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过渡带

✍ dations ◷ 2025-09-11 18:33:03 #生物学术语,生物地理学,生态学,生境,景观生态学

生态过渡带(英语:ecotone),又名群落交错区,是两个生物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两个群落在其中交错并融合。过渡带可宽可窄,并且可能是局部的(如田野和森林之间的区域),也可能是区域性的(如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过渡带可能在地表上呈现为两个群落在广阔区域中的渐变融合,也可能表现为鲜明的边界。

英文ecotone一词是由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创造的,他于1859年首次观察到两个生物群丛之间的突变的边界。该词语由表示生态的“ecology”和“-tone”构成,后者源于希腊语的tonos,即“对立(tension)”——换言之,即生态处于紧张对立状态的地方。

生态过渡带有多个显著特征。首先,过渡带的植被种类可能急剧转换,从而使两个群落之间有明显的界线。例如,草地颜色或植物区系的变化可能表明此地是过渡带。第二,外貌(植物物种的外观)的变化可能表明该地是过渡带。水体(例如河口)也可能有过渡带,其边界的特征是地区内存在的大型植物或植物物种的高度不同,因为它们可能导致两个区域的日照的差异。因此科学家常研究颜色的变化和植物高度的变化。第三,物种的变化可能表明该地是过渡带。过渡带一侧会有其特有的生物物种。

其他一些因素可能显示生态过渡带的存在,又或模糊其存在,例如迁徙和新植物的移生。它们称作空间质量效应(spatial mass effects),如果某些生物跨越过渡带,将无法形成自我维持的种群。如果不同的物种可以在两个生物群丛的两个群落中生存,则过渡带会被认为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生态学家在研究食物链和生物的演替时会对此进行测量。最后,过渡带中外来物种的多度可以揭示生物群丛的类型或两个群落共用空间的效率。因为过渡带是两个群落交融的区域,所以许多不同形式的生命必须在一起生存并争夺空间。因此,生态过渡带可以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物理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形成清晰的边界,例如森林和开垦的土地之间的界面。在另一些情况下,界面区域可能是逐渐混合的,其中两侧群落的物种以及特有的本地物种都存在于过渡带中。山脉经常会因山坡上的各种气候条件而产生这种过渡带。由于其地势的阻隔,它们还可能在物种之间形成边界。法国旺图山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它标志着法国北部和南部的植物相和动物相的边界。大多数湿地也都是过渡带。过渡带的空间变异通常是由于干扰而形成的,干扰形成了将原有植被斑块分开的异质的斑块。不同强度的干扰可能会导致滑坡、土地的变化或沉积物移动,从而形成这些植被斑块和生态过渡带。

竞争中的植物会在自我维持能力范围之内,在生态过渡带的一侧增殖。在其范围以外,则由邻近群落的竞争者占领。因此,过渡带内就出现了优势物种的转变。过渡带对行动性强的动物特别重要,有了过渡带,它们就能够在短距离内开辟多个栖息地。过渡带不仅包含了双方社区共同的物种,而且还包含了两个物种。它也可能包括许多高度定居的物种,这些物种倾向于在这些过渡地区定居。群落交错区的植物和动物种类增加的现象被称为边缘效应,这主要是当地范围广泛的适宜的环境条件或生态位所形成的。

生态过渡带通常与生态梯度(英语:ecoclines)息息相关,生态梯度即两个体系之间的“物理过渡带”。生态过渡带和生态梯度的概念有时容易混淆:生态梯度可以透过化学(例如:pH或盐度梯度)或微气候(水热梯度)来表明两个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生态过渡带。

相比之下:

相关

  • 黄克智科教兴国贡献奖 2008年黄克智(1927年7月21日-),中国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生于江西南昌(一说九江)。与张维、杜庆华同为清华大学固体物理专业最早的三位博士生导
  • 硬脂酸硬脂酸(IUPAC系统命名法:十八酸,英语:Stearic acid)是一种饱和脂肪酸。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蜡状固体,化学式C18H36O2,可溶于乙醇和丙酮,易溶于乙醚、氯仿、四氯化碳、苯和二硫化碳等
  • 无性细胞瘤无性细胞瘤(英语:Dysgerminomas)是一类生殖细胞瘤,通常是恶性肿瘤,并常病发于卵巢。无性细胞瘤占卵巢肿瘤的不到1%,它常病发于童年或早期成人阶段,大概5%的患者病发于青春期以前,很
  • 沙尔克利福德·沙尔(英语:Clifford Shull,1915年9月23日-2001年3月31日),美国物理学家,199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5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2001年逝世于马萨诸塞州梅特福德(英语
  • 生前酒精暴露胎儿酒精谱系障碍(Fetal alcohol spectrum disorders,简称FASDs)又称胎儿酒精症候群,是母亲在妊娠期间酗酒对胎儿所造成的先天异常。症状包含外观异常、身材矮小、体重过轻、小
  • 图密善提图斯·弗拉维乌斯·多米提安努斯(Titus Flavius Domitianus),英语化为“多米提安”、“图密善”(Domitian),汉文神学书籍译作豆米仙或多米田,51年10月24日-96年9月18日。他继承父
  • 2000第二十七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Games of the XXVII Olympiad,法语:les Jeux de la XXVIIe Olympiade),于200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此乃奥运史上,继1956年
  • 第十一个小时《第十一个小时》(英语:The 11th Hour),2007年上映的纪录长片。这部关注于自然环境的电影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创作、监制并讲述。《第十一个小时》全球首映于2007年的第60届
  • 甲基化DNA免疫沉淀甲基化DNA免疫沉淀(英语:Methylated DNA immunoprecipitation,简称为MeDIP或mDIP)在分子生物学中是一种大规模(全染色体或全基因组)纯化技术,被用于富集甲基化的DNA序列。该技术包
  • 河合俊雄河合俊雄(河合俊雄 かわい としお,1957年9月30日-),是日本心理学家,京都大学未来研究中心教授,河合隼雄基金会理事长,日本荣格分析师协会理事。父亲是荣格心理学家河合隼雄。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