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缅战争

✍ dations ◷ 2025-07-22 12:49:17 #缅甸战争,英国战争,英缅关系,19世纪亚洲战争,19世纪英国,19世纪缅甸

殖民时期:

现代:

英缅战争(Anglo-Burmese Wars)指的是英国与缅甸两国于19世纪发生的战争。此战争共发生三次,分别于1823年—1826年、1852年及1885年,皆以缅甸战败而告终。其中,第一次英缅战争持续了三年,第三次战争则让缅甸亡国。

1852年,控制印度全境的英军挥军意取得缅甸南部柚木森林,缅甸国王巴基道(Bagyidaw,1784年-1846年10月)遣军抵抗,但战败而归,该战争是谓第二次英缅战争。该战争让英国获得缅甸南部。1885年,英军以缅甸向英国公司罚款为由,发动第三次英缅战争。英军进攻仰光,俘虏了缅甸国王。

1886年1月1日,英国照会中国政府,宣布缅甸并入英属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缅甸贡榜王朝终结。6月,中、英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奕劻与英国公使欧格纳签订《中英会议缅甸条款》,清朝承认英国取得缅甸主权,英国允许缅甸仍向清朝进贡。

相关

  • 中文输入技术中文输入技术是指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技术,它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约翰牛约翰牛(英语:John Bull),是英国的拟人化形象,源于1727年由苏格兰作家约翰·阿布斯诺特所出版讽刺小说《约翰牛的生平》,主人公约翰牛是一个头戴高帽、足蹬长靴、手持雨伞的矮胖绅
  • 师公教摩教,也叫壮族师公教,是大部分壮族人信奉的宗教,主要存在于广西。摩教主要崇拜一个创世大神——布洛陀,也崇拜其他一些神灵。摩教有一个三元素理论(天、地和水),是一种泛灵论的宗
  • 蒸腾蒸腾作用(英语:transpiration,或称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透过植物的水分运动和从植物的地上部分蒸发的过程,如叶,茎和花。水对植物是必需的,但只有少量的水被根吸收用于生长和新陈代
  • 施今墨施今墨(1881年3月28日-1969年8月22日),原名毓黔,字奖生,奉天承德县人,祖籍浙江省萧山坎山镇施家台门,生于贵州省。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学家。祖父施之博是同治乙丑进士,授编
  • 光荣战役《光荣战役》(英语:Glory)是美国南北战争史实电影之一,描述南北战争马萨诸塞州黑人自愿组成黑人义勇军参加北军,为争取自由奋战不懈故事。马修·布罗德里克、丹泽尔·华盛顿、摩
  • 世纪报世纪报(英语:),是费尔法克斯传媒时代有限公司在1854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发行的每日新闻报纸。该报纸主要在维多利亚州发行,但也可以在塔斯马尼亚、澳大利亚首都直辖区、南澳大利亚州
  • 罗宾·威廉姆斯罗宾·麦洛林·威廉姆斯(英语:Robin McLaurin Williams,1951年7月21日-2014年8月11日)是美国著名演员与配音员,曾赢得奥斯卡金像奖、美国演员工会奖、金球奖、艾美奖、格莱美奖等
  • 经国大典《经国大典》是朝鲜王朝的法律文献,被誉为“国家的立国磐石”。它确立了朝鲜的官职制度、官衙机构等,当中的官职在1469年制定以后虽然有所变动,但在总体上还是遵行《经国大典》
  • 米酵菌酸Bonqkrekik acid米酵菌酸(Bongkrek acid、bongkrekic acid)是椰子因受到唐菖蒲伯克氏菌污染,产生的呼吸毒素。曾有人因为食用椰子制成的丹贝死亡,死因可能和米酵菌酸有关,在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