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叉女
✍ dations ◷ 2025-11-11 17:06:41 #药叉女
药叉女(梵语:याक्षिणि,在巴利文也称为 yaksinis 或yaksis 或yakkhini),又译夜叉女、母夜叉,为女性的夜叉,相貌美艳,身段婀娜,是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神话的人物。女性称之为药叉而男性相对应称为夜叉,他们都服从于俱毗罗。俱毗罗作为印度教司掌财富的神,统治着喜马拉雅山神秘的王国阿拉卡(英语:Alaka)。药叉女经常被描绘成美丽妖娆的女性,有宽臀、细腰、宽肩和丰乳。虽然药叉女通常都认为是仁慈的,但也有药叉女在印度民间传说被看做是邪恶的。在巴户特浮屠,桑奇大塔和马图拉,药叉女的雕塑在佛塔栏杆支柱很常见。这些显示出在塑造药叉女形象某些特征中明显的进步,例如裸体、笑脸和明显(通常夸大)的女性魅力(与生育有关)。这些雕塑的药叉女通常手摸树枝,呈现婀娜的姿态,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在树的脚下的年轻女子是基于古老的树神。阿育王树与药叉女神话生物紧密相关。往往可以在佛教和印度教寺庙门口发现印度艺术常见的元素:一个站在树干上的药叉女,双手抱着一个开花的阿育王树的分支(或比较少见的,抱着其他的树,花和果实)。作为一种艺术元素,树和药叉女被重重地风格化 。一些学者认为,年轻的姑娘站在树的脚下是基于印度次大陆的一个古老的生育能力的象征。药叉女是早期佛教古迹中一种重要的装饰元素,在许多古老的佛教遗址都被发现存在。她们成了印度雕塑和印度寺庙建筑标准的装饰元素之一。萨尔树(娑罗)与阿育王树(无忧树籼稻)在印度次大陆的古代文献中经常被人们混淆。耆那教有24位药叉女。在印度南部,药叉女被视为“不仁慈”。人们认为她们利用美貌去勾引男子,并喝他们的血。
相关
- 胆汁胆汁(英文Bile)是由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肝细胞分泌出的一种汁液。肝脏持续分泌出胆汁,存放于胆囊内,然后在进食时把胆汁经胆总管释放入小肠帮助消化脂肪。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乳化脂质
- 未知的南方大陆未知的南方大陆(拉丁语: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是15世纪至18世纪时,于欧洲地图上出现的假想大陆。又称为“麦哲伦洲”(拉丁语:Magallanica / Magellanica)。明代《坤舆万国全图
- 格拉尼特拉格纳·亚瑟·格拉尼特(瑞典语:Ragnar Arthur Granit,1900年10月30日-1991年3月12日)是一位芬兰及瑞典科学家,于1967年与乔治·沃尔德及霍尔登·凯弗·哈特兰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
- 淫祀淫祀指不合适的祭祀或祭祀不在国家祀典当中的神明。古代中国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以“礼”作为维系道德伦理之准则,希望人民能因为礼的教化而建立良好的道德观,为了避免百姓道德伦
- 伊扎克·拉宾伊扎克·拉宾(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
- 吴国雄吴国雄(1943年3月20日-),中国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1943年出生于广东潮阳。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198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鲁道夫·穆斯堡尔鲁道夫·穆斯堡尔(德语:Rudolf Mössbauer,1929年1月31日-2011年9月14日),德国物理学家,穆斯堡尔效应(伽马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现象)的发现者,196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29年1月31
- 大陆边缘大陆坡为向海一侧,从大陆架外缘较陡地下降到深海底的斜坡。展布于所有大陆周缘。大陆坡上界水深多在100~200米之间;下界一般渐变,约在1500~3500米水深处,在邻近海沟地带,下延至更深
- SuicideSuicide通常指自杀(英语:Suicide),即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此外,suicide还可以指:集体自杀指一群人为了同一目的而自杀或互相杀害。
- 保安处分客体 · 行为(作为 · 不作为) 危害结果 · 因果关系 · 犯罪主体 主观要件(故意 · 过失) 未遂 · 既遂 · 中止 · 预备阻却违法事由 正当防卫 · 紧急避难心神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