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轩说类

✍ dations ◷ 2025-07-01 22:01:49 #越南汉文典籍,越南史书,越南文学,笔记小说

《敏轩说类》(越南语:),19世纪越南阮朝时期汉文笔记小说,由高伯适、张国用写成。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史传”(共十篇)由高伯适撰,内容里的传主多为作者亲见亲闻之人,结构严谨;第二部分“古迹”(共一百七十八则)及第三部分“人品”(共四十六篇)由张国用撰,以平实语言及客观记述,展现山川名胜及人物轶事。

《敏轩说类》分成三个部分,由两位作者写成。第一部分“史传”,作者高伯适(生卒:1809─1854年),字周臣,号菊堂,又号敏轩,阮朝嘉林县人,自少以“神童”知名,曾获朝廷授以“补礼部行走”、“补翰林院”、“调补国威教授”等职,结交多位著名文士绵审、阮文超等人物,作者本人写有诗集、文集及著作多种。1854年因参加黎维巨的起事,失败被诛。本部分里的人物传记,都为黎末阮初人物,内容素材由作者记录师友的口述及自身的见闻而编成,如《慈山命报》是“得之吾(指作者)业师儒医老人”,《方庵先生遗事》是“师红桂公为之说,记其事云”,《吴霖骂贼》为作者“少亲见其事”,《潘文奉兄弟》是“近一友人为余(指作者)历说其事”等等。作者的笔风,多是颂扬各种人物的廉洁正直、清心寡欲、忠义刚烈、英勇善战等特质。

本书第二部分“古迹”和第三部分“人品”,作者张国用(生卒:1797─1864年),又曾名庆,字以行,阮朝河静省石河县人,历任户部侍郎、广义按察使、 新平知府、刑部尚书、国史馆总裁等职。作者曾撰写及主编过不少考订史事的著作,较有名的为《公暇纪闻》。学者黄文楼、陈庆浩指出,“古迹”、“人品”两个部分在《公暇纪闻》亦有相同内容,可能此两部分是《公暇纪闻》中相应条文的稿本。此外亦有学者认为,该两部分可能是高伯適(即高伯适)或后世读者抄录《公暇记闻》里的相关内容,稍作改动,续在《敏轩说类》后面而成为传世本子。

本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传说十篇,各有标题,涉及黎末阮初的历史人物。第二部分以“古迹”为总题,收录一百七十八则,列举各地山河江海、故城关隘、祠庙塔寺等名胜古迹,除《蓝城山》、《三海》等篇幅较长,其余大都简短,甚至仅十数字。第三部分以“人品”为总题,讲述四十六名历史人物的轶事,记述亦简要。

《敏轩说类》在后世,受到越南汉文文学研究者的注意。学者黄文楼指出,高伯適(即高伯适)在其时代的文坛上甚具声望,而《敏轩说类》中的“史传”便是其仅存的著作之一,从文中可见他叙事结构严谨,写法一贯。张国用所撰写的“古迹”部分,较为较短,重客观记述而乏文采,“人品”行文亦简要平实,文短意深,以截取人物生活片段及重要事件以塑造鲜明性格,颇具《世说新语》的神韵。

本书面世以后,因主要作者高伯適(即高伯适)反抗朝廷失败被诛,因此其作品亦受牵连,颇多散失。本书较早的版本只有抄本一种,为20世纪初法国远东学院所抄录,出处不明,藏于河内汉喃研究院图书馆。台湾学生书局于1992年出版的《越南汉文小说丛刊》第二辑收录了本书,由越南学者黄文楼校点及撰写“出版说明”、“补充说明”。2010年,中国大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越南汉文小说集成》亦有收录,由孙轶旻校点,黄文楼、陈庆浩撰本书的“提要”。

※以上参考高伯適(即高伯适)《敏轩说类》,收录于陈庆浩、郑阿财、陈义主编《越南汉文小说丛刊》第二辑第五册《笔记小说类》,台湾学生书局版。

相关

  • 冰上曲棍球冰球(英语:ice hockey),又称冰上曲棍球,在加拿大、美国和欧洲的拉脱维亚、瑞典等流行区域直接称为曲棍球(hockey),是1项在冰上进行的团体运动,溜冰者以把冰球打进对手球门为得分目的,
  • 阿替洛尔阿替洛尔(英语:Atenolol)是一种选择性的β1肾上腺素受体(英语:beta-1 receptor)拮抗剂,β-受体阻滞药的一种,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在1976年,阿替洛尔被研发出来替代普萘洛尔作为治疗
  • 阴道隔膜避孕隔膜(diaphragm)是一种屏障式的生育控制方法。正常使用下,一年内的失败率为12%,属于成功率中等的避孕方式。使用方式是配合杀精剂使用,在性行为放在子宫颈前,且在性行为至少六
  • 利谷隆利谷隆(英语:Linuron,化学名:3-(3,4-二氯苯基)-1-甲氧基-1-甲基脲,英语:(3-(3,4-dichlorophenyl)-1-methoxy-1-methylurea))是一种苯脲类除草剂,用以控制谷物田中杂草的生长。利谷隆
  • 都柏林大学学院都柏林大学学院(英语: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爱尔兰语:Coláiste na hOllscoile, Dublin)- 原名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Dublin (爱
  • 裴钢裴钢(1953年12月11日-),辽宁沈阳人,中国细胞生物学家、分子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曾任同济大学校长、台湾世新大学荣誉教授。1953年12月11日
  • 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满语:ᠶᡝᡥᡝ ᠨᠠᡵᠠ ᡥᠠᠯᠠ,转写:)是满洲著姓那拉氏的主要分支之一,为海西女真叶赫贝勒的家族姓氏,其始祖为蒙古人星根达尔汉(满语:ᠰᡳᠩᡤᡝᠨ ᡩᠠᡵᡥᠠᠨ,穆麟
  • 博宾镇博宾镇(缅甸语:ဘုတ်ပြင်းမြို့နယ်;英语:Bokpyin Township;泰语:บกเปี้ยน;皇家音译:),或译博彬镇,为缅甸德林达依省高当县的镇区。2014年人口81,718人,区域面积
  • 前田勇 (陆军军人)前田 勇(1879年1月-1967年12月22日)为日本陆军军人、政治家。最终阶级为陆军大佐。贵族院议员、男爵。前田隆礼陆军中将的养嗣子。1900年(明治33年)11月、陆军士官学校(12期)毕业。
  • 冢田攻冢田攻(塚田 攻 ,1886年7月-1942年12月),茨城县人,日本帝国时代陆军大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9期,日本陆军大学第26期,日本陆军第11军司令官。按中方记载,1942年12月18日乘飞机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