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反应蛋白
✍ dations ◷ 2025-04-24 21:40:12 #C-反应蛋白
n/an/an/an/an/an/an/an/an/an/aC反应蛋白(英语:C-Reactive Protein,CRP) 是由肝脏生成的血浆蛋白,主要被当作发炎的指标。LOINC术语标准对于血清/血浆CRP检测项目的定义和编码请参见这里。C-反应蛋白由五个24千道尔顿原聚体(含206个氨基酸)以非共价连结成为五元体环形结构。C-反应蛋白会结合在死亡细胞或微生物外膜上的磷酸胆碱(phosphocholine),以激活补体系统。当体内有急性炎症、细菌感染、组织的损伤时,C-反应蛋白在数小时内出现,而疾病治愈后又很快就消失。C-反应蛋白并不适用于单一疾病的诊断。它的临床价值主要在于组织损伤的筛检和监测,应用在判断病人是否发炎以及诊断发炎性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藉以评估抗炎药物治疗的成效。另外C-反应蛋白可用来协助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由威廉·S·蒂利特和小托马斯·弗兰西斯在1930年发现,因其对肺炎双球菌的C-多糖体(C-polysaccharide)会产生沉淀反应,故取名C-反应蛋白。自1997年起,美国布里根妇女医院的心脏学家瑞德克(Paul M. Ridker)就注意到,一种和发炎有关的分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与心脏病有关。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发现,C-反应蛋白是包括冠心症在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一种危险因子。C反应蛋白
相关
- 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学名:Haemophilus influenzae),简称嗜血杆菌,前称费佛氏杆菌(或译拜菲尔氏菌)或流感杆菌,是一种没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于1892年由费佛(英语:Richard Friedric
- 亲缘分支分类法支序分类学(英语:Cladistics)又称亲缘分支分类学,是一种生物分类的哲学,其指只依据演化树分支的顺序,而不参考形态上的相似性来排列物种。此一学派的主要贡献者一般认为是德国昆虫
- 根瘤菌目橙单胞菌科 Aurantimonadaceae 巴通体科 Bartonellaceae 拜叶林克氏菌科 Beijerinckiaceae 慢生根瘤菌科 Bradyrhizobiaceae 布鲁氏菌科 Brucellaceae 生丝微菌科 Hyphomicr
- 潜伏期疾病潜伏期是接触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者是化学制剂、辐射等)后,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的表现前所经过的时间。疾病潜伏期可能短至只有几分钟,或者长达几十年(克雅氏病大概为30年)。潜
- 电池电池,一般狭义上的定义是将本身储存的化学能转成电能的装置,广义的定义为将预先储存起的能量转化为可供外用电能的装置。因此,像太阳能电池只有转化而无储存功能的装置不算是电
- 流汗汗液,或汗,是由人等高等动物透过汗腺所分泌出的液体。汗的分泌受到植物性神经系统调节。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总成分的98%到99%,其余物质为氯化钠,极少量的尿素、氨和其他盐类
- 心包炎心包炎(英语:Pericarditis)是心包(心脏周围的纤维囊)炎症的症状,症状多半是突然出现的急性胸痛,疼痛的部位也会出现在肩膀、颈部或是背部,若坐姿较直,疼痛会比较和缓,若躺下或是深呼吸
- 人体冷冻技术人体冷冻技术(或人体冷藏学或人体冰冻法;英语:cryonics)是一种试验中的医学技术,把人体或动物在极低温(一般在摄氏零下196度以下 / 华氏零下320以下)的情况下深低温保存,并希望可以
-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肌萎缩(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P.M.A)是一种具有进行性、对称性、以近端为主的弛缓性瘫痪和肌肉萎缩为特征的遗传性下运动神经元疾病。确切原因仍不清楚。有人记
- 紫斑紫癜或称紫斑是皮肤或粘膜上出现的紫色血块,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者为其特征;多发于学龄儿童。3毫米~ 10毫米的紫色血块。小于3毫米大小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