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斯塔奇·安托万·约瑟夫·弗朗索瓦·路易·博尔诺(法语:Eustache Antoine Francois Joseph Louis Borno;1865年9月20日-1942年7月29日),海地穆拉托人律师出身的政治家,生于太子港。他在美国占领时期出任总统,任期由1922年5月15日-1930年5月15日。
在1899年,他被派到多米尼加共和国出任外交官,在1908年成为总统阿历克西的外交部长。
海地全国各地深受自相残杀的冲突及其领导人的管理不善摧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海地因邻近巴拿马运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位置被美国看中用作向拉丁美洲推广门罗主义。
1914年,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统治时期,提出海地让美国控制海关和财政项目,当时的外交部长约瑟夫·达维拉马尔·西奥多拒绝,美国的反应是没收海地国家银行的储备。
在1915年7月28日,总统让-维布伦·纪尧姆·桑被一名海地暴徒杀害。同一天,美军在国内登陆,恢复太子港秩序。同时任命菲利普·苏德勒·达蒂格纳夫为新海地总统,博尔诺被任命为外交部长,与美国谈判承诺该国的经济发展,并拒绝转让任何领土。
美国对当地居民的蔑视和残暴造成了农民在农村开展武装起义,美军宣称几千人受害,媒体报道使当局十分尴尬失望,占领政策无效。美国总统哈定在1922年决定将管理者水平提高,任命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约翰·罗素为高级专员少将。
当达蒂格纳夫完成任期后,博尔诺在美国支持下于1922年4月10日被国民议会选为总统。他保持“诚实,坦诚合作”的政策,并说服美国人帮助发展国家经济。
海地的政府负债累累。外债相当于4年的政府预算。博尔诺决定于1922年6月拿出2300万美元的贷款清除其他所有债务。他减少出口税,并很快平衡贸易逆差。
基础设施的改善是特别令人印象深刻:1700公里道路可使用, 189座桥梁建成,许多灌溉运河被疏通;医院,学校和公共建筑的建造;和饮用水被带到了主要城市。太子港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城市有可提供自动拨号电话服务。在全国有69间农业教育学校与农业中心。
博尔诺依靠天主教会与众来自法国的窗徒即将在全国各地开发出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意识到许多海地人都不会讲法语,他是第一位海地总统授权在教育系统中使用海地克里奥尔语。
1926年他前往美国会见柯立芝总统,在1929年他与多米尼加总统霍拉西奥·维斯克兹调解边界冲突。
但博尔诺拒绝批准自由选举。他保持了国务委员会,由其21名成员任命自己。因此他在1926年4月12日再次当选,报章对这件事很不高兴。博尔诺试图对其进行规制,一些记者甚至被监禁。
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改变了美国的政策,胡佛总统试图遂步退出海地。因经济大萧条,海地农民十分悲伤,12月6日一个海地激进集团与一些美国海军陆战队相遇,数人被杀。
由胡佛总统授权成立的福布斯委员会决定组织自由选举,结束了美国政府直接管理,但仍悲观海地民主的可持续性。反对派选择了临时大总统路易·欧仁·罗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