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数论

✍ dations ◷ 2024-09-20 08:50:50 #解析数论
解析数论(analytic number theory),为数论中的分支,它使用由数学分析中发展出的方法,作为工具,来解决数论中的问题。它首次出现在数学家狄利克雷在1837年导入狄利克雷L函数,来证明狄利克雷定理。解析数论的成果中,较广为人知的是在质数(例如质数定理及黎曼ζ函数)及堆叠数论(例如哥德巴赫猜想及华林问题)。解析数论主要分为两种,区分方式主要是因为待求解问题种类的不同,而比较不是因为使用技巧上的基本差异。微积分和复变函数论发展以后,产生了解析数论。该学科的第一个主要成就是狄利克雷用解析方法证明了狄利克雷定理。依靠黎曼ζ函数对素数定理的证明是另一个里程碑。 解析数论是解决数论中艰深问题的重要工具,数论中有些问题必须由解析方法才能提出或解决。 中国的华罗庚开启了中国解析数论学派,王元、陈景润、潘承洞等人在“哥德巴赫猜想”上也有相当进展,陆续证明了“3+4”、“2+3”及“1+2”,其中的“1+2”就是陈氏定理。解析数论的定理及成果比较不是有关整数精确结构的的结果,这方面用代数或是几何上的工具比较合适。解析数论的许多定理多半会预估一些数论相关函数的范围及预计。欧几里得证明了质数有无限多个,可是很难找到可以快速判定一个整数是否是质数的方法(特别是整数很大时)。另外一个也有关系,但比较简单的问题是找到质数的渐近分布,也就是可以大略描述有多少质数小于特定整数。卡尔·高斯在计算大量的质数后提出其猜想,他认为小于或等于一个很大整数N的质数个数,接近以下的定积分波恩哈德·黎曼在1859年利用复变分析以及一个特殊的亚纯函数(后来称为黎曼ζ函数)来推导小于等于特定实数x之质数个数的解析解。值得一提的是,黎曼公式的主要项就是上述的积分,因此让高斯的猜想更加重要。黎曼找到了解析解中的误差项和黎曼ζ函数的复数零点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质数分布的形式也和黎曼ζ函数的复数零点有关。雅克·阿达马及查尔斯·让·德·拉谷地普桑(英语:Charles Jean de la Vallée-Poussin)利用黎曼的概念,以及对ζ函数零点的资讯,致力证明高斯的猜想,而且他们证明了若则上述的结果目前称为质数定理,是解析数论的核心结果。简单的说,质数定理提到给定一个大数字N,小于等于N的质数个数大约有N/log(N)个。华林问题是堆叠数论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问题是针对任意大于等于2的整数k,是否可以将任意正整数表示为有限个整数的k次方的和针对平方的例子k = 2,已由拉格朗日在1770年由四平方和定理证明。针对任意整数的例子由大卫·希尔伯特在1909年证明,不过运用的是代数的技巧,没有提出数字个数的上界。戈弗雷·哈罗德·哈代及约翰·恩瑟·李特尔伍德应用解析数论的工具处理此一问题,带来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用的工具称为圆法(circle method),可以针对函数G(k)(整数用k次方和表示时,需要的最小整数)提出具体的上界,例如维诺格拉多夫上界为丢番图方程和多项式方程的整解有关。有些研究可能是探讨解的分析情形,也就是依照某种“高度函数”来计算这些解。高斯圆问题(英语:Gauss circle problem)是丢番图方程中的一个重要例子,要求满足下式的整数点(x y)用几何的方式来说,给定在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半径是 r {displaystyle r} 的圆,此问题要问的是在此圆内和圆上有多少个格子点。其解为 π r 2 + E ( r ) {displaystyle ,pi r^{2}+E(r),} ,其中 E ( r ) / r 2 → 0 {displaystyle ,E(r)/r^{2},to 0,} 在 r → ∞ {displaystyle ,rto infty ,} 时。不过最难(也是解析数论取得大幅进展)的部分是在确认此误差项 E ( r ) {displaystyle E(r)} 的上界。高斯证明了误差项的渐近行为 E ( r ) = O ( r ) {displaystyle E(r)=O(r)} ,O(r)为大O符号,表示误差项不会超过 r {displaystyle r} 的线性项。而后来瓦茨瓦夫·谢尔宾斯基在1906年证明了 E ( r ) = O ( r 2 / 3 ) {displaystyle E(r)=O(r^{2/3})} 。哈代和爱德蒙·兰道都证明了 E ( r ) = O ( r 1 / 2 ) {displaystyle E(r)=O(r^{1/2})} 不成立( E ( r ) {displaystyle E(r)} 数量级超过 r {displaystyle r} 开根号)。因此以后目标是证明针对每一个 ϵ > 0 {displaystyle epsilon >0} ,都存在实数 C ( ϵ ) {displaystyle C(epsilon )} 使得 E ( r ) ≤ C ( ϵ ) r 1 / 2 + ϵ {displaystyle E(r)leq C(epsilon )r^{1/2+epsilon }} 。2000年马丁·赫胥黎(英语:Martin Huxley)证明了 E ( r ) = O ( r 131 / 208 ) {displaystyle E(r)=O(r^{131/208})} ,是目前最好的结果。On specialized aspects the following books have become especially well-known:Certain topics have not yet reached book form in any depth. Some examples are (i) Montgomery's pair correlation conjecture and the work that initiated from it, (ii) the new results of Goldston, Pintz and Yilidrim on small gaps between primes, and (iii) the Green–Tao theorem showing that arbitrarily long arithmetic progressions of primes exist.

