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

✍ dations ◷ 2025-10-20 02:08:08 #报复
报复,一般来说与复仇、报仇同义。报仇是一种道德或伦理方面的核心价值。在报复的过程中,报复者会产生一种罪恶的快感。有句话说道:有仇必报,是报复者的心态。而被报复人会遭到一定的伤害,有可能产生仇恨并反报复。这就是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感叹。《圣经》也有关于复仇的经文,旧约圣经《出埃及记》第21章曾提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代表如被另一人冒犯时,最多只能用相同尺度还手,惟相关内容可能只是因为以色列人从埃及到迦南(应许之地)时面临当地外族侵扰时的反应,例如在约书亚记中叙述对耶利哥等外族民众进行屠杀等(据圣经描述是上帝“不悦”当时外族拜偶像及奸淫罪等“罪恶”行为)。但到了新约圣经时代,耶稣教训人们要以怜悯代替报复(《马太福音》第5章)。在现代文明法律,报仇不是合法杀人的自辩理由,遭侵犯者的权益由法律保障并依法惩治侵犯者,超出法律范围的受侵犯项不能追究(即以刑罚代替“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不过,在某些电影、小说、故事,报仇是英雄行为,尤其是“报父仇”、国仇家恨。此外,不少经革命或政变上台的军事政府领导人,往往会以各种手段去镇压及政治报复反对者及持不同政见者,如逮捕入狱,基于维护政权的法统性,甚至会处决持不同政见者。一些人将死刑和其他的司法处罚当成平抚受害者对复仇要求、进而得以稳定社会秩序的工具,并认为说废除死刑会让受害者转而寻求法外复仇的途径,进而导致私刑增加,扰乱社会秩序。以下是史实中有关复仇的人物或事件:复仇是戏剧的常见题材,以下是一些描写复仇的知名作品或涉及复仇行为的虚构角色:

相关

  • 激酶在生物化学里,激酶是一类从高能供体分子(如ATP)转移磷酸基团到特定靶分子(受质)的酶;这一过程谓之磷酸化。一般而言,磷酸化的目的是“激活”或“能化”受质,增大它的能量,以使其可参
  • 法特萨法特萨是土耳其的城镇,由奥尔杜省负责管辖,位于该国北部黑海沿岸,面积57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0米,主要经济活动有农业和渔业,2009年人口99,684。
  • 果蝇果蝇可以指
  • 法国电视二台除特别注明外,本文所有时间均以东一区时间(UTC+1)为准。法国电视二台(France 2)是法国国营的电视台公共频道,与法国电视三台,法国电视四台,法国电视五台,法国电视Ô台一样,隶属于国有
  • 吉野彰吉野彰(日语:吉野 彰/よしの あきら Yoshino Akira ?,1948年1月30日-),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的再传弟子,现任旭化成研究员、名城大学教授。紫绶褒章表彰。吉野是现代锂离子电池(LIB)的
  • 伊丽莎白女王级伊丽莎白女王级可以指:
  • 伯纳德·鲍桑葵伯纳德·鲍桑葵(Bernard Bosanquet,1848年-1923年),是英国新黑格尔主义 、英国唯心主义 和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逻辑学、美学、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方面都有
  • 次甲基次甲基(Methine)是指一个和甲烷对应的三价官能团(≡CH)。这个名称通常使用于:但有时也会用在
  • 蔡其巩蔡其巩(1932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泗水,祖籍福建泉州,中国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金属学会理
  • 卫生信息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信息学,或称卫生信息学或医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