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孙子
✍ dations ◷ 2025-05-17 19:07:30 #孙子
孙武(前545年-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兵家代表人物。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后人尊称为孙子、兵圣、东方兵圣,山东、苏州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兵圣庙。孙武年轻时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志》,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古代名相伊尹、姜尚、管仲的用兵策略,出仕吴国。孙武到达吴国后,便隐居于姑苏(今江苏苏州)城郊的穹窿山,以务农为业,并在此时著成了《孙子兵法》。公元前515年,孙武向伍子胥献计,请阖闾刺杀吴王僚,进而让阖闾即位吴王,公元前512年,伍子胥请退位之吴王伯父推荐人才,其荐孙武,并献上其所著《孙子兵法》十三篇。吴王阅后大为赏识,亲自访山拜请孙武出山,但却因为奸臣伯嚭道:孙武只是一介草民,故似,吴王对其能力半信半疑,因此便要孙武即场展现其练兵之法以服众,以确孙武之才能。《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吴王故意考验孙武,挑选了180名宫女接受孙武训练,并由两名爱妃负责卒长之职。刚开始,纵使孙武三令五申表明军令如山,众宫女皆不理孙武的号令,两名爱妃作为卒长更大笑,于是孙武将卒长斩首,即便吴王阻止,孙武亦不理会。众宫女立即变得严肃起来,对军令绝对依从。吴王见爱妃被杀,非常生气,当下欲斩孙武,但为伍子胥所劝阻,吴王拜孙武为最高统帅。公元前512年,孙武刚任将军便帮助吴王阖闾消灭楚国的两个保护国钟吾国及徐国,吴王想乘胜进攻楚国,但孙武制止,认为吴军已疲惫,不宜再战,于是吴王引兵回国-由此可看出孙武的冷静思考。不久,伍子胥提出“疲楚误楚”之略,轮番骚扰楚国达六年,使楚军认为吴国只敢骚扰,不敢进攻,放松了警惕。公元前506年,楚国进犯吴国的保护国蔡国,蔡国求救于吴,唐国也愤怒于楚国的蛮横,帮助吴国进攻楚国。吴王倾国之力,阖闾亲率其弟夫概、伍子胥、孙武和伯嚭等统率3万吴军奇袭楚国。孙武认为兵贵神速,所以率领3500精兵采取迂回战略,避实击虚,在蔡、唐两国协助下,夺下了楚国北部三个险隘,进抵汉水东岸。此时楚昭王大惊,派出囊瓦、沈尹戍等人率兵抵抗吴军。沈尹戍建议主将囊瓦率主力拖延吴军,自己率兵往方城迂回至吴军侧后,截其退路,封锁三个险隘,再前后夹击吴军,消灭他们,本来这条计策可以成功打败吴军,拯救危急的楚国,但囊瓦受到部下挑拨怂恿,贪功下在沈尹戍往方城后改变策略,渡过汉水,不等沈尹戍包抄吴军侧后,就发动攻击。孙武见其渡过汉水攻击,佯装后退,退到大别山,楚军在吴军后退时连战数场,皆败,楚军士气不断下降,疲惫不堪。孙武见楚军陷于被动,于柏举与楚军决战,阖闾之弟夫概进谏:“囊瓦不受楚人支持,楚军必不愿死战到底,不如先以小部队进攻,使楚军溃乱,再投入主力攻击,必定大胜。”但阖闾谨慎,不敢用此计,夫概就私下领五千士兵进攻楚军,楚军果然溃乱,阖闾就投入主力攻击,楚军溃败,囊瓦逃奔郑国。吴军发动战略追击,于柏举西南的清发水重创楚军残部。再追,于雍澨再大破囊瓦军残部。吴军再与由方城回救的沈尹戍部队交战,激烈战斗后楚军大败,沈尹戍伤重而死。其后吴军于麦城之战再大败楚军,至此吴军五战五胜,成功消灭楚国,吴军于柏举之战十日后攻陷郢都。吴军攻陷郢都后屠城,楚国军民死伤十万以上,楚昭王逃奔至随国。孙武以3万吴军大败20万楚军,攻灭了强楚,于是一战成名,震惊中原诸国。其后楚大夫申包胥求救于秦,秦哀公派出500乘兵车攻打吴军,秦楚联军击败吴军,吴国本土又发生内乱,吴军就被逼返回吴国,楚国才免于灭国之难。吴国后来因秦国干预及越国偷袭,被逼自楚国撤军,但是已使楚国元气大伤,不能威胁吴国。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不听孙武劝阻,出兵攻打新即位的越王勾践,结果被其大败,伤重而死。孙武及伍子胥帮助阖闾之子夫差治国练兵,并助夫差成功大败勾践,报仇雪恨。而其后夫差北上称霸,于黄池大会诸侯,亦是因为孙武令士兵训练有素的成果。