相关

  • 胚胎发育胚胎发生(英语:embryogenesis)也称为胚胎形成或胚胎发育,是胚胎构造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早的起源是将只有单套染色体的细胞,融合成具有双套染色体的卵,可以经由卵子与精子受精
  • 麻风分枝杆菌麻风杆菌也称为韩森氏杆菌,是一种可引起麻风病的分支杆菌,菌体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长约2-6µm,宽约0.2-0.6µm,抗酸染色呈红色(抗酸性),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好氧菌。于1873年由挪威医生
  • 胸腔外科胸腔外科学或称心胸肺外科(英语:Cardiothoracic Surgery),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包括心脏、肺、气道与呼吸系统、胸壁、纵隔、膈肌和食道等,以及这些器官与部位的诊断
  • 时频谱时频谱(英语:Spectrogram)也称谱瀑布(spectral waterfall)、声指纹(voiceprint)、声图(voicegram)或声谱图,是一种描述波动的各频率成分如何随时间变化的热图(英语:Heat map)。利用傅里叶
  • 异涡动物门见内文异涡虫(学名:Xenoturbella) 是一类生活在海底极简单的两侧对称动物,现在仅知1属8种,分布于波罗的海和太平洋东部。第一个物种于1915年首次被发现。这种生物早在1949年就被
  • C·戴维·阿利斯查尔斯·戴维·阿利斯(英语:Charles David Allis,1951年年3月22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他目前是洛克菲勒大学的Joy and Jack Fishman教授以及染色质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实验室的主任
  • 萨维尔·勒·皮雄格扎维埃·勒皮雄(法语:Xavier Le Pichon, 1937年6月18日-),法国地质学家。在他的众多贡献中,最富盛名的是1968年提出的板块构造论的综合模型。他是法兰西学院的教授。勒皮雄教授
  • 去灭绝去灭绝(de-extinction)又称复活生物学(resurrection biology)或生物复活(species revivalism),是让灭绝的生物复活的过程。包括重新生育出该种生物,或是制造出外观非常类似的个体。
  • 戎嘉余戎嘉余(1941年12月7日-),浙江鄞县人,中国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9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
  • 近红外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对应频率约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范围内。室温下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