生成的羧酸为醇。用γ-丁内酯反应,得到1,4-丁二醇—(CH2(OH)-(CH2)2-CH2(OH)。内酯可以和氨的乙醇溶液发生氨解反应,酯键打断,生成相应的羟基酰胺。γ-丁内酯反应生成CH2(OH)-(CH2)2-CO-NH2。

相关

  • 肺栓塞肺栓塞(英语:Pulmonary embolism,简称 PE),系描述肺动脉遭到来自其他地方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而阻塞肺动脉的病况。肺栓塞的症状有呼吸困难、吸气时胸痛,以及咳血等等,也可能会出现
  • 第三代头孢菌素(法语:Cephalosporine、英语:Cephalosporin),又名先锋霉素,是一系列属于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与头霉素一并细分为头孢烯。头孢菌素化合物最初是于1948年,由意大利科学家Giu
  • 小说家小说作家,通常又略作小说家,指写作小说的人。在古代中国,尤其在春秋战国时代,小说家为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人口金字塔人口金字塔(Population pyramid),是用于表现某时间点上的年龄直方图,能反映一地区人口男女比例与年龄构成。这种表示方式显示了年龄和性别资料,为一种可直接且清晰知晓人口组成的
  • 恐慌发作恐慌发作(Panic attack)的意义为患者在强烈恐惧下,表现出一系列的身心症状。(常见换气过度或气喘)当恐慌发作,患者会感受到强烈不适,因此常求助于急诊室。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出现极
  • 胶原蛋白胶原蛋白(collagen) 占哺乳类动物总蛋白质约20% ,也是人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中。它有很强的伸张能力,是韧带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
  • 花柳性淋巴肉芽肿花柳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由砂眼披衣菌引起的性病,特别盛行于亚、热带地区。其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淋巴肉芽肿症状经过1-3周的潜伏期后,受感染患处(通常是性器官)会出现一个
  • 风险风险是相对某有机体的,指某可能发生的事件(辞源于航海者),如果发生,能阻碍有机体的发展,甚至走向衰亡,风险是指事件发生与否的不确定性。危险﹑危机。如:“期货投资,必须负担极大的风险
  • 联邦调查局联邦调查局(英语: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简称联调局(FBI),前身是调查局(Bureau of Investigation,简称BOI),是美国司法部的主要执法、情报机构及调查单位,也是美国联邦政府最
  • 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北方三北(即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兴建的森林带,用以减缓日益加速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进程。由国家林业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局(三北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