公元前482年,因夫差在称霸后变得日益专横,孙武遂回齐国专注编撰兵法。《越绝书》载:“巫门外大冢,吴王客齐孙武冢也,去县十里。善为兵法。”《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载:“臣观吴王,为数战伐,士卒不息,大臣内引(引退),谗人益众。”孙武欲与伍子胥一同退隐,但伍子胥并未答应,直到死前一刻才后悔没同孙武离开。公元前473年吴亡,孙武回姑苏(即今江苏苏州),前470年于此地逝世。《汉书·刑法志》则说孙武是被处死。相传孙武有三位儿子,分别名为孙驰、孙明、孙敌。孙武长子孙驰在柏举之战的战役中捐躯阵亡。孙武次子孙明被吴王封为富春侯,是为富春孙氏之始祖。相传孙膑是孙武五世孙。东汉末年名将孙坚宣称是富春孙氏后裔。孙武其人与著作已无法考证,《左传》和《国语》均未提到孙武本人。《左传》详细记载了吴国攻破郢都之战,却只提到伍子胥,没有提到孙武,更有学者以为孙武与孙膑是同一人,武其名,而膑是其绰号。南宋人叶适,近代钱穆认为不存在孙武其人。清朝牟庭认为孙子就是伍子胥。司马迁的《史记》最早为孙武立传,叶适在《习学记言》卷四六中认为所记孙武事迹亦近乎传说,其事“奇险不足信”,而且《史记》成书上距孙武年代亦三百年之遥。一说孙武是春秋末年齐国人。
相关
- 结核 (地质学)结核(Concretion)在地质学中,指在沉积岩或土壤中与周边环境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种矿物团块。其形状有球形、卵形及各种不规则形状。内部构造式样很多,有同心圆状、放射状等。大小
- 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 PAN)是一种全身性的坏死血管炎,典型的侵犯对象为中型的小动脉,偶尔会影响到小型的动脉。病人的症状大多以全身的系统性症状表现。可能影
- 菲利普·夏普菲利普·阿伦·夏普(英语:Phillip Allen Sharp,1944年6月6日-),美国遗传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曾经因为发现断裂基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01年:贝林 1902年:罗斯 1903
- 河内文庙河内文庙(越南语:Văn Miếu Hà Nội/.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
- 西河郡西河郡,中国古郡名。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分上郡北部置西河郡。治所在平定县(县治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东南),属朔方刺史部。领三十六县:富昌、驺虞、鹄泽、平定、美稷、中阳、乐
- 日惹原则关于将国际人权法应用于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相关事务的日惹原则是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有关的一套原则,旨在实施国际人权法的标准以解决对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LGBT)以及
- 辛巴族辛巴族是生活在非洲纳米比亚北部为数不多的族群,人口约为2万左右,以游牧为生,至今还保持着自己民族的原始生活形态。辛巴妇女每天都要往身上涂红色石粉,这种石头产于当地,磨成粉
- 真骨鱼类真骨下纲(学名:Teleostei)或真骨部是辐鳍鱼纲的演化支之一。此一多样的类群诞生于三叠纪,有两万多个现存物种,分布在40个目之中。辐鳍鱼纲的另外两个演化支(全骨下纲和软质亚纲)是
- 太平天国之乱清朝胜利后期: 法兰西第二帝国 英国太平天国之乱,又称洪杨之乱,是指太平天国引起的战乱,广义上是指1851年1月11日江宁之战到1872年李文彩部的覆灭。其中依战事年代可分为江
- 卡西迪威廉·摩根·“比尔”·卡西迪(英语:William Morgan "Bill" Cassidy;1957年9月8日-),是一位美国共和党政治人物,2015年起担任路易斯安那州美国参议院议员,此前,他曾是美国众议院路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