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喹啉
✍ dations ◷ 2025-07-08 00:11:23 #喹啉
喹啉,也叫做苯并吡啶、氮杂萘,是一个杂环芳香性有机化合物。喹啉是一个具有强烈臭味的无色吸湿性液体,分子式是C9H7N。将喹啉暴露在光下,会慢慢变成淡黄色,进一步变成棕色。喹啉微溶于水,但是易溶于很多有机溶剂。喹啉是冶金、染料、聚合物以及农用化学品工业的重要中间体。它也可以用作消毒剂、防腐剂以及溶剂。喹啉是有毒性的,短时间暴露在喹啉蒸汽中会导致鼻子、眼睛和呼吸道被腐蚀,也可能导致头昏和恶心。长时间暴露的影响还不确定,不过喹啉与肝损伤有一定的关系。喹啉自然存在于煤焦油里面,于1834年首次由F. Runge萃取得到。喹啉也可以由多种方式人工制得。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5
m
g
/
m
3
{displaystyle mg/m^{3}}
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5
m
g
/
L
{displaystyle mg/L}
相关
- 信仰疗法信仰治疗(英语:Faith healing),是指透过祈祷或宗教灵修的方式,对生理或心灵上的疾病,借着上帝或神灵的力量,进行医治及治疗。一些意见认为,宗教治疗的疗效,能间接提供有上帝或超自然
- 放射性放射性或辐射性是指某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另一种同位素(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
- 埃伦伯格克里斯汀·戈特弗里德·埃伦伯格(德语:Christian Gottfried Ehrenberg,1795年4月19日-1876年6月27日),生于德国德利慈(Delitzsch),著名博物学家、动物学家、比较解剖学家、地理学家、
- 肝病毒科正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 Orthohepadnavirus 鸟类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 Avihepadnavirus肝病毒科(hepadnaviridae)又译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科,DNA逆转录病毒的一类,主要感染对象为
- 人格解体障碍人格解体障碍(英语: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或称人格解体神经症,简称DPD),是精神障碍之一,通常患者会感到持续或反复的消失自我感或者失去现实感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诊断标准包
- 兹卡热兹卡热(英语:Zika fever),又称作兹卡病毒感染症、寨卡热,是一种由兹卡病毒所引发的疾病 。大部分被感染的个案并无明显症状,但若有症状出现,则与登革热的症状相似 。兹卡热的病人可
- 急性辐射综合症急性辐射综合症,也被称为辐射中毒或辐射病(英文缩写ARS),是一种患者在24小时内暴露于大剂量的游离辐射下导致的症候群,症状可持续多达数个月。 本术语意指急性医疗问题,而不是产生
-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是指采用人工而非自然交配的方法,将精液输入雌性的子宫或子宫颈的授精过程。现代人工授精技术最早在乳牛业发展起来,用改良性状的公牛精液
- 商品在经济学和会计学上,商品(英语:Good),或物品、货物,是一种用于满足购买者欲望和需求的产品,同时提供效用,例如为购物的消费者提供效用。狭义概念中的商品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产品,区别于
- 皮质酮皮质酮(英语:Corticosterone,11β,21-二羟基孕烯-3,20-二酮)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二十一碳甾体激素,由肾上腺的皮质产生出来。类固醇生成(繁体)类固醇生成(简体)脱氧皮质酮醛固酮羊毛甾