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粉

✍ dations ◷ 2025-08-29 20:35:54 #荧光粉
磷光体(Phosphor)是产生冷发光现象现象的物质。包括缓慢亮度衰减(大于1毫秒)的磷光材料和发射衰减在几十纳秒之内的荧光材料。磷光体通常包含各种类型的过渡金属或稀土化合物。磷光材料常用于雷达屏幕和夜光材料,而磷光材料则常用于CRT和等离子显示器、荧光灯、传感器以及白色LED中。CRT荧光粉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开始标准化的,以字母“P”和一个数字来表示。磷光体通常由适宜的主体材料和添加的痕量活化剂的掺杂剂杂质所制成。最知名的类型是铜活化的硫化锌和银活化的硫化锌(硫化锌银)。在极少数情况下,位错或其他晶体缺陷同样能够起到杂质的作用。主体材料通常是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 、硫化物、硒化物、卤化物或锌、镉、锰、铝、硅以及各种稀土金属。 活化剂延长了发射时间(后辉),而反之可使用其他材料(例如镍)淬灭后辉并缩短磷光体的发射特性的衰减部分。用于荧光灯的磷光体需要多步生产过程,其细节会因特定的磷光体而异。散装材料必须通过研磨获得所需的粒度范围,因为大颗粒会产生劣质的灯涂层,而小颗粒产生的光会变小且降解变快。 在磷光体的烧制过程中,必须控制工艺条件以防止磷光体活化剂氧化或受到工艺容器的污染。在经过研磨后可洗涤磷光体去除少量过量的活化剂元素。在处理过程中,不允许挥发性元素逸出。灯管制造商通过更改磷光体的成分来消除曾经使用的某些有毒元素,例如铍、镉或铊。磷光体常用的参数是最大发射强度的波长(以纳米为单位)、峰宽(以50%强度的纳米为单位)以及衰减时间(以秒为单位)。发射中心发出的波长取决于原子本身及其周围的晶体结构。许多磷光体倾向于通过数种机理来逐渐降低效率。例如使活化剂发生价态变化(通常是氧化)、晶格降解、通过材料扩散活化剂原子、磷光体表面与环境发生化学反应以及或聚积 一层吸收层来吸收激发能量或辐射能量等。磷是一种化学元素,因其发光行为而命名,但它是通过化学发光而不是磷光发光的,所以磷不是磷光体。

相关

  • 大肠埃希氏杆菌大肠杆菌(学名:Escherichia coli,通常简写:E. coli)是人和动物肠道中著名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中的0.1%。大肠杆菌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
  • 甲醇中毒甲醇中毒是摄取甲醇造成的中毒。症状包括意识状态改变(英语:Altered level of consciousness)、协调能力差、呕吐、腹痛、呼吸有特别的气味,在暴露后十二小时就可能会有视力减退
  • Boston新英格兰波士顿(英语:Boston)为美国马萨诸塞联邦(英语:Commonwealth (U.S. state))首府,占地面积 48平方英里(124 km2),2018年居民总数为694,583位,是马萨诸塞乃至新英格兰地区人口最
  • 频尿症频尿症(英文:Frequent urination)。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时间内的排尿次数比正常人高。一般正常的成年人,一天排尿次数大约5至7次,夜间0至1次,女性通常会较少。因此排尿10次以上一般都
  • 巴斯德研究所巴斯德研究院(法语:Institut Pasteur)总部位于巴黎,是法国的一个私立的非营利研究中心,致力于生物学、微生物学、疾病和疫苗的相关研究,其创建者路易·巴斯德于1885年研发出第一剂
  • 冂部,就汉字索引来说,是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十三个(两划的则为第七个)。冂部归于二划部首,通常是从上方或下方为部,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冂部。坰的本字,即
  • 豆科植物豆科(学名:Fabaceae,保留名:Leguminosae)植物属于真双子叶植物豆目,约有800属19,325种。为被子植物中相当庞大的一科,占了已知开花植物物种的7%。部分物种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该科
  • HBrOsub2/sub亚溴酸是溴的一种含氧酸,不稳定,见于反应的中间体。化学式为HBrO2,其中,溴的氧化态为+3。通过次溴酸和次氯酸的阳极氧化反应:通过次溴酸的歧化反应:通过溴酸和氢溴酸的反应合成可
  • 烃类.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漆器漆器是一种用生漆涂敷在器物胎体表面作为保护膜制成的工艺品或生活用品。漆器早在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就已出现。表面被涂过漆的胎体经过反复多次的髹涂后,不仅坚固耐用,多样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