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息处理理论

✍ dations ◷ 2025-11-01 15:31:33 #资讯科学,认知心理学

讯息处理理论(英语: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又称信息加工理论或资讯处理论,研究认知发展的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实验传统演变而来。采用讯息处理视角的发展心理学家根据儿童心理基本成分的成熟变化来解释智力发展。该理论的基础是,人类会处理他们接收到的资讯,而不仅仅是对刺激做出反应。这种观点认为心智跟电脑一样,会负责分析来自环境的资讯。根据心理发展的标准讯息处理模型,心智的机制包括获取讯息的注意机制,主动操纵讯息的工作记忆,以及被动保持讯息以便将来可用的长期记忆。随着儿童成长,大脑也随之成熟,讯息处理理论研究的是,这样的发展如何导致感官处理和回应讯息的能力提高。该理论强调了一种“连续”的发展模式,这与认知发展理论家如皮亚杰的看法相反,他认为认知发展是阶段性进行的。

讯息处理理论的基本形式是将人脑比作电脑或基本处理器。众所周知,大脑跟电脑一样,以序列的方式工作。这个序列的顺序是“接收输入、处理讯息、传送输出”。

讯息透过感官获取,然后透过短期记忆,接着再将讯息编码到负责讯息储存的长期记忆中。可在必要时检索这些讯息。

讯息处理的方法是基于一些假设,包括可用的环境资讯是由一系列的加工系统来处理(如注意力、知觉、短期记忆),这些加工系统以有条理的方式改造或改变讯息,研究目标是为了确定认知表现的基础和结构,以及类似电脑的人类讯息处理。

讯息处理理论利用“分块”(chunking)将讯息放入短期记忆。米勒说,已知人类大脑只能分成七加减二个分块。能记住的数字只有七个。(这就是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七位数)

讯息处理论作为人类思维和学习的一种模式,是学习的认知观点复兴的一部分。该认知观点认为,复杂的心理状态影响人类的学习和行为,而这种心理状态可以被科学所研究。处理讯息的电脑包含着“内部状态”,且内部状态可影响处理的方式。 因此,电脑提供了一个可能的人类心理状态模型,也提供了线索和方向,使研究人员以资讯处理的方式理解人类的思维和学习。总体而言,讯息处理模型有助于重建科学研究的合法领域所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

多重记忆模型(英语:Atkinson–Shiffrin_memory_model)由艾金生(Atkinson)和谢扶润(Shiffrin)于1968年提出,用以说明他们的人类记忆理论。这两位理论家使用这个模型表明,人类记忆可以分为三个子部分:感觉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感觉记忆负责保存我们透过感官接收到的讯息。例如,如果我们听到鸟鸣就会知道它是一只鸟,这是因为这些资讯被保存在我们的感官记忆中。

短期记忆只保留我们在短时间内需要的讯息,大约持续30秒,比如记住一个需要拨打的电话号码。

长期记忆是从我们一出生就储存在那里的记忆。拥有无限量的空间。例如,当我们回想起我们年轻时发生的事件时,就会使用长期记忆。

在这个模型中,人类经常被比作电脑。这种比较能更好地理解讯息处理和储存在人脑中的方式。因此,在分析该模型中实际发生什么事时,人脑和电脑之间的比较变得更具体。电脑被引入"发展"的研究中,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智力的方法(Lachman, 1979),并进一步增加心灵的科学研究合法性(Goodwin, 2005, p. 411)。

讯息被接收(或输入)然后被编码以赋予意义,并与储存的讯息进行比较。如果一个人正在从事一项任务,这就会是工作记忆发挥作用的地方。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会对讯息进行编码,赋予其含义,并与之前储存的讯息结合起来执行任务。最后一个步骤是将讯息储存在稍后需要时可以检索的位置。对于计算机,这类似于将讯息保存在硬盘上,在将来执行任务时,能够以工作记忆将保存的数据上传至硬盘。

讯息处理理论是人类发展的理论;因此,讯息处理心理学家能够"从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中,观察处于不同发展水准的儿童的知识状态"(Miller,2016年,第323页)。简言之,心理学家能够分析"几乎每个处理阶段的发展变化",这是因为他们可以查看处于各种发展阶段的儿童如何接受不同的输入,但也能够执行各种其他前述的讯息处理技术(Miller,2016 年,第 324 页)。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透过讯息处理的视角对儿童进行发展分析,"理论家表达他们的发现的方式,是透过人类讯息处理设备来展示资讯流动"(Miller,2016年,第324页)。这个领域被称为"框和箭头的心理学,因为许多这些资料的表达式以流程图的形式显示,这通常称为模型"(Miller,2016 年,第 324 页)。

相关

  • 五重键五重键(英语:Quintuple Bond),是指有机化学中,原子之间有5对价电子组成的共价键。五重键很罕见,直到2005年才从一个二铬化合物中发现,仅能在含铬、钼、钨的化合物中发现。例如:
  • 组织切片组织切片指以生物组织为材料,处理为薄片,应用于玻片以适合显微镜之观察。此为组织学发展的重要工具及方法。常伴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与玻片的制作技术改进而发展。组织切片广泛
  • Nancy, Jean-Luc让-吕克·南希(法语:Jean-Luc Nancy,1940年7月26日-),法国哲学家。南希1962年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而后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担任助理教授。1973年在知名哲学家保罗·利科(Paul Ri
  • 硬脂精硬脂精是甘油的三硬脂酸酯类,为动物脂肪的组成成分之一。也叫硬脂酸甘油酯或三硬脂酸甘油酯。无色无味无臭结晶或粉末。不溶于水、乙醚和里格罗因(ligroin),溶于乙醇、氯仿、二
  • 强度性质和广延性质在物理学中,强度性质(英语:intensive property)是指系统中不随系统大小或系统中物质多少而改变的物理性质,强度性质是尺度不变(英语:Scale invariance)的物理量。相反的,广延性质(英语
  • 纳米克·凯末尔纳米克·凯末尔(土耳其语:Namık Kemal;1840年12月21日-1888年12月2日)是奥斯曼帝国的作家、记者、诗人,土耳其的启蒙思想家。
  • A30高速公路 (意大利)A30高速公路(意大利语:Autostrada A31),是意大利一条高速公路,由卡塞塔至萨莱诺,全长55.3公里。1976年通车,原是用以舒缓A3高速公路那不勒斯至萨莱诺段挤塞的情形。
  • 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俄语: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1828年7月12日-1889年10月29日),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评论家、
  • 1985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1985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1985年2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 枚克敦枚克敦(越南语:Mai Khắc Đôn/.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