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湾石围遗构

✍ dations ◷ 2025-05-13 23:22:46 #大沙湾石围遗构

大沙湾石围遗构,是位于台湾基隆市中正区中正路的军事遗迹,2007年9月13日登录为基隆市历史建筑。

基隆古称鸡笼,自古就为北台湾海防的重要地带,其中大沙湾石围遗构位于大沙湾地区的平坦沿岸,设置在可追溯至1840年(道光二十年)建造的军事防御工事,,姚莹和台湾镇总兵达洪阿会禀的《节录台湾十七口设防状》,可知此刻清廷在经历此战事后就有在筹备基隆地区军事设施的建设计划: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该城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之大安之役曾遭受损坏,1876年(光绪二年),因应战事因素影响,清廷将源于1840年期间建造的鸡笼炮台,故筑为新式炮台(旧二沙湾炮台),由于所处位置容易遭受敌人炮击,故需要修筑石围来抵御沿海外寇等防卫作用,此外考虑到沿岸地势低洼,容易受到潮汐影响受到侵蚀,因此石围同时亦有防潮的功能,也能够连结周遭的营垒设施。

随着1884年8月5日清法战争西仔反战役期间,法军率领 5 艘军舰与守军交战 5 小时后由侧面攻击新式炮台,新式炮台无由发挥作用,导致法军占领并破坏大沙湾地区的炮台设施,此后台湾巡抚刘铭传之后于周遭地区另改筑有着天然掩蔽的新式高地炮台,如后来建造于山丘上的新二沙湾炮台及顶石阁炮台等,损失惨重的原新式炮台则失去其军事防御性,最终清廷将炮台与石围遗构也废置于原址,并随着日治时期和战后时期的聚落及基隆港扩宽工程发展而受到破坏,现存遗构残迹仅存三处,部分残迹位于东侧民宅内,并在近年内考古调查挖掘中发现新式炮台与建筑等一系列地下遗迹。

2020年,大沙湾石围遗构在纳入“大基隆历史场景再现计划”的计划下进行保存行动,并自2021年起涵纳于“沙湾历史文化园区”展区,现则进行串联和周遭古迹群整合成大型公园,与交通串联改善等整修工程供游客参观。

大沙湾石围现留存的范围结构群呈现“U”字形,整体为平面型炮台型制,其中保存最为完善的石围遗迹,能够看出石围是以三合土墙上再压砂岩,下段则为夯土构造,因有糯米成分,故一般人遂称为“嘛糬城”,此外在近期也发现长形榫口及置放铁件的痕迹,显示石围在完工后曾多次修整。

相关

  • 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英语:Purchasing Power Parity,缩写PPP),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使我们能够在经济学上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这种理论
  • KSTARKSTAR(Korea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Advanced Research)是韩国大田研究基地国家聚变研究所的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被称为“韩国太阳”,它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
  • 人造蛋人造蛋(英语:synthetic eggs)是指以植物原料制作,模仿动物蛋类的口感、味道的食物制品。2014年2月,美国加州汉普顿溪食品(英语:Hampton Creek)公司,研发出混合12种植物而成的“人造蛋
  • 阿古斯丁·佩德罗·胡斯托阿古斯丁·佩德罗·胡斯托·罗隆(西班牙语:Agustín Pedro Justo Rolón,1876年-1943年),阿根廷军官、外交官和政治家,阿根廷总统(1932—1938年)。胡斯托出生于恩特雷里奥斯省乌拉圭
  • 丁林 (地质学家)丁林(1965年7月-),生于安徽萧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地质学研究。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获构造与地质力学专业学士学位。199
  • 1952年奥运会1952年奥运会可以指:
  • 康斯坦丁·冯·诺伊拉特康斯坦丁·冯·纽赖特男爵(Konstantin Freiherr von Neurath,1873年2月2日-1956年8月14日) 是一位德国外交官、政治人物,1932年至1938年担任德国外交部长;1939年至1941年担任波希
  • 郑棋元2004年第十届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优秀奖 2009年 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男子组银奖 2010年 文化部国家优秀剧目展演优秀表演奖2016年 第3届中关村国际音乐剧节音乐剧
  • 科阿特科阿特(Koath),是印度比哈尔邦Rohtas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5809(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5809人,其中男性8197人,女性7612人;0—6岁人口2926人,其中男1488人,女1438人;识字率48.32%,
  • 粗气符重音符号 短音符( ˘ ) 抑扬符 / 倒折音符 / ( ˇ ) 软音符( ¸ ) 扬抑符 / 折音符( ˆ ) 曲音符 / 分音符( ¨ ) 点( · ) 上钩符(  ̉ ) 触角(  ̛ ) 长音符( ˉ ) 反尾形符( ˛ ) 上圆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