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胭脂
✍ dations ◷ 2025-05-16 07:13:38 #胭脂
胭脂,又称脂粉,是一种化妆品,可以涂于嘴唇,如同唇膏,亦可当作腮红、粉饼使用,涂擦于面颊,特别是腮部,颜色多为含有红色成分的暖色调,使脸部红润,增加美观与健康感。使用腮红,可达到改变以及调整脸型的效果。腮红的质地包括液状、膏状以及粉状。中国古代的胭脂又称焉支、燕支,燕支一说,说明此物是来自战国燕国,是从中国西北匈奴焉支山(今天甘肃省永昌县、山丹县之间)地区所产植物红蓝(即红花,菊科红花属,学名Carthamus tinctorius L.)提炼出来的色素。关于胭脂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胭脂是商纣时妲己所发明,是燕地妇女采用红蓝花叶汁凝结为脂而成,因为是燕国所产得名。妲己杏眼桃腮,冰肌玉肤,深得纣王宠爱,当时妲己发明了一种桃花妆,用各种花瓣的汁液凝成脂粉,涂在面颊上,这种脂粉被称之为‘燕脂’。另一说法相传为匈奴女性使用(参见阏氏)。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回国后,带回了大量的异国文化,包括西域各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风物,胭脂就在此时被引进了中国。红蓝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在红蓝开花时整朵摘下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还有两种胭脂:一种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由此,燕支被写成“姻脂”,“胭脂”,除红蓝外,制作胭脂的材料,还有蜀葵花、黑豆皮、重绛、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等。胭脂可以直接拍在两腮、也可混在粉底或油脂中使用。《红楼梦》第44回有对胭脂的描写:“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只用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手心里,用一点水化开抹在唇上,手心里就够打颊腮了。”汉朝以后,历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如“谁堪览明镜,持许照红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红妆束素腰”等等。唐朝妇女饰红妆的记载就更多了,“青娥红粉妆”;“对君洗红妆”;“射生宫女宿红妆”等等。除了诗文,当时的笔记小说也有例子,如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描述杨贵妃因为涂抹了脂粉的缘故,连汗水都染成了红色。王建《宫词》中也有类似的描写,有一个年轻的宫女,在她盥洗完毕之后,洗脸盆中犹如氽了一层红色的泥浆。另外,唐朝元和年间流行过褐色脂粉配黑色口红。白居易《时世妆》记载:“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圆鬟无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妆。”在欧洲,古罗马时即有使用腮红胭脂的记载。古罗马的女性,脸敷白粉后再用红赭石制成的胭脂上色。现代胭脂一般为人工色素制成,颜色多样。主要成分为:滑石粉、碳酸钙和碳酸镁、高岭土、氧化锌、二氧化钛、硬脂酸锌、硬脂酸镁、色素、黏合剂如羧甲基纤维素、羊毛脂或者矿物油等。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腮红以粉状居多,以毛刷沾取上色。粉状腮红的优点在于使用简易。液状腮红与膏状腮红以特制的腮红刷或是手指上色,由于质地浓稠所以较为显色,但不易控制用量。
相关
- 酰胺醇类抗生素酰胺醇类抗生素是一种抗生素。常见的有得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临床常用的品种为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制剂有甲砜霉素片、氟苯尼考注射液、氟苯尼考可溶性粉等。抗菌
- 肠绒毛肠绒毛(英语:Intestinal villus)是小肠内壁的指状凸起物。人类肠绒毛的大小通常落在0.5-1.6毫米间。绒毛表面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存在着更微小的凸起,称为微绒毛(microvillus),而这些微
- 核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简称核物理学,核物理或核子物理)是研究原子核成分和相互作用的物理学领域。它主要有三大领域:研究各类亚原子粒子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分类与分析原子核的结构并带动
- 木栓质木栓质(英语:Suberin,亦称为软木脂或木栓素)是一种在高等植物中存在的蜡质。木栓质是木栓的主要组分,此命名是根据栓皮栎而来的。
- 韋韦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七十八个(九划的则为第三个)。就正体中文中,韦部归于九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四划。韦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
- 德尔布吕克马克斯·路德维希·亨宁·德尔布吕克(德语:Max Ludwig Henning Delbrück,1906年9月4日-1981年3月9日),德裔美籍生物物理学家,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共同获奖者之一。马克斯
- 引擎name = 'Transport', description = '交通', 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 }, { type = 'item', original = 'articulated bus', rule = 'zh-cn:铰接客车;zh-tw
- 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1917–1938)最高苏维埃(1938–1990)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
- 生长因子受体生长因子受体(英语:growth factor receptor)是细胞表面结合生长因子的受体,是生长因子信号在细胞中级联放大的第一步。 作为配体的生长因子与受体结合通常会给与细胞生长或分化
- 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是中国大陆境内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一个必须前期程序文件,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是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有关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的法律凭证,